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摄像头偷拍,不该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京港台:2024-11-16 19:13| 来源:法治日报 | 我来说几句


摄像头偷拍,不该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本周初,接连两起公共场所偷拍事件,再次勾起了公众的隐私焦虑。

  一是有博主曝光在河南安阳妇幼保健院一更衣室内发现隐藏针孔摄像头,相关违法行为人被警方行政拘留;一是东莞一羽毛球馆公共浴室排风扇口处被偷安了摄像头,目前公安机关正在全力排查中。

  关于摄像头偷拍,人们早已不陌生。很长时间以来,“针孔摄像头”无孔不入,不法分子利用黑客技术破解并控制家用及公共场所摄像头,出售破解软件,传授偷拍技术,供客户“偷窥”隐私画面并借此牟利,严重侵害公民个人隐私。有专家直言,“这些偷拍视频的购买者众多且可以重复售卖,是‘一本万利’的买卖,甚至有不法团队一个月能获利数十万元”。从酒店宾馆的“重灾区”到如今更衣室、公共浴室的“沦陷”,实在很难不让人担忧——如何才能躲得过窥私的摄像头?

  坚决遏制偷拍摄像头入侵隐私空间,“躲”不如“治”,不能把反偷拍寄希望于人们自己拥有“反侦察能力”、随时保持警惕,必须用法律手段全面加强对偷拍网络犯罪的防范和打击。

  对于摄像头偷拍行为,我国刑法、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都有相应的责任规定,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规定,“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也就是说,从销售到使用相关器材设备进行偷拍,都涉嫌违法。

  近年来,为了遏制偷拍黑产的蔓延,公安部门持续开展“净网”系列专项行动,依法严打非法生产、安装、控制网络摄像头等窃听窃照器材及偷拍偷窥违法犯罪。当然,有律师指出,违法成本低是偷拍现象无法有效遏制的原因之一。从现实来看,多数偷拍案件只能作出治安处罚决定,处罚较轻,难以对不法分子形成震慑。

  在摄像头偷拍犯罪已经形成产业链的背景下,需要法律、监管、企业和网络平台共同努力、综合治理,提升公众安全感。进一步加重对偷拍行为的处罚力度,完善法律细则减少偷拍行为界定模糊地带;强化酒店、商场等涉及个人隐私场所的管理责任;不断升级技术手段,加强平台审核力度,及时屏蔽和下架相关设备和技术的关键词及产品,减少用户信息被入侵和窃取的风险等等。

  公民个人隐私,不该是不法分子满足窥私欲的素材;摄像头偷拍,更不该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相关专题:偷拍,摄影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0 23:1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