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台湾海陆两会示警 中方"异地执法"令台商陷入风险

京港台:2024-12-3 04:55| 来源:自由亚洲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台湾海陆两会示警 中方"异地执法"令台商陷入风险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台湾相关报道全汇总!

  中国经济下滑,各地方政府为解决财政吃紧,滥用非法的"异地执法"手段变相勒索企业,中国总理李强都指示要制止和改正。台湾主管两岸事务的政府机关大陆委员会、半官方单位海峡交流基金会相继示警,呼吁台商自保和避险。

  习近平推动所谓“共同富裕”,过去要求企业“不乐之捐”,据彭博社报道,如今政府再扩大锁定富豪海外投资收益,传出将课征最高20%的投资收益税。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透过公安跨省、县市“异地执法”,索取罚金、查扣企业资产,填补财务亏损,传出近万民间企业受害,不少企业一夕间倒闭、上万人失业。

  陆委会提醒台商“远洋捕捞”现象 国台办辩称抹黑

  台湾的大陆委员会日前透过脸书发文示警,“异地执法”以诈骗等理由冻结企业资金或罚款,这种巧立名目对其他省市私营企业强取豪夺的手段,如同渔民“远洋捕捞”。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批评是无中生有、抹黑伎俩。陆委会发言人梁文杰则援引中国官媒报道发改委官员郑栅洁说要严格禁止“异地执法”,反驳并非陆委会抹黑。

  台湾的海基会副秘书长黎宝文2日投书台媒“上报”示警,此一异地执法乱象,将台商置于险地。文中引述陆媒报道,此乱象引起中国中央政府注意与禁止,11月1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市场监管执法行为规范”,提出“八个严禁、十个不得”,杜绝随意执法、钓鱼执法。

  海基会:李强都已下令制止异地执法

  黎宝文2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指出,中国企业受害严重,尤其知名高科技、网路产业民企,是常见目标,连中国总理李强,都在内部会议下令制止、改正。目前海基会尚未接获台商被“异地执法”的相关陈情,但已有不少台商提出担忧。

  黎宝文举例:“珠三角地区是很多内地省份异地执法好发城市,大部份民营企业往往因为非常小的案子,比方几千块诈骗案子,却被外地、内地、省份,做整个集团、企业的扣押,让集团、企业陷于瘫痪。”

  大陆为找财源向沿海企业下手 珠三角成受害热区

  黎宝文还说,不少内陆省份县市公安,跨境到沿海城市企业去“执法”。“重庆公安局有人报案买了一个东西,觉得无效,可能涉及诈骗,直接到杭州抓捕,把那公司直接扣押,金额高达两亿多。扣押一个公司可以直接获得地方财政蛮大補助。涉案金额和扣押工厂金额是不成比例。”

  曾遭中国入罪关押的台商李孟居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指出,异地执法由来以久。过去对象是中国公民,因为策略上要留住台商和外资,但未来可能朝他们动手。中国地方隐形债务据说已达十五兆美元。

  台商:北京公安跑到新疆抓人

  李孟居提到,一名已归化英国籍的中国人,回中国探视住在新疆的父母,头一两天坐飞机、高铁,感到背后有人跟踪,到了新疆就被抓。他是市场调研产业分析师,写了一篇报道中国收购高通失败的消息,北京有商务部合作伙伴传到国内发表,北京那人先被抓,随后他也被抓。

  李孟居说:“抓他的是北京国安部的人,长臂管辖到英国写的市场调研报告。为何他知高通收购破局,因国外媒体早就报道,他只是复制贴上,最后居然变成他泄露秘密,还在新疆被抓。这现象一直扩大到台商、外资。中国成了做生意高风险的地方,难怪外资一直离开。疫情后台股美股都涨,中国经济反其道而行,中港澳都在跌。”

  李孟居提到,赚钱企业在中国政府眼中如待宰肥羊,他会找些莫名其妙的理由如查逃漏税、卫生部门检查,连门口修马路,都可以跟你要钱。中央给各地订GDP目标,地方发现达不到就找企业开刀。听说华中一些省份会找理由把不听话的企业主关进看守所,关二年再问你要不要付钱,或随便开个庭找个罪名判个几年,企业主当然愿意付。

  政府缺钱找台商“割韭菜” 是中国经商最大风险

  李孟居说:“对台商而言,割韭菜是经商最大风险。做生意有赚有赔,但赚钱被割韭菜就不行。政府本是协助台商外资扩展财源,建立商业模式,却变成最大风险来源,这就完全不健全了。”

  李孟居透露,异地执法扩及到个人,台湾有知名企业员工因为七年前的案子,被质疑出货帐目跟金额对不上,最近出差到上海在飞机上被带走,关押一、二天后限制出境,被留在中国当人质勒索。

  李孟居提到,中国社会不允许人民聚集,愈来愈多“张献忠”案,都是孤鸟式报复,成为不定时炸弹。

  黎宝文指出,中国官方发现执法人员对“异地执法”出现:滥用职权及裁量、随意选择执法、以罚代收、趋利执法、过罚不当、训斥威胁等粗暴执法、诱导欺骗、故设圈套、钓鱼执法等乱象。还经常以办案名义干扰企业,如私自留置、被扣押财物等,收受现金、实物、有价证券等。

  “案款提留制” 可对企业冻结帐户 部份再转为政府收入

  黎宝文在文中表示,“案款提留制”成了“异地执法”有利可图的诱因,也就是在异地对企业执法后可冻结帐户、没收财产等。这类非税财政收入一部分成为地方政府收入,地方政府又可将一部分作为“异地执法”奖励,形成“趋利性执法”。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非税收入成长13.5%,意味着企业支付行政罚款和补税罚款比以往更多。

  黎宝文透露,扣押企业资产后还有更细致内部操作:“比方扣押公司帐户,目的要企业跟内陆的地方政府谈判,要交钱放人?还是缴纳罚款?后续政府获多少利益看谈判结果,显示这法律是以执法为目的?或提供政府涉嫌敲诈、勒索、讹诈企业的机会?”

  黎宝文呼吁,台商应考虑是否移转到其他地方投资以自保、避险。

相关专题:台商,台湾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7 20:2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