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病一次老十年?德国大学科研发现:新冠影响大脑

京港台:2024-12-9 04:09| 来源:欧洲时报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病一次老十年?德国大学科研发现:新冠影响大脑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一项由德国慕尼黑大学参与的研究显示,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可能会长期残留在感染者的大脑中,进而引发慢性炎症和神经性系统疾病。同时,这一发现也为新冠病毒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焦点》杂志、《法兰克福评论报》等多家德媒报道,亥姆霍兹慕尼黑研究中心(Helmholtz München)与慕尼黑大学(LMU)的科研团队通过人工智能辅助成像技术发现,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于患者感染多年后,仍能在脑膜以及颅骨骨髓中被检测到。这样的现象可能引发慢性炎症,甚至加速患者的脑部衰老。

  研究认为,这些沉积的刺突蛋白可能使患者失去相当于5到10年的健康脑功能。该项目负责人、亥姆霍兹慕尼黑智能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阿里·埃尔蒂克(Ali Ertürk)表示,这样的发现不仅在医学层面意义重大,还可能对社会带来深远影响。

  在实验模型中,部分疫苗有能力将刺突蛋白在大脑和颅骨中的浓度减少一半,但残留部分仍会产生毒性作用。埃尔蒂克指出,疫苗虽然在降低风险方面发挥了作用,但仅依靠疫苗还不足以完全消除新冠带来的威胁。因而,开发全新的治疗手段势在必行。

  研究估计,全球50%至60%的人口曾感染过新冠病毒,其中5%到10%会留下后遗症——这意味着4亿人会承受新冠带来的后续影响。埃尔蒂克直言,这并非只是健康议题,而是一项艰巨的社会挑战。

  许多媒体报道指出,这项研究成果为新冠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表明,颅骨骨髓和脑膜相对更易于检查,这为采用特定的蛋白检测技术识别潜在风险提供了可能性。

  病毒学家乌尔里克·普罗策尔(Ulrike Protzer)表示,研究不仅为理解新冠病毒侵入大脑的路径提供了新见解,还揭示了其与宿主意想不到的长期相互作用。这一结果不仅具有科学价值,也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欧洲时报/李帅 综合编译报道) 

相关专题:德国,新冠肺炎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4 07:5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