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拖了59年,北京地铁3号线终于来了!

京港台:2024-12-15 09:54| 来源:地球知识局 | 评论( 5 )  | 我来说几句


拖了59年,北京地铁3号线终于来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2024年12月15日,北京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正式通车!

  拖了59年,3号线一期今天正式通车了!▼

  

  “地铁/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在大多数拥有成熟轨道交通网的城市都存在。但在中国,却有一座超大城市长期没有地铁3号线,这不是别人,正是首都北京。

  繁华的帝都,终于有了地铁3号线

  (北京CBD远眺 图:图虫)▼

  

  在北京市东四十条地铁站门口有一块石碑,上面印着字体朴素的“修建于1971年”。这座地铁站因3号线建站施工的原因,在历经95天的封站施工改造后,于2024年2月28日恢复了运营。

  作为一条出现在首都初版轨道交通规划图里、“位列第三”的线路,为何迟迟没有面世?

  坐拥2100万常住居民

  这座超大城市的地面交通早已拥堵不堪

  准时便捷的地下轨道交通是刚需

  (北京四环路晚高峰 图:壹图网)▼

  

  其实,北京地铁3号线的发展轨迹,就是北京轨道发展史,更是北京这座大型城市的现代规划发展路程

  起了个大早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最早规划可以追溯到1953年,北京市委制定了《关于改进和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北京修建地下铁道计划,由此第一次官宣。60年代,地下铁道规划图做了优化和调整,北京地铁的建设就此开始。

  在1965版地下铁道近期规划方案中,第一期和第二期工程可以看作是现在北京地铁1号线和2号线的雏形。“西直门站”到“青龙桥站”(又称西颐线)的三期工程部分线路可以看作是3号线最初的雏形,但随着轨道交通规划发展,西颐线的线路走向更像是现在的北京地铁4号线。

  1965年的规划方案也被称为“一环两线

  由一条环线和两条延长线构成▼

  

  

  

  1965年7月1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正式动工。1971年1月15日,一期工程开始试运营,同时二期工程也开始动工修建

  按照当时北京地下铁道规划方案的修建顺序,一、二期工程修建完毕,紧接着三期工程(可视为3号线)该提上修建日程了。

  北京地铁一期工程

  也就是今天1号线西段的苹果园—北京站区间

  时过境迁,连不少站名都改了▼

  

  1971年,二期工程(今2号线)在修建时,东四十条站已预留了三期工程(可视为3号线)车站条件。

  同时在1973年,北京市编制了第一版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3号线”之名正式闪亮登场。3号线西起香山,东至首都机场,途经西山、核心区、酒仙桥和首都机场,是一条贯穿核心区并连接了西北和东北部的地铁干线。

  1973年规划的3号线简直是巨无霸

  香山、核心区、首都机场我全都要▼

  

  

  

  

  摁下暂停键

  1981年,东四十条站主体结构完工,位于地下三层的3号线预留站台也同步建成。1984年,东四十条站随着环线(今2号线)的开通而投入使用,3号线预留站台封闭不对外开放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还没等稍作休整开始3号线的施工,地铁一线(今1号线前身)的二环以内段来插队。1987年,隧道专家王梦恕用浅埋暗挖法解决了长安街难以修地铁的问题后,1号线得以继续开始修建,3号线暂被搁置。

  如果从1965年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工算起

  到2021年一号线与八通线贯通运营

  优先级更高的1号线也断断续续修了56年之久

  (驶向北京城区方向的1号线列车 图:壹图网)▼

  

  80年代以来,随着北京城市规划调整,望京地区成为重点发展对象之一。90年代末,北京开始望京的规划建设,公共交通配套服务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望京地区的开发繁荣

  让3号线的规划再生变数

  (横屏 望京夜景 图:壹图网)▼

  

  自然有一条地铁线路规划到了望京地区,3号线的走向也配合城市发展做出了调整,由酒仙桥折向望京,再通至首都机场。

  相比于73年的方案

  93年的规划特意在望京绕了个大弯

  线位很像今天14号线望京南—善各庄区间▼

  

  

  

  但是修建计划依然是杳无音讯,一方面是海淀中关村和回龙观地区异军突起,13号线开始修建。另一方面,在北京申奥成功后,连接首都机场和奥运场馆的轨道交通需求必须解决,北京轨道交通规划开始“重新洗牌”

  北京当时的轨道交通建设时序,也可以看出来是以供给为导向,而不是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TOD模式,反向带动地区发展。

  3号线东段连接首都机场的功能

  被更“专业”的首都机场线代替

  (横屏 图:壹图网)▼

  

  备战奥运期间,4号线取代了3号线西北段,首都机场线取代了3号线连接首都机场的功能,3号线止步于望京地区。随之连接副中心的6号线建设也开始了,同样东西向的3号线在功能和覆盖区域上便显得不是很亮眼

  总体来说,3号线建设属于是错过了北京城市规划发展这一趟快车的每一个停靠站。

  赶了个晚集

  2008年开始,3号线规划重新开始研究论证,展开了前期调研、穿越文物密集区域等工作。

  2014年,随着3号线全线规划方案批复,相关规划设计研究正式开始。3号线为中心城区东西向轨道交通干线,服务沿线组团、功能区、大客流集散点以及对外枢纽。

  姗姗来迟的3号线终于定稿了

  北京朝阳站也将实现地铁接驳▼

  

  

  

  它西起海淀区田村站,终至东坝曹各庄北,沿线经过航天桥、金融街、展览路、核心区、工体、北京朝阳区、朝阳金盏国际商务区,可与20条轨道交通线路换乘

  2016年4月19日,3号线一期工程开工,为东四十条站-东风站(今东坝北站)。线路全长15.6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共设车站10座,其中换乘车站6座。

  开工8年的一期工程终于通车

  下一步就要开建3号线东延和西延段了▼

  

  谈到这里,就不得不谈谈整个北京地铁的建设时序了。如果要想说清楚这个话题,还要了解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分级理论”。

  交通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重要程度,与该线路在整个线网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密切相关。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分级理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一般可划分为3个等级,即骨架网、基本网、远景网

  到2035远景年

  北京轨道交通线网规模预计达2683公里

  3号线属于线网中的骨干网

  (图:北京市规自委)▼

  

  

  

  线路所属级别越高,越应该优先建设,通常序号也靠前。交通建设规划,应遵循优先建设形成骨架网、其次再形成基本网、最后形成远景网的建设时序。

  从线网走向上看,贯穿北京城区南北方向的地铁线路有4号线、5号线、8号线、9号线、19号线、5号线等线路,而东西方向的有1号线、6号线和14号线(2021年底全线贯通)。

  3号线从功能定位和线路走向上来说,属于城市骨架网,是横贯北京东西地铁的大动脉,理应优先建设。

  1号线曾经是公交车以外

  北京东西向大规模通勤的唯一选择

  早晚高峰期挤地铁是常态

  (2013年北京地铁1号线 图:图虫)▼

  

  然而透过3号线发展的脉络,因为北京城市人口布局变化、资金投入有限、城市功能定位等多方面的原因,3号线拿着旧船票,长期没能登上北京地铁建设的“客船”

  2014年,北京地铁停止2元一票制计价方式,开始实行分段计价方式;2017年,北京地铁全路网实现线上购票、车站取票;2018年,北京地铁全网实现刷二维码乘车……3号线见证了这座大城市的成长。

  从朴素到华丽

  从6B到8A编组

  北京地铁已走过53年历程

  (19号线平安里站站台层 图:图虫)▼

  

  不过从目前客观条件来说,3号线一期能在2024年开通,也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北京城市格局日趋成熟,3号线饲喂了城市东西向轨道交通流,同时3号线东坝北站可与12号线换乘,实现朝阳地区、副中心地区、平谷地区以及河北省的轨道交通梦幻联动

  2022年7月,3号线首列车下线,新列车采用4+4重联编组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最高运行速度80km/h。

  3号线列车可根据客流量大小

  灵活采用4A或8A编组

  (图:wiki)▼

  

  3号线一期通车后,将有效填补中心城区东北方向的服务空缺,联系核心区、北京朝阳站、金盏(第四使馆区)等地,将成为地区城市服务功能主轴线

  至此,封站的东四十条站也将不再神秘,可奈何五十多年前预留的站台,随着北京地铁规模、量级的大幅提升,没法即开即用。建设方案决定在保留老站台的基础上,再下挖7-8米建设地下四层3号线新站台,老站台将成为新的换乘站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尘封五十多年的老站台终于要启用了

  (东四十条站预留3号线站台 图:wiki)▼

  

  当年设计东四十条站的老工程师依靠手绘,就完成了复杂的十字换乘叠落设计。老站为地铁建设节省了大笔资金,也预留了宝贵的地下空间。

  为了铭记这段历史,东四十条站3号线新站的装修风格将力求与老站保持统一,留存当年的老画风。

  3号线东四十条站台的装修风格

  将延续2号线现有的简洁朴素风

  (北京地铁2号线朝阳门站 图:shutter)▼

  

  北京轨道交通3号线,自1965年开始,经过了5个版本的变迁过程,终于在2014年规划方案批复,随后在2016年一期工程开工,24年12月15日一期工程正式开通。

  3号线一期工程正式通车!▼

  

  

  

  这条与北京轨道交通同庚的地铁线路,见证了1号线、2号线、4号线等多条重量级轨道交通线路的诞生,可以说是“一步没赶上,步步没赶上”。它的发展,也见证了北京建成区数十年来扩张的全过程。

  好在,它终于通车了。

相关专题:北京,地铁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7 15:5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