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小红书稀奇古怪的“科研难民” 生活大爆炸成真了

京港台:2025-1-23 23:04| 来源:果壳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小红书稀奇古怪的“科研难民” 生活大爆炸成真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由于大量外国友人的涌入,这阵子的小红书真的太有意思了!

  不管你专注于多小众的领域,算法都会替你打开这个主题的美国地图:硬件党开始对各自电脑配件的参数,二次元沉浸于分享自制cos服装的裁剪手法,中美钓鱼佬非要看对方钓到了什么稀奇的鱼。

  果壳同事的小红书首页推荐里,则是一个接一个不想写论文的科研工作者。他们在小红书大声介绍自己的研究领域并表示欢迎提问,评论区则是支支吾吾提不出问题的羞涩友好群众。

  没事儿,我们来看看这些“难民”科研工作者到底是干嘛的,或许有助于你发出一个获赞特别多的评论。

  我研究雪!

  科研“难民”里最火的笔记大概就是这篇了,只有四张图和两句话:My job!Study Snow!

  

  图丨小红书/Andy Creigh

  由于赛道过于小众,评论区变成了卷酷炫职业的赛场。不过研究雪,到底做些啥?

  研究雪,主要就是研究雪的形成、分布,以及积雪的影响因素,有时也涉及冰和冰川。这些研究领域对天气预报、防灾抗灾、制定气候相关政策、了解地球历史都有帮助。

  我国的极地研究中心有针对极地冰雪与气候变化的研究方向;在我国气象研究所,也有关于青藏高原积雪的项目

  

  科考队员们在“雪龙2”号的艉甲板进行海洋调查准备工作——谁说不是“研究雪”呢?丨人民日报/陈亮宇

  地球另一边的美国人也有冰雪研究项目。比如北极雨雪研究(Arctic Rain On Snow Study ,AROSS),重点在评估北极雨雪对野生动物、基础设施、居民社区的影响;还有一个项目叫今日有雪(Snow Today),人们可以通过这个项目的网站查询哪里在下雪、雪里有多少水,还能跟过去几十年的雪对比——我们的朋友Andy,说不定就在这两个项目里打工。

  

  北极地区生活着涅涅茨人,极地雨雪对他们的生活影响很大丨University of Lapland/Bruce Forbes

  虽然看起来很浪漫,但研究雪还蛮辛苦的。在户外做气象研究需要带很多测量设备,为了活动灵活常常需要穿少一点、摘掉手套,这个工作环境可不是一般人都天天忍受的。

  

  研究雪常常需要挖个大坑,在雪坑里观测积雪的细节,比如高度、密度、分层(照片中的人还没戴手套)丨小红书/Andy Creigh

  野生生物学家也要会电工

  美国朋友Daniel Chesmore发布了一个直升机飞起来的视频,本来平平无奇,但配上文字就有意思了:

  

  图丨小红书/Daniel Chesmore

  等等,我们理解中的野生生物学家,不是应该穿一身冲锋衣,风餐露宿,趴在地上量动物脚印、把动物粑粑铲进袋子里吗?因此果壳同事Steed发问了。

  

  同事Steed和Daniel的对话丨小红书/Daniel Chesmore

  说起来,纯粹懂生物也做不好生物学家。在观察野生动物的时候,科研人员不仅需要架电线,还需要学会用红外相机来暗中观察,也是一门技术活呢。

  

  我国生物学家冯利民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到我国境内的印支虎,这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张印支虎照片丨北京师范大学生态研究所

  说到生物学家了,再介绍两位从事生物研究的外国朋友:做海洋生物学的Sara和挖恐龙化石的Evelyn。

  

  Sara的主页里有很多海洋生物视频丨小红书/小红薯6786F2FF

  

  跟着Evelyn去找恐龙化石丨小红书/Evelyn 伊芙琳 Vollmer

  神经科学家擅长发神经吗?

  意大利朋友Beatrice Ferraresi来报道啦,给自己的名分是“小红书上第一个意大利神经学家”。

  

  图丨小红书/Beatrice Ferraresi

  我们在ReaserchGate、Google Scholar上没有搜到关于Beatrice的更多信息,只知道她(曾经)就读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因此合理推断一下,她目前可能还是在读学生,只是由于机翻问题把“神经科学从业者”翻译成了“神经科学家”

  虽然Beatrice在学术界还没什么名气,但她挺喜欢在社交平台做神经科学科普,给大家解释一些情绪、情感问题背后的神经科学知识。大家如果想跟Beatrice交朋友,不妨朝这个方向留评论。

  

  Beatrice的tik tok主页,已机翻处理(谁懂意大利文啊)丨tik tok@beatrice.ferraresi2

  打猎的,猎小行星

  意大利双杀,这位是斜杠青年Benedetta Facini。

  

  图丨小红书/Benedetta Facini

  作为在NASA受过训的模拟宇航员、公民科学家、科学传播者(咦,果壳同行),Benedetta热衷于在社交平台上科普航天知识,阅读量都不低

  

  Benedetta的小红书主页丨小红书/Benedetta Facini

  另外,Benedetta在2023年还出过一本书《豪情壮志宇航员日记》(英文书名:An aspiring astronaut's diary,意大利文书名:Il diario di un'aspirante astronauta)。

  

  亚马逊上的简介,似乎暂时还没有中文版丨amazon

  我们同样没找到Benedetta的重大事迹,理由也很简单——这位1999年出生的小姑娘还在读书,相信她以后一定可以成为厉害的科学家!

  识骨寻踪真人版

  说起美国女法医,很多人会想到美剧《识骨寻踪》里的Brennan,现在我们可以多想到一个人,claritypicks。

  

  帅气丨小红书/claritypicks

  法医可不止是解剖尸体啊,这位朋友深耕的赛道和枪有关。她在小红书笔记里告诉大家,大多数枪支内部都有独特的印记,就像人类的指纹,可以在涉枪案件中帮助确定枪手。

  膛线是枪管内壁的螺旋状凹凸槽,可以提升子弹射出的速度,同时也会在子弹身上留下印记,而不同型号枪支有不同的膛线,这就给案发现场的子弹留下了标记。另外,枪支的击针、抽壳钩等等,也会在子弹上打下烙印,可以在显微镜下分辨出来。

  更多的就说不出来了,去问claritypick吧!

  

  放大的子弹,但我看不出什么门道丨小红书/claritypicks

  清洁工,清洁核电站的

  Will Swain的工作真的很少见,他负责清理1979年发生核泄漏的核电站

  

  图丨小红书/Will Swain

  1979年3月28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站的二号反应堆发生核泄漏事故。虽然工作人员和周围居民都没受到多少伤害、对环境影响也极小,但设备毕竟坏了,烂摊子还是要收拾。

  

  1979 年 4 月 2 日,新闻记者和民众站在三里岛核电站正门前丨The Associated Press/Jack Kanthal

  清理工作从1979年8月开始。由1000多人组成的团队不仅要清洁工厂本身,还要处理使用过的水及其他废物,以及从反应堆里取出约100吨不能继续用的铀。

  

  工作人员正在清理三里岛核电站丨wikimedia commons/John G. Kemeny

  花掉9.73亿美元后,清理工作于1993年结束。目前,二号反应堆还有一丢丢顽固燃料没有被清除干净,也有一些退役的程序要走——这大概就是Will在做的工作了。

  Guokr

  最后,和所有人一样,我们摸鱼坐车蹲坑的时候还是会继续刷小红书,不知道还会认识什么样有趣的小伙伴。接下来麦克风递给你,这几天的世界人民大唠嗑中,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又是谁呢?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学术教育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7 03:4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