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换心脏后 她突然对丈夫失去了心动的感觉

京港台:2025-1-25 06:56| 来源:每日邮报 | 评论( 7 )  | 我来说几句


换心脏后 她突然对丈夫失去了心动的感觉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安妮足足等了50年,终于等来了一颗新的心脏。

  安妮出生时患有心脏问题,她出生的第二天就进行了一场心脏手术。

  在之后的50年里,她在医院进进出出、兜兜转转,直到2016年,她才终于找到了匹配的心脏捐赠者。

  她满心欢喜地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但几个月后,她意识到自己身上出现了异常之处——当她看丈夫的时候,她失去了心动的感觉,看到家人和朋友也不会让她感到温暖和亲切了。

  安妮说,她内心深处知道自己爱着家人,但她就是不再有那种特别的感觉了。

  2022年,她接受一家媒体的采访时提起了自己的转变,她说自己现在变得更冷酷,也更现实了:“我还爱我的丈夫,但我不再感觉心里小鹿乱撞了。”

  对于自己的转变,安妮觉得非常难过。

  “这绝对是一种损失……我原本是个非常有爱的人,我超级有爱心,对每个人都很亲切,我很怀念当初的自己。”

  “我就是不懂,我为什么找不回当初的感觉了呢?”

  在当时,人们都以为安妮疯了,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安妮“继承”了捐赠者的性格和记忆……

  科学家在2024年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在他们调查的器官接受者中,近九成都出现了性格方面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十分微妙的,可能只是更想喝一口可乐,可能只是对音乐的品味出现了变化,这些变化不足为外人道,但很多器官接受者坚持认为,自己真的不一样了……

  在《综合医学》杂志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采访了74名接受者,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接受了心脏移植。

  其中有一位47岁的男子,新心脏来自一位青少年。后者在一起驾车射击事件中丧生,死的时候手里还紧紧握着小提琴盒。

  这名男子说,他从前很讨厌古典音乐,觉得特别没劲,但手术后他爱上了古典音乐。

  “它能让我平静下来,我非常喜欢它。”

  这项研究还举了更多从捐赠者继承爱好的案例:

  凯文出生时就患有先天性大动脉转位(CCTGA)。

  这种心脏病的发病率是25000分之一,是由于心脏的两个心室颠倒而引起的,这会导致血流和心率出现问题,久而久之会使心脏衰弱。

  2014年,凯文从一位名叫约翰的自行车狂热爱好者那里得到了一颗心脏,约翰在骑自行车时遭遇车祸而亡。

  手术一周后,过去从未骑过自行车的凯文请理疗师在房间里安装了一辆健身自行车。手术一年后,凯文完成了一场横跨英国的自行车比赛,他参赛时的头盔里写着“RIP John(安息吧约翰)”。

  1988年,西尔维娅接受了心肺移植手术,术后第三天,她在接受采访时脱口而出:“我现在真的很想喝一杯啤酒。”

  她对自己的愿望非常惊讶,因为在手术之前,她从不喝酒,她甚至讨厌啤酒的味道。

  等她出了院,获准开车之后,西尔维娅第一时间开车去了肯德基,因为她真的很想吃鸡块。可在手术之前,她从来没吃过快餐。

  她的女儿也说她走起路来“越来越有男人味”了……

  10年后,西尔维娅又接受了肾脏移植,在移植后的几个月里,她突然又开始对烹饪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而且她本人也变得更加自信、独立和果敢了。

  第三位患者名叫杰西卡,她六年前接受了肝移植,她的性格没有变化。

  然而在手术大约两年后,她对食物的喜好发生变化了:“有很多食物我曾经非常讨厌,但我现在却很喜欢它们。还有一些我过去很喜欢的,如今却碰都不碰了。”

  她举了个例子,自己原来从来不吃腌黄瓜,但如今吃汉堡的时候她总要往汉堡里加上一大堆……

  认为器官移植可以改变性格的科学家们给出了两个猜测。

  其一,新的器官引入人体会引发接受者的免疫反应,导致基因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以适应新的组织,从而导致器官接受者产生了不一定跟捐赠者相同的偏好和性格特征。

  但还有一些专家认为,这一切发生的原因,是因为原主人的记忆储存在了器官当中。

  根据202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记忆可以储存在大脑外细胞内的DNA、RNA和蛋白质中。虽然科学家们尚不清楚其中的原理,但某些器官是真的可以独立于大脑储存记忆的。

  这也是为什么当病人接受了新的器官时性格会发生变化,因为他们接受了一份不属于自己的记忆。

  比如科学家们发现,有许多器官的接受者会突然得到捐赠者死亡时的记忆。

  在一个案例中,一名九岁男孩儿接受了一名三岁女儿的心脏,后者由于父母的疏忽在自家游泳池中溺水身亡。

  男孩儿不知道捐赠者是如何死亡的,但他母亲说,自从移植手术之后,他变得“极度害怕水”。母亲说,他们家住在湖边,原来男孩儿总喜欢在湖边玩,但手术之后,他再也不去湖边了,还会把门锁好,远离湖水。

  “他说他怕水,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也不愿意谈论这件事。”

  另一份采访称,一个五岁男孩儿接受了一名三岁男孩儿的心脏,这名捐赠者在拿超凡战队玩具时从公寓窗户掉了下来。

  获赠者的母亲说,她儿子在手术之后就再也不玩他的超凡战队玩具了,他甚至预测对了捐赠者的年龄。

  研究人员还采访了一位56岁的大学教授,他接受了一位阵亡警察的心脏。

  警察家属称,这名警察死于面部中枪。

  而接受者说:“我只知道我的捐赠者是一位34岁,非常健康的男性。在接受心脏几周后,我开始做梦。我会看到一道光照在我的脸上,然后我的脸会变得非常非常热,真的,有一股灼烧感。”

  目前科学家们仍然无法用科学的方式准确地解释一切,还是有许多反对者认为这些都太过巧合,不足以证明记忆可以通过器官捐赠而转移。

  反对者们认为,性格变化可能是大手术和致命的心脏病后的心理反应。

  比如器官接受者们为了避免免疫系统攻击新器官,需要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而这种药会增加食欲,也有可能改变他们对食物的看法。

  手术和疾病的压力会改变患者的人际关系,而且接受捐赠前病人对捐赠者的了解和猜测,都有可能会导致他们行为模式的改变。

  总之,这一切目前也只是猜测而已,双方都不能拿出一个确切的结果说明对方。

  而安妮是坚信器官移植会改变性格的人。

  上个月,她又因为健康问题接受了肾脏移植,她表示,虽然这方面的科学性尚不明确,但只有真的接受了器官移植的人才能体会到这种变化。

  那我们也可以静待一下,看看人体到底还隐藏着哪些秘密,看看安妮的性格是否真的会再次改变吧……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生活情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3 10:3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