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官本位不改,这个国家就没有出路!

京港台:2025-3-12 21:24| 来源:倪刃 | 评论( 6 )  | 我来说几句


官本位不改,这个国家就没有出路!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在中国,做官一直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从古代的科举到今天的公务员考试,成为“官”似乎就意味着成功、体面、权力和资源。

  这种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让人们把官职当作人生的最高追求,把体制内外分成“天上地下”,甚至让整个社会都围着权力运转。

  但是,如果社会把“做官”当成唯一出路,那国家的发展就真的没出路。

  

  官本位的危害很多。它不仅让人才流动受限、市场活力下降,还让政府内部充满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当然还有腐败横生。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经济飞速发展,可在不少地方,权力依旧是最值钱的“资源”,而不是创新、市场或劳动。 这不改变,谈什么现代化?

  官本位的第一大毒瘤,在于权力通吃一切。

  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影响,让人们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认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权力不仅意味着责任,更意味着利益和特权。

  中国人普遍都非常迷恋特权,即便一些要求反腐的人,其实也是因为嫉妒自己没有特权。一旦自己可以享有特权,他们就认为这是合理的了。

  虽然现代中国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主流,但很多地方,官本位的思维仍然影响着社会运作。

  比如,在不少地方,企业家要想生存,不是靠创新,而是靠找关系;人才要想发展,靠的不是能力,而是“靠山”。

  公务员考试热度年年不减,大家挤破头都想进体制,不是因为他们都热爱公共服务,而是因为这份工作稳定、有地位,还有各种“隐形福利”。

  

  这种“权力通吃”的局面,会造成几个严重后果:

  1、市场被权力绑架,企业失去竞争力。在权力决定资源分配的环境里,企业不是拼产品,而是拼人脉,真正有创造力的企业往往被边缘化。

  2、年轻人失去动力,社会活力下降。最优秀的人才不愿去搞科研、创业,而是去考公务员,社会就会失去创新的源泉。

  3、政府本该服务社会,却成了资源“裁判”。本来应该制定规则、保证公平的政府,成了最大的利益分配者,甚至自己下场“比赛”。

  官本位思想淡漠的国家,这些现象都会减少。

  比如在美国,尽管精英也需要很多人脉关系,但我们这种通过官衔就能直接获取特权的官本位现象要弱很多,年轻人也很少以当公务员为荣。

  再比如在德国,一个蓝领工人如果技术高超,照样可以获得很高的社会地位。在这些国家,真正有价值的是个人能力、创新和专业精神,而不是权力。

  在欧洲,人们的价值和追求总体来说非常多元化,没有什么官本位思想。

  

  但在中国,很多人仍然相信“当官”才是最好的选择。甚至一些富豪,赚了钱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继续投资研发,而是想方设法“靠近权力”——捐款、拉关系、给官员子女安排工作,目的就是为了给自己的生意铺路。

  这种现象,一方面让市场主体们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比如创业贷款,反而只有关系户才能贷到,真正创业的人没有机会,这就让整个社会陷入“唯权力论”,好像除了靠近权力之外,干什么都没有安全感。

  那么如何才能打破官本位?要真正改变这一切,必须从几个方面下手:

  1、政府将手缩回去,让市场真正决定资源。政府的核心职责应该是提供公共服务,而不是直接掌控资源。减少审批环节,放松管制,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2、公务员去“特权化”,让体制不再是“香饽饽”。让政府真正成为服务型机构,而不是利益的“收割机”。减少公务员隐性福利,提高责任追究力度,让“当官”变成真正的公共服务,而不是个人发展的捷径。

  3、提高社会对创新和专业人才的尊重。让创业、技术、科研等领域的人才,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回报,让年轻人看到除了“当官”以外的更多可能性。

  4、强化法治,让权力关进笼子。只有在法治之下,官员才不能随意干预市场,企业才能真正靠实力生存,个人才能不依赖权力而获得成功。

  不破不立,唯有改革!不改革官本位,就没有发展的出路。

  官本位思想不破,社会将长期陷入恶性循环:官员热衷权力,企业家热衷公关,年轻人热衷考公,整个国家的活力就会被消耗在无意义的权力游戏中。

  中国要真正现代化,必须彻底摆脱这种思想束缚,让市场回归市场,让权力回归权力,让人才回归真正有价值的地方。

  尽管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但不改革,就真的没有出路。

  ·END·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2 01:3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