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川普政策冲击下 美国各收入阶层消费者开始变谨慎

京港台:2025-3-14 01:14| 来源:加美财经 | 我来说几句


川普政策冲击下 美国各收入阶层消费者开始变谨慎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川普总统 最新动态!

  华尔街日报文章:

  今年美国消费者已经有很多需要担忧的事情:无休止的关税新闻、居高不下的通胀,以及最近对经济衰退的新一轮担忧。

  这些问题似乎正同时影响富人和穷人的消费,无论是生活必需品还是奢侈品,都受到冲击。

  以低收入消费者为例。沃尔玛首席执行官道格·麦克米伦在2月底芝加哥(专题)经济俱乐部的一次采访中表示,“预算紧张”的消费者正表现出经济压力下的行为:他们在月末购买较小包装的商品,因为“钱在月底之前就已经用完了。”

  麦当劳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快餐行业今年开局“低迷”,部分原因是低收入消费者的需求疲软。根据麦当劳的数据,美国整个快餐行业在第四季度对低收入消费者的销售额同比下降了两位数百分比。

  高端市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花旗银行对信用卡交易数据的分析,美国消费者在奢侈品市场(包括高端百货商店和在线平台)的支出在2月份同比下降了9.3%,比1月份5.9%的降幅更严重。

  好市多的会员制客户群体以高收入消费者为主,公司上周表示,消费者的需求已经转向较低成本的蛋白质食品,例如碎牛肉和家禽。

  首席财务官加里·米勒奇普表示,会员仍在消费,但在支出方面“非常谨慎”。他还表示,如果消费者看到更多因关税带来的通胀,他们可能会变得更加挑剔。

  百货商店也在各个方面看到消费者在精打细算。周二,科尔士百货首席执行官阿什利·布坎南表示,年收入低于5万美元的消费者在非必要消费上“非常受限”。

  但他说,对于年收入低于10万美元的人来说,“情况也相当具有挑战性”。

  公司给出的全年销售预期远低于华尔街的预期,导致股价周二暴跌24%。

  上周,梅西百货首席执行官托尼·斯普林表示,“在梅西百货购物的富裕消费者同样感到不确定、困惑和担忧。”

  

  

  近年来,经济出现了一些疲软迹象,但还没有显示出如此普遍的疲软。疫情后,一些人将这一时期称为“富人衰退”,因为高收入人群的工资增长落后于需求旺盛的蓝领工人。

  然而,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已经开始逆转。自2023年起,新冠疫情期间增加的食品券福利被取消,到2024年底,最低收入群体的工资增长开始落后于富裕人群。

  根据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的数据,多年通胀——尤其是在食品杂货、房租和公用事业账单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上的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造成了严重打击。

  然而,由于人工智能热潮推高了股市,富裕人群的消费仍然强劲。

  但如今,所有人似乎都变得更加谨慎,这种消费的收缩影响了多个行业。例如,消费者在航空旅行上的支出出现放缓迹象。本周早些时候,达美航空、美国航空和捷蓝航空纷纷下调第一季度业绩预期。

  达美航空首席执行官埃德·巴斯蒂安周二在一个行业会议上表示,“经济情绪上出现了一些变化,消费者信心也有所波动。”

  花旗银行对美国信用卡数据的分析显示,大多数零售类别的支出都在下降。截至目前的零售季度,服装和运动鞋类的消费分别同比下降了12%和22%。

  即便是食品零售、汽车零件售后市场和宠物用品等相对刚需的领域,也都出现了一定下降。

  包括塔吉特、Foot Locker和劳氏在内的零售商均表示2月份需求疲软。塔吉特首席执行官布赖恩·科内尔上周表示,消费者正在考虑关税可能带来的影响及其对自身的影响。

  Foot Locker上周表示,客户在2月份“谨慎且敏感”,并指出其年轻消费者群体正在思考“整体生活成本以及对关税的不确定性”。

  仅本周,消费者就已经需要消化大量新变化。周日,川普拒绝排除美国经济因其政策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导致股市暴跌。

  随后,关税威胁、反制关税和政策反转接连上演。虽然周三的通胀数据显示2月份的价格涨幅略有放缓,但这几乎无法让人安心,因为这尚未反映川普关税政策的影响。

  然而,问题不仅仅是关税担忧,甚至不只是整体不确定性。许多人的现金储备也变少了。根据美国银行研究所追踪的信用卡数据,在截至2月份的12个月里,各收入阶层的支票和储蓄账户余额都有所下降,并正接近2019年经通胀调整后的水平。

  根据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的数据,各收入群体的工资增长在过去一年中放缓。此外,美国人的通胀调整后债务余额已开始超过疫情前的水平。

  这意味着,消费者普遍缺乏应对经济冲击的能力,而此时不确定性正在上升。他们变得更加谨慎也就不足为奇,即使这可能会拖累整体经济发展。(WSJ)

 

 

相关专题:美国,慎入,川普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美国要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6 02:4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