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哥大反犹学潮未平息 第二名巴勒斯坦裔留学生被捕

京港台:2025-3-15 06:11| 来源:星岛日报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哥大反犹学潮未平息 第二名巴勒斯坦裔留学生被捕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留学生最新动态

国土安全部表示,移民官员近日逮捕了一名曾参与哥伦比亚大学支持巴勒斯坦示威活动的巴勒斯坦学生科迪亚(Leqaa Kordia),指空她逾期逗留学生签证。科迪亚早在2024年4月因参与校内示威已被捕一次。另外,特朗普政府亦于3月5日撤销印度籍博士生Ranjani Srinivasan的签证,指控她“鼓吹暴力及恐怖主义”。这是针对校园亲巴勒斯坦行动而采取的最新移民执法行动。

近来美国政局日趋紧张,言论之争愈演愈烈。哥伦比亚大学中,一场关于巴勒斯坦的学生示威,竟牵连至移民拘捕与签证撤销,事态已非单纯之学潮,而近似一场以国安之名行清洗之实的政治风暴。

一位名叫科迪亚(Leqaa Kordia)的巴勒斯坦留学生,原本就读于该校,早在二〇二二年已因缺课被注销学生签证,近日又因声援巴勒斯坦参与示威而再遭移民官逮捕。其人曾于去年四月在哥大抗议,以声援加沙人民,今番拘捕,显系旧案翻出,借词施压。

另一人,印度籍博士生Ranjani Srinivasan,则于三月被控“鼓吹暴力与恐怖主义”而遭撤签证。她无奈之下,选择自行离境。倘若真如官方所指,则当依法审问;但若无实据,岂非寒蝉效应,使人不敢发声?

而最受瞩者,乃哥大研究生哈利勒(Mahmoud Khalil)。他为巴勒斯坦发声,不仅成为抗议象征,近日更被捕后秘密遣往路易斯安那州。他在无知会亲属律师之下被带走,飞机连夜转折,途中不许通话,抵达后更被关入冷房、无被褥,妻子怀胎在身,前途未卜。他自述此经历,仿佛重历昔年叙利亚政局混乱、朋友失踪之痛,犹如再度被强权吞噬。

总统特朗普对此并未掩饰其立场。他于社交平台发文,指哈利勒之被捕是“众多行动之始”,更声言要驱逐“支持恐怖主义、反犹与反美活动者”。言语之激烈,几同战时檄文,政敌亦难全身而退。

司法部辩称,此举乃基于国务卿卢比奥之权限,若认为某人留美有损外交利益,则可下令驱逐。然法律之外,亦有舆论与公义之衡量。Khalil本人无犯罪纪录,已获永久居留,何以至此?其案现已入禀联邦法院,律师要求即时释放。

此事不仅关乎一人命运,更昭示美国政局风向已变。学生是否还能以言论为矛,维护正义?还是凡触国策者,皆难自保?我以为,风声鹤唳之时,更需冷静明辨,勿使沉默取代真理,勿让恐惧埋没正义。

相关专题:留学生,犹太人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美国要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0 07:2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