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什么情况?中国标志性烂尾楼正集体复活

京港台:2025-4-30 03:46| 来源:马江博说趋势 | 评论( 9 )  | 我来说几句


​什么情况?中国标志性烂尾楼正集体复活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这些超高层“烂尾楼”,竟然集体复活了。

  4月21日上午,成都绿地蜀峰468超高层项目,这座号称“中西部第一高楼”的烂尾楼,全面重启建设。

  而就在4月17日,“天津117大厦”,也重启复工在即。

  要知道,18年前,天津117大厦规划目标是成为天津的金融中心:这是仅次于迪拜哈利法塔的世界结构第二高楼,北方第一高楼。但后来,天津117大厦成为中国第一烂尾楼。

  如今,两个都复活了。

  不只是绿地468,天津117大厦,国内各城市一批标志性烂尾楼,也纷纷迎来好消息:

  有些项目宣布重启工程,有些项目则宣布交付在即,即将开启全球招商。

  简单统计下,就有如下“复活”的地标项目:

  譬如,大连绿地中心,高518m,号称东北亚第一高楼;

  宁夏双子塔,高301m,西北第一高楼;

  武汉绿地中心,高475m,华中第一高楼;

  宁波中心大厦,高409m,浙江第一高楼;

  而重庆,则是四大摩天大楼项目一起复活:协和城(378m)、恒大解放碑中心主楼(300m);恒大云邸(258m)、重庆塔(431m);

  其他城市,诸如厦门、佛山、珠海等城市烂尾超高层重新动工,也是如火如荼。

  

  要想知道超高层集体复活背后逻辑,就需要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

  中国是全世界摩天大楼最多的国家,全球前十大超高层建筑中,超过一半的项目都位于中国。

  当年,很多地方政府对超高层概念非常青睐。因为,第一高楼代表了地方发展的高峰点。

  一来,超高层不仅可以节约土地资源,二来可以塑造成城市名片,提高城市影响力、促进城市招商。

  所以,不少城市加入了那场超高层“军备竞赛”,各地城市天际线不断刷新。

  但是到了2020年前后,超高层建筑的热度明显降温。

  这是因为,2020年,住建部、国家发改委提出要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摩天楼”。

  2021年,“限高令”进一步加码。最严“限高令”的到来,叫停了城市的摩天大楼比拼热,而近5年来,又因地产行业整顿,开发商资金链问题,不少超级地标陷入停工困境:

  各地未完工的超高层建筑,如同一座座突兀的都市伤疤,成为城市发展进程中难以忽视的异样风景。

  如今,时隔五年,为何许多项目都被盘活了?

  事实上,超高层复工短期内是经济企稳、政策发力的积极信号。

  今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

  而坐落在城市核心区域的超高层,作为重要的城市存量资产,正迎来新的机遇。

  这些近期复工、封顶、交付的超高层项目,大多是十多年前规划的土地出让。

  而全国各地第一高楼复活的时间节点,主要集中在2024年下半年到2025年上半年。

  这背后,是正值保交楼攻坚战。

  显然,第一高楼复活,完全可以看作是“保交楼”的一部分。

  更关键的是,地方,有钱了。

  地方置换隐性债务后,腾出举债空间,这就为地方政府减轻了历史包袱,腾出的举债能力部分被用于重启超高层项目,为第一高楼的复活输送资金。

  2024年,中央政府为地方政府设定了6万亿元的新增债务限额,用于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

  例如成都绿地468通过专项债和政策扶持复活,天津117大厦由“国家队”企业接手,均体现财政资金的定向注入。

  没什么比花钱更重要。第一高楼被视为城市竞争力的象征,具有符号经济”的隐喻:拿到钱的地方政府,通过复工传递出“规划未失效”的信号。

  其核心目的,就是试图修复市场对地方发展前景的预期。

  尤其是今年,是政府大力举债的一年:赤字率4%,近15年来最高;政府债务规模预算13.8万亿,是近10年来最高;特别国债发行规模1.8万亿,近10年来最高。

  甚至,今年年初定下的财政赤字、专项债和特别国债,还有进一步扩张空间。

  明眼人看到,这些烂尾楼突然集体复活,都有国家队的身影!

  它们背后是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国家队接盘的双重操作。

  央企/国企成为接盘主力,反映市场出清过程中政府兜底的角色。

  每一座超级高楼陨落又复活的集体复工现象,是当前中国经济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整和城市发展逻辑交织下的一个复杂缩影。

  但是,真正的考验不在复工之时,而在建成之后。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0 08:0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