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深圳发生大事,令人细思极恐

京港台:2025-5-13 01:36| 来源:中产先生 | 评论( 12 )  | 我来说几句


深圳发生大事,令人细思极恐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搞这么大吗?

  最近几天,大家都被印巴冲突、中美会谈、甚至是行人安全距离等消息密集轰炸,但是忽略了另一个细思极恐的消息:

  深圳个人破产事件。

  短短几天,两个类似大额负债破产事件,有点不寻常。

  两起个人破产申请都发生在深圳,因为深圳是个人破产制度最先试点的城市:

  破产并不离奇,离奇的是负债金额。

  退休夫妻负债1.2亿,负债是月收入的1万倍。

  打工女子负债2544万,负债是月收入的5000多倍。

  这明显不符合常识。

  这两个案例,都是普通人,怎么可能负债过亿,银行风控也不会批吧。

  

  

  一开始,我认为可能是高风险投资。

  深圳嘛,就是炒房,一套房子几千万,各种违规加杠杆,炒个几套然后这几年资金链断了,然后可能是高利贷,利滚利就变成现在这么多。

  后来,有人说可能是职业背债人发展了新业务。

  以前的职业背债人,背的金额都很小。

  比如去找三低人员,或者身患重病的病人,背的债无非就是预付费跑路的,健身房,教培机构,美容院,甚至理发的。

  跑路之前,先把法人换成背债人,然后疯狂低价促销,搂最后一笔钱,最多也就几百万,加上存量的预付卡,恐怕1000万到顶了。

  跟这次不一样,动辄就几千万甚至上亿,这不是小打小闹能背的起来的。

  

  而且:

  以前的背债人是死猪不怕开水烫,这次居然想起来用破产来洗白。

  以前的背债人,都是做好了去蹲几年的准备,完全不会想走破产洗白这条路。

  但这次很奇怪:

  一是金额太大超出个人能力,二是居然要走个人破产。

  太离奇了。

  一是,这个背债肯定不是门店的债,甚至可能是企业的债,企业跑路影响就大多了。

  二是,套路太大,如果是涉及到系统内部人员参与,洗白企业债务,这个不敢想了。

  这就不是骗消费者预付费那点钱这么简单了。

  希望有关部门及早介入调查吧。

  另外:

  提一嘴个人破产制度。

  总体来说,个人破产制度的试点是值得肯定的,我们的文化传统里,对个人的容错和失败宽容度都太低了,也变相降低了社会活力和创新创业的动力。

  但是,个人破产制度不能被滥用,如果成了投机炒作人员逃避责任的漏洞,甚至成为职业背债人的洗白手段,那就违背了个人破产制度的初衷了。

  希望大家多关注这个事情,有关部门及早给个说法,否则对遵纪勤恳的普通人,也不公平。

  就这样。

相关专题:深圳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3 11:2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