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最穷总统去世:国家富裕 他却住板房、开破车

京港台:2025-5-14 22:02| 来源:最华人 | 评论( 6 )  | 我来说几句


最穷总统去世:国家富裕 他却住板房、开破车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以足球闻名全球的乌拉圭,还是名副其实的“钻石之国”。

  2024年,乌拉圭人均GDP高达34440美元(约24.8万元人民币(专题)),位居拉美第二。然而,在这片沃土之上,竟然诞生了一位全球最穷的总统——#何塞·穆希卡。

  当地时间5月13日,穆希卡去世,享年90岁。

  

  ● 2020年10月,宣布退出乌拉圭政坛的穆希卡在议会挥手告别

  穆希卡在2010至2015年担任总统期间,执政成绩优异,乌拉圭国民生产总值GDP迅速上升,经济也变得十分繁荣。

  比起人均收入过万的国民,他每月只领1100美金薪俸,和第一夫人挤在郊区的破板房中清贫度日,过得比普通公务员还寒酸。

  

  ● 开拖拉机干农活的穆希卡

  当全世界都说穆希卡清贫时,他却澄清:“我不穷,说我穷的人才是真穷。说我只有几样东西也没错,但俭朴却使我觉得非常富足。”

  一生遭遇6次暗杀,关押地牢13年,74岁高龄当选总统,5年带领乌拉圭逆袭。

  回顾穆希卡波澜壮阔的一生,人们都忍不住反思: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算幸福?

  

  2018年,乌拉圭送选奥斯卡的电影是《地牢回忆》,电影聚焦的正是穆希卡关押地牢的黑暗往事。

  1973年,乌拉圭发生政变,国家进入独裁统治时期。三名囚犯被秘密带走,关进了高级监禁牢房。

  每天吃剩饭和馊菜。

  

  ● 电影《地牢回忆》截图

  在原地解决大小便。

  

  

  ● 电影《地牢回忆》截图

  生活得毫无人权和尊严。因为上面下达的指令很明确:不能杀死他们,但要让他们生不如死。

  从此,穆希卡和同伴纳托、陆索三人,堕入暗无天日的地狱生涯。

  在这里,他们不允许跟任何人交谈。一旦违反规定,立即拖出去严刑拷打。而狱方还会不定期给三人更换牢房,防止他们越狱。

  这一次,三人被送进一间宽敞的牢房,上面还有一处天窗。面对这般奢侈的待遇,没等他们高兴,一位油漆工就在地上画出了一个长方形。这才是他们应有的活动区域。

  

  ● 电影《地牢回忆》截图

  在这片空地上,解决吃饭、睡觉、排泄问题,不能跨出半步。

  唯一慰藉人心的天窗,则不断有狱警过来朝他们头顶小便。

  自由被禁锢,精神被凌辱,换作任何人都很可能被逼疯。穆希卡也不例外,他日日夜夜担忧自己的大脑被独裁者控制,时常对着空气大喊大叫,渐渐失去了机敏的神采。

  年迈的母亲前来探视,只看到疯魔的儿子,悲从中来,还是把带来的小便盆交给了儿子。

  穆希卡回到监狱后,抱着这份珍贵的礼物,渐渐恢复清醒。他在盆中种上了一棵花,每日悉心照料。

  

  ● 电影《地牢回忆》截图

  直到种子破土而出,开出鲜花,他原本灰暗的灵魂燃起了新希望。

  如果一朵花都能在阳光吝啬的地牢绽放,人又何尝不能求取自强?何况穆希卡并不是孤军奋战,他还有两位肝胆相照的同伴。

  在绝境中,希望往往是最致命的毒药。很多人宁愿安于糟糕现状,也不敢面对愿望落空跌进万丈深渊的痛苦。

  而穆希卡、纳托、陆索以最坚韧的精神,在艰难岁月中,牢牢抓住心底的希望,一捱就是13年。

  

  ● 电影《地牢回忆》截图

  正如《肖申克的救赎》中所说:有些鸟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13年后,独裁统治终于被推翻,年迈的穆希卡重新站回乌拉圭政坛,掌舵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

  而陆索成了剧作家,纳托成了国防部长,他们似乎都在说,无论你多少岁人生都能重头来过。

  命运之手就在自己手里,如果连你也轻易撒开,谁又能救得了你呢?

  

  《地牢回忆》只是何塞·穆希卡人生中的一个短篇章,关于他的功绩还要从头说起。

  1935年,穆希卡出生于首都附近的一座小镇,在那里度过了还算幸福的童年。再大些,他也曾在花店、面包店打过工,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个平凡的少年。

  

  ● 童年穆希卡

  然而和所有伟大的革命者一样,贫乏的物质生活,没有消磨他的意志,反令他更悲悯贫苦人民的生活。这也为他踏入政坛埋下了一颗种子。

  长大后,穆希卡成为一名职业自行车运动员,先后为多家俱乐部效力。但位卑未敢忘忧国,与此同时,他也积极投身政治运动,渴望改变穷人的生活现状。

  因他行事不拘一格,总是热血蓬勃,也不讲空话,逐渐在乌拉圭政坛声名鹊起。只是随着穆希卡的政治号召力愈来愈强,也为自己招致了不少杀身之祸。

  据统计,他先后因游击活动被捕4次,更被暗杀过6次。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有人忙着造福苍生,有人忙着苟且过活。

  穆希卡最后一次被捕入狱,便是《地牢回忆》中的情形,在暗无天日的13年中,他一次次想过放弃,又一次次燃起斗志。

  因为地牢之外,还有千千万万的底层人民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把改变国家视为己任。

  出狱后,摆在穆希卡面前的乌拉圭,早已被独裁者挥霍一空,社会停滞,百废待兴,情况比他入狱前更加糟糕。

  

  ● 1985年,穆希卡在入狱13年后获释

  于是,他重新参政,从众议院议员做起。1999年,穆希卡成为参议院议员,6年后,因其表现突出,被先后任命为农业、渔业部长。

  这时候他已经70岁高龄,仍旧事必躬亲,冲在国计民生第一线。

  纵览整个乌拉圭,似乎没人比他更加了解这个国家百姓的处境,穆希卡注定要走上权力的巅峰,实现伟大的政治抱负。

  2010年3月,他走上就职总统的演说台,即将带领乌拉圭掀开新篇章。

  穆希卡上台后,最先做的事就是提高民众福利。当国民都过上好日子后,他又着力发展教育、环保、公共安全建设。仅仅5年,原本灰暗疲惫的乌拉圭就呈现昂扬态势。

  比起乌拉圭举国上下的繁荣,穆希卡的生活却越过越简陋。他每月有1.1万美金的总统薪俸,却坚持把其余90%捐给穷人。

  这样一来,穆希卡每月只留1100美金生活费,跟动辄收入过万的普通国民相比,他的生活简直简朴至极。

  

  ● 穆希卡在家中

  此外,他不住豪华的府邸,而是和第一夫人坚守在郊区农场的破板房,总统座驾是一辆80年代出产的甲壳虫汽车,还是朋友凑钱为他买的。

  2014年,据乌拉圭政府披露,何塞·穆希卡全部身家只有32.3万美元,还包括了家里的旧拖拉机、破棚户房和老农场,就连这些财产也都登记在第一夫人的名下。

  也就是说,穆希卡为国家鞠躬尽瘁一生,直到79岁仍旧无存款,无房产。清贫至此,不得不让民众掬一把热泪。

  2015年,年迈的穆希卡再也无力操持繁重的政务,不得不解甲归田。

  

  ● 2010年,穆希卡在农场里采摘鲜花

  当他走出总统府时,街上早已挤满了自发送行的民众。

  人们高举国旗和横幅呐喊着穆希卡的名字,来表达对这位“最穷总统”的敬仰之情。

  

  ● 民众自发为穆希卡送行

  历任乌拉圭总统中,受到民众如此拥戴的屈指可数,穆希卡成为其中最受爱戴的典范。

  美国的《外交政策》杂志曾评价他:“这位左翼总统没有豪宅,住在一座郊区农场。他月收入的90%贡献给了国家福利项目。这些足以让其他所有国家领导汗颜。”

  

  纵然穆希卡卸任总统,但他仍旧把按月发放的退休薪俸照例捐赠。对于他而言,财富并不意味着幸福。

  比如,他那辆开了多年的老甲壳虫汽车,在二手市场上顶多值几千美金,却有不少人愿意竞价购买。一位阿拉伯酋长,竟然开出100万美元的天价想收藏这辆几近报废的旧汽车。

  

  ● 穆希卡和他的甲壳虫汽车

  100万美金,几乎是穆希卡和太太全部身家的3倍,但他仍旧不为所动。还公开表示:“我们不会卖,如果卖了它,将是对那些凑份子让我们买车的朋友们的一种冒犯。”

  在全球都被消费主义裹挟时,穆希卡保留了一份难得的清醒。千金散尽还复来,但朋友凑钱为他买座驾的爱失而难得。

  2012年里约峰会上,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穆希卡当场痛斥消费主义:

  我们并非为发展而生存,而是为了追求幸福来到这个地球。我通俗地告诉大家,发展不要阻碍幸福。发展应该给人类带来幸福。爱情、人际关系、培育子孙、拥有朋友和必需的最低限度的物质,这些都应该带来。

  很明显,穆希卡对消费主义盛行下,人人都沦为金钱的奴隶,为了物质而割舍人情艰难求生的现状有所思考。

  然而这个尖锐的话题抛出时,大多数参会者都已经演讲结束,离开会场。听到这番发人深省言论的人并不多,但穆希卡还是因此火到了日本(专题)。

  他在里约峰会上的演讲内容在社交网络上疯传,甚至还有人为他专门创作了图画书。

  财富是衡量人类幸福的唯一尺度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多少数额才能兑换等价的幸福呢?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

  

  ● 2013年,穆希卡和他的狗在家门口

  但对于穆希卡来说,最重要的物品无非是家里的铲子和槌子,那是父亲留下来的遗物。

  就像他那辆濒临报废的甲壳虫汽车,两者本身都没有多少价值。可是它们都附着了难以割舍的人情,那份幸福感是至高无上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位“世界上最穷的总统”,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他的人生故事,更是一种不被外界裹挟的态度。

  

  ● 2016年,穆希卡开着他的甲壳虫出席活动

  也许我们做不了穆希卡,担不起国家大任,成不了人类之光。但扪心自问,在你有限可控的生活里,你所追求的生活究竟是自己想要的,还是被灌输了别人的想法?

  人生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

  生与死之间,你能创造的价值远比你想象得多,别紧紧盯着存款、车房和薪资,舍本逐末忘了它们服务于人类的初衷。 做自己的主人吧,而不是物质、欲望的奴隶。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5 03:1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