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恒生银行大裁员 老牌巨头也扛不住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香港最新动态!汇丰控股(HK005)大举重组兼裁员,旗下不良贷款比率远高于市场的恒生银行(011)亦难独善其身。据悉,恒生自3月尾下旬发放花红后罕有地进行较为广泛的裁员行动,个别部门削减幅度约10%至50%不等,并传裁员行动拟于6月底前完成。

据悉,恒生银行自3月尾下旬发放花红后罕有地进行较为广泛的裁员行动,个别部门削减幅度约10%至50%不等。
除此之外,恒生仿效母公司,即使受影响部门尚未被炒的员工,也要重新申请职位,与内外部应征者竞争。目前恒生正在招聘百多个职位,有关员工可随意申请任何职位。
虽然香港(专题)失业率维持低水平,但企业裁员之声不绝于耳,这股裁员潮已杀入本地老牌银行恒生。自3月恒生有多个部门陆续裁员,现阶段主要涉及后勤支援部门,其中亦包括策略及企业发展部,也大削人手。此外,裁员的部门还包括信息科技部、企业传讯部,以及恒生指数公司等。涉事部门的裁员幅度有约一成至两成,也有个别部门裁减约五成员工。
这次被裁员工涵盖高级至基层员工,不同部门的处理手法也不尽相同,有员工遭实时解雇获赔代通知金,亦有员工是在1个月前获通知将被解雇,这类按通知期作事前通知遭解雇的员工,将不获代通知金赔偿。不过,该行向所有被解雇员工作出的长期服务金赔偿优于劳工法例要求。

恒生又仿效母公司,即使受影响部门尚未被炒的员工,也要重新申请职位,与内外部应征者竞争。
逐个员工约谈6月底是死线消息续指,要“交人头”的部门而暂未被裁的员工,不论任何层级,都要在内部重新申请职位。然而,即使申请原本任职部门的岗位,职衔可能因为重组已有所改变。员工可同时申请横跨不同部门的多个职位。恒生目前招聘的职位共有百多个,并开放予外部人士申请。换言之,“留得低”的员工也要跟内外部人士竞争,若然见工失败,又或主动放弃重新申请职位,都一样作裁员处理,无得“留低”。
不过,据指部分须重新申请职位的恒生员工其实早已内定可以留下来。恒生是次较为广泛性的裁员行动料短期内完成,有传6月底是死线。由于今次有关部门主管是逐个员工约谈,故实际的裁员情况并不透明。
恒生发言人回应星岛记者询问时,并没有否认裁员,但也没有透露裁员数目,只重申为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客户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该行不时检视业务组合和营运,并会作出适切的调整,包括优化或创建新职能、调整业务架构,以及提升员工的技能等,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有分析指汇控为精简架构而重组,恒生难免亦要跟随,加上恒生的资产质素受压,去年其不良贷款率升达6.12%,业绩表现受关注,尤其目前环球经济前景极不明朗,或促致使该行重组裁员来节流。据该行去年度的年报显示,共有约7000名员工,当中不包括中国业务。
学者:这次裁员是“香港企业的开始”

浸大商学院人力资源策略及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叶伟光相信恒生是次裁员是“香港企业的开始”。
星岛头条今日(14日)率先报道恒生银行裁员的消息,引发外界关注。浸会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策略及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叶伟光表示,相信恒生这次裁员是“香港企业的开始”,传统上恒生是“很关怀员工的企业”,而香港华人(专题)机构亦较西方机构“有人情味”,因此普遍较少有大规模裁员。
叶伟光指香港目前GDP增长仅约2%,经济不稳、加上全球竞争、消费模式转变,相信机构会更加考虑如何控制劳动成本,预计接下来不同机构,类似的裁员行动会越来越多,料企业会架构重整,将公司规模控制得越来越小,甚至将部分工作流程外判。
据了解,此次恒生裁员的“重新见工”,会先审视内部有否适合人员做新岗位,让他们在内部申请。他亦得悉部门主管也受影响,例如两个部门的主管要互相竞争一个职位。他认为优点是内部能提升竞争,但困难就在于管理层如何“留住想留嘅人”。
叶伟光相信是次裁员必定对员工士气大受影响,而在当今社会,AI的出现更影响到工作流程。他指企业会找骨干员工作为公司发展的核心一员。相反,非核心的基层员工则应醒觉,呼吁他们“自求多福”、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增加职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