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五一回家,看到一个几乎死去的房地产市场

京港台:2025-5-15 10:58| 来源:无冕财经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五一回家,看到一个几乎死去的房地产市场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01

  一回头,满是哀嚎。

  2021年五一节假日,江月特地回老家的市场做了一番调研,大受震撼。

  那是一个满是泡沫的市场——

  一、被开发商疯狂追高的土拍。

  全年出让5宗涉宅用地,全部溢价成交。其中,溢价率超20%的地块有三宗,最高溢价率高达76%。

  2021年初,市场喜提新地王,楼面价1.37万/㎡。仅仅过去三个月,地王再次被刷新,楼面价约1.4万/㎡。

  由于此宗宅地地理位置优越,全市最好的初中与高中均与其为邻,开发商为其取名为“清华园”。请记住这个名字,我们后面还会提到。

  2021年,1.4万/㎡的楼面价是什么水平?

  成都,楼面均价1.27万/㎡。

  西安,浐灞生态区楼面均价1.4万/㎡,航天城楼面均价1.17万/㎡,沣东秦汉等新城楼面价均不到1万/㎡。

  这个价格,碾压了成都和西安两座头部二线城市。

  而江月的老家,不过是一座默默无名的十八线小县城。

  二、水涨船高的新房市场。

  当清华园的楼面价高达1.4万/㎡时,新房售价又该到一个什么水平?至少也是2万/㎡。

  但是, 2021年,政府给出的是一个新房限价:2.5万/㎡。

  请注意,这是一个人为管控限制的价格,仍未达到开发商的预期。根据江月的消息,当时清华园的放风价在2.8万/㎡左右。

  2.5万/㎡在全国范围内又是什么水平?

  杭州临平的新房均价大约在2.5万/㎡。

  今年一季度,成都主城新城均价在2万/㎡左右。

  去年调研时,西安新房价格普遍不到2万/㎡。

  这个价格,在众多二线城市中,依旧一骑绝尘。

  而江月的老家,不过是一座默默无名的十八线小县城。

  三、被迫涨价的二手房东。

  随着新房价格的涨高,二手房市场流入更多购买力,价格跟着上涨。

  2021年,全市品相较好的二手房普遍在2万/㎡。

  以江月卖出的房子为例,面积不足一百个平方,当时总价在230万。折合单价超2.3万/㎡。

  再追寻更古老的历史,2011年-2016年,全市二手房均价在8000元/㎡。2016年-2019年,均价在1.2万/㎡。

  也就是说,短短一两年的时间,二手房涨了1万/㎡。

  2025年五一节假日,江月调出老家的市场新数据,依旧大受震撼。

  土拍市场,从2024年至今,仅成交两宗涉宅用地,均价7585元/㎡。相比之前动辄超1万/㎡的楼面价,接近腰斩。

  土拍泡沫被戳破,是因为如同一潭死水的新房市场。

  你可料到, 2021年的项目,2025年还在卖?

  一座清华园,2021年售价2.5万/㎡;2022年,直降至2万/㎡,依旧连续两个月零成交;2025年,售价1.5万/㎡。

  新房售价,跌至楼面价。

  新房泡沫被戳破,是因为同样如同一潭死水的二手房市场。

  江月翻了翻当年卖掉的那个小区——挂牌价1.6万/㎡,降幅达34%。

  与此同时,2024年下半年全市二手房成交不到700套,相当于每个月不过一百余套。

  成交几乎冻结。

  这就是2025年的江月老家。

  一座房地产市场失去活性的小县城。

  县城内,当年的开发商、新房买家、二手房买家全部都埋在了同一个坑。

  02

  如同“死去”的房地产市场,我们有成百上千个。

  你以为江月只是在讲自己的老家,但是江月其实在讲大家的老家。

  关于所有有着类似经历的“老家”,江月这里总结了5个特点:

  1.卖不掉的宅地。

  过去的五年里,三四线城市的涉宅用地成交量断崖式下降。 至2024年,成交几乎消失。

  

  通过更详尽的数据,我们可知:三四线宅地成交前20的城市中,绝大多数的成交量均在下降。多则下降60%,少则10%左右。

  那么,在20名开外的三四线城市中,那些更微小的小县城中,宅地成交的下降只会更夸张。

  

  再更进一步讲,三四线宅地成交前20的城市中,城投国央企拿地比例高达80%以上。

  可以说,80%的宅地几乎只是经历了一个“左手倒右手”的过程。

  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说:过去这些年,三四线及以下规模的城市,卖不出去几块地。

  

  2.卖不掉的新房。

  根据最新的数据,全国50个一、二、三四线城市年初累计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分别为526万㎡、1803万㎡、900万㎡。

  一线城市同比增速为14%。

  二线城市同比增速为10%。

  三四线城市同比增速为-14%。

  是的,只有三四线城市的新房,依旧卖不动。

  根据克而瑞的数据显示, 三四线城市去化周期达到了30.6个月。

  反观一二线城市,仅为12.8个月、18个月。

  但是,这仍然是纸面上的数据。

  当你深入去了解时,真实的市场情况就如江月老家所表现出的那样——五年前开售的项目,到现在也卖不完。

  货,几乎都砸在了开发商手里。

  3.卖不掉的二手房。

  2025年3月数据显示,三四线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同比激增42.3%,但成交量同比暴跌21.6%,平均成交周期延长至108天。

  贝壳研究院监测的100个三四线城市中,78个城市2025年二手房成交量创近五年新低。

  其中, 23个城市月均成交不足300套。

  无人买房,中介跑路,成为众多三四线城市的常态。

  4.远走他乡的人口。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2024年,全国262个三四线城市中,147个城市出现人口净流出,累计外流规模超3000万人。

  横向对比后你会发现: 人口都在往一二线走。

  据统计,一二线城市没有人口流出;三线城市人口流出地区占比15%;四线城市人口流出地区占比57%;五线城市人口流出地区占比高达83%;六线城市人口流出地区占比高达86%。

  这里,江月也找到了老家的人口流失情况。

  早在2020年,全市户籍人口约60万人,常住人口仅有48万人。

  约12万人,在外务工。

  2025年,流失率只会更严重。

  5.叫不醒的市场。

  土拍、新房、二手房的全面无力,以及人口往外流动,让众多三四线城市成了“政策绝缘体”。

  2024年10月的一揽子政策后,市场开始拉升。11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8188万㎡,同比上升3%。

  监测的40城(主要为一二线城市)数据来看,11月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为1732.1㎡,达近17个月新高,同比上升22.2%。

  由此,我们大致可以推算出——

  政策加持下的11月,三四线城市新房销售面积同比反而下降了约1个百分点。

  11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新增销售面积为8188万㎡,环比上涨7.09%。新建商品房销售金额为8270亿元,环比上涨3.7%。

  可知,销售均价环比下降约4个百分点。

  由于,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上涨,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仅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

  那么,三四线城市销售均价仍在下降。

  你看, 一揽子强力新政之后,三四线市场依旧量价齐跌。

  03

  失去房地产市场的小县城们,该怎么搞发展?

  以老家为范本,江月找到了两个答案。

  一、 疯狂搞基建。

  一条公路,从双向四车道摇身一变升级成双向六车道。总投资将近30亿。

  一座大桥,从仅同时允许两辆车通过到允许四辆车通过。总投资又是几个亿。

  2024年,江月老家光是交通道路方面的投资就高达近30亿,同比增速达到恐怖的80%。

  还不止,一座高铁站,从原来的5000 ㎡扩建至15000 ㎡,车场规模扩展至8台16线。

  修修建建一年又一年,每年都为固定投资做了不少贡献。

  以上可见,当房地产市场如同死水时,小县城的基建投资迅猛发力——

  修公路、修大桥、修火车站、修水库、修学校、修工业园区……凡是能修的,都得修一修。

  二、 疯狂搞拆迁。

  当一条条公路被扩建,那么沿途的村庄何去何从?

  当一座座工业园区开始扩建,那么周边的村庄又该何去何从?

  自然是为基建服务,拆迁!

  拆迁怎么拆?

  近郊有近郊的拆法。

  把原来的村落、老旧小区拆完,赔给拆迁户一些钱,修建安置房分配给拆迁户购置,形成成片的高层住宅区,然后同步引入商场。

  这是在给城市扩容,规划新城区。

  远郊也有远郊的拆法。

  把原先的村子拆了,按照房屋评估价赔偿一些钱,然后统一规划安置在某个片区,拆迁户抽签分配宅基地,并用赔偿的钱建房子。

  这可以算作是合村并镇。

  以上就是三四线及规模以下城市拉动经济的两个答案。

  而在这种模式下,三四线城市只有一种结果。

  逆城镇化!

  大量的新市政道路、安置高层、新商业,甚至是公园、体育馆规划在老城边缘的新区,而原本的中心城区仅剩下破旧的高龄小区、拥挤的道路、落伍的商业……

  于是,一个个仅有的稀缺的购买力,如公务员、老师、银行职员等只钟意新区新房,而大量二手房无人问津。

  这大概就是小县城的终局吧。

  生活此间的居民们买房只是为了结婚、生子、工作,关于“投资”他们只字不提

相关专题:房价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5 18:5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