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贝森特对美中贸易谈判的解惑谈起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从贝森特对美中贸易谈判的解惑谈起 https://t.co/5sdMiDfTVH via @RFI_Cn
— RFI 华语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RFI_Cn) May 15, 2025
美中这两大全球经济强国日前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了关键的经贸高层会谈,双方宣布达成一项为期90天的“休战”协议,决定大幅下调彼此间的高额关税。此次谈判被视为自特朗普政府启动贸易战以来最重要的缓和信号,市场反应积极,全球经济暂时松了一口气。
目前就如同美国华尔街日报所分析的那样,对美中贸易关系来说,曾经不堪设想的局面已变为如今最理想的境况。
去年竞选总统时,特朗普曾承诺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高达60%的关税。当时,许多投资者和分析师认为这一税率水平根本不可能。随后,开启新一个总统任期不到三个月,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征收的进口关税达145%,远远超出他自己设定的目标。随着北京方面对美国产品征收125%的报复性关税,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的直接贸易骤降。
现在,于周一宣布的贸易休战将使特朗普对中国加征的关税降至30%。当然,由于先前已存在的关税,许多中国产品仍将面临远高于这一水平的关税。根据一些经济学家的计算,该协议生效后,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总水平将在40%至50%之间——接近特朗普曾承诺的水平。
现在贸易可以恢复正常,两国政府有三个月的时间来达成协议,全球市场为之欢呼,而在不久前,这似乎还是最糟糕的局面。
我们特别注意的是,5月12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接受CNBC《Squawk Box》专访,详细阐述了近期中美贸易谈判的进展、双方达成的90天关税暂停协议的意义,以及美国对未来中美经济关系的战略思考。贝森特在采访中多次强调,美国不寻求与中国的全面经济脱钩,而是希望在战略关键领域实现有限且有针对性的“脱钩”,以保障国家安全和供应链韧性。
本次节目梳理贝森特在访谈中阐述的主要观点如下:
谈判背景与90天关税暂停的意义
贝森特指出,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双方领导人--特朗普总统与习近平主席--之间保持着一种“尊重且坦诚的伙伴关系”,双方在维护各自国家利益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找共同利益和解决分歧的途径。
此次谈判的核心成果是双方同意暂停大部分关税90天,期间美国将把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最高145%降至30%,中国则将对美商品关税从125%降至10%67。贝森特强调,这一“90天暂停”不仅是对之前关税升级的缓冲,更是建立了一个“机制”,旨在防止未来关税的无序攀升,避免贸易摩擦进一步恶化。
他形象地描述这次谈判过程为“尊重而坚定”,双方提出了各自希望解决的问题清单,并取得了“显著进展”。这表明,尽管存在分歧,但双方都认识到通过对话和谈判缓解紧张局势的重要性。
关于“脱钩”:有限的战略调整而非全面断裂
贝森特明确表示:“我们不想与中国进行全面脱钩”(We do not want a generalized decoupling from China)。他解释说,美国希望的是“有针对性的脱钩”,特别是在战略关键领域,以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和国家安全保障。
他指出,新冠疫情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虽然高效的供应链有利于经济,但并不一定具备足够的弹性和安全性。因此,美国希望通过调整供应链结构,减少对某些关键物资和技术的过度依赖,确保在危机时刻能够保持自主和安全。
贝森特的这一表述反映了美国政府在贸易政策上的微妙平衡:既要维持与中国的经济联系,避免因全面脱钩带来的巨大成本和市场震荡;又要针对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实施有限且精准的供应链调整。
关于中国“双循环”战略的看法
贝森特谈及中国的“双循环”战略,即中国既要推动出口,也要加强国内市场的消费和利用。他指出,这一战略不能被解读为中国过度生产仅供国内消费,然后将剩余产品廉价出口到全球市场。
他进一步指出,由于美国此前实施的高关税,实际上形成了某种“禁运”,迫使中国的产品转向其他市场,这些产品往往以折扣价进入其他国家,影响当地制造业和市场竞争环境。这表明中美贸易摩擦不仅影响两国,也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波动。
开放中国市场与消除非关税壁垒
贝森特强调,美国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公平开放中国市场”,让美国企业能够在中国获得更好的商业机会。这不仅涉及关税问题,更重要的是减少中国对美企业的不公平非关税壁垒,例如技术转让要求、市场准入限制等。
他表示,这将是未来谈判的重点内容之一,美国希望通过谈判推动中国在这些领域做出实质性改革,从而实现双边贸易的更加公平和互惠。
未来谈判展望与持续对话机制
贝森特透露,他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再次与中国代表会面,继续推进更大范围的协议谈判。此次90天的关税暂停为双方提供了宝贵的缓冲期和谈判窗口,但双方都清楚,根本性的结构性分歧仍需长期努力解决。
他提到,双方已经建立了一个“日内瓦机制”,这是一个定期磋商和评估贸易关系的制度化渠道,有助于防止贸易摩擦的再次升级6。这一机制的建立被视为中美关系中一个积极的制度创新,有助于稳定双边经贸关系。
对中美关系的整体评价
贝森特将特朗普总统与习近平主席的关系形容为“伙伴关系”,两人虽然各自坚定维护本国利益,但也保持着相互尊重和务实合作的态度。他认为,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必须在竞争中寻求合作,避免陷入零和博弈。
美国财长强调,贸易战和关税升级对双方经济均带来负面影响,尤其是对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成本压力,因此通过谈判实现缓和符合双方利益。
总而言之,在CNBC《Squawk Box》节目中,贝森特展现了美国政府对当前中美贸易关系的理性和务实态度:他一系列的表态反映了美国在面对复杂中美关系时,试图在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全球经济稳定之间找到平衡点。中国高层面对未来的谈判,或许也可从中找出立足点。
这次美、中双边迅速达成协议,确实让人跌破眼镜,毕竟现在各国轮流和美国谈判,日本去谈了三轮都还没有结果,美、中却能一次就搞定。为什么这么快呢?美国智库(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的中国专家(Craig Singleton)就认为,这代表双方在经济上面临到的困境,远比他们对外声称的都要大。贝森特也坦言,这段时间美中关税战已经相当于“禁运”,但美中双边都不想见到这个状况,因为大家都想要做生意,也不希望完全经济脱钩。
其实,最近美国零售业者不断警告,美中贸易战如果再继续打下去,民生物资将会匮乏,被认为是特朗普低头的一个因素,毕竟上次美国出现商品短缺是因为疫情,当时物价飙升就让民众超不满,而这次很明显就是因为美中关税战,或许就是顾虑民意,才让特朗普转念。但也有物流业者(Michael Starr)指出,就算现在加快出货,但物流不可能马上回到尖峰时期,甚至可能出现港口壅塞的情况。中国也传出,有专做美国贸易的产线,因为货销不出去,贸易陷入停滞,甚至不得不裁员。这或许都是双边决定各退一步的理由。
另据一名知情的韩国官员称,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Jamieson Greer)与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继日内瓦后5月15日在济州岛会谈。但双方具体谈到的细节,截稿前尚未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