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烟花出口商:美国客户比我们更急...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日前,浏阳烟花商姜武斌收到了美国客户发来的英文简讯,碍于时差,国内的最新消息当时还没公布,姜武斌向客户发去了三个点赞的手势表情。
约过了一两个小时后,姜武斌在国内社交平台上看到了声明内容的存在,难掩兴奋,他向美国客户发去消息,“我们开始工作吧”。
5月,原本是中国烟花商人忙碌的季节。美国是中国烟花出口的大国之一,约有三分之一的中国烟花出口美国。美国烟花市场也有赖于中国出口,约85%来自中国,其中浏阳产区出口量占据一半以上。据姜武斌所述,每年出口美国的周期从春节过后开始,一直持续到5月初,基本能够完成全年的烟花运输任务。
面对这场“关税数字游戏”,烟花行业里出现了观望,甚至出现了唱衰的声音。而有着20多年烟花出口经验的姜武斌却笃定认为,这场关税争端不会持续太久,“从实际情况来看,美国短期内想自行生产烟花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了应对始料不及的市场变化,姜武斌积极调整生产策略,减少针对美国出口的原材料储备,将出口美国的产能转向欧洲、南美、东南亚等市场。其次,他积极开发国内市场,研发适合国内市场的新产品,并对接没有禁放政策地区的客户。同时,他针对国内焰火燃放市场开发专用产品,以此抵消对美出口量下降的影响。
据湖南日报援引美媒报道称,一位美国烟花公司老板表示,这不仅会导致严重的短缺、扰乱生产,还将使特朗普(专题)想要隆重庆祝的美国建国250周年活动无烟花可放。
美国烟火协会(APA)首席执行官朱莉·赫克曼认为,这永远不会发生在烟花制造业上。她表示,美国不会生产烟花,“我们没有原材料、火药和所有必要的化学品”,即使有人想开始生产,所有化学品也必须依赖进口。
5月12日,当中美关税最新声明出台后,姜武斌用“石头上了天,现在落地了”形容自己的心情。现在,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出口美国的烟花多是用于当地7月4日的独立日,之前的关税调整期间,部分产品目前处于停滞状态,实际能够出运的货物数量大概减少了一半。
为了帮助美国客户减少损失,他们正在加班加点将货物发出去,“现在最快,通过海运从上海港出发的话,需要14天左右才能到西海岸。而真正能够到经销商手里,可能需要20多天,他们还需花十多天把烟花分销运到仓库里面,再加上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所以时间确实非常紧张”。

姜武斌。图/受访者提供
对话浏阳烟花爆竹技术协会秘书长、浏阳福祥烟花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武斌。
【1】美国烟花市场约85%来自中国,浏阳产区出口量占据一半以上
九派新闻:中国烟花在美国市场的地位是怎样的?美国市场占中国烟花总出口的份额是多少?
姜武斌:美国市场对烟花的需求主要依赖于中国供应,约85%来自中国,浏阳产区的出口量更是占据了中国对美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虽然美国也会从意大利、日本(专题)等国家进口一些特殊类型或定制化的烟花产品,但这些进口量相对较少。而且南美地区的巴西和墨西哥虽有烟花生产工厂,但其产品种类有限,且不符合美国市场需求。
从中国烟花出口整体来看,中国烟花出口美国占比约为三分之一。
九派新闻:美国主要购买群体有哪些?多是主要采购哪些类型的烟花产品,用来干什么?
姜武斌:出口美国的烟花主要分为两类:消费类烟花和专业燃放类烟花。消费类烟花的重量通常在500克以下,这类烟花主要由家庭购买,用于聚会和小型庆祝活动。专业燃放类烟花则由专业的焰火燃放公司负责,这些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承接焰火燃放业务,包括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的大型活动。
其中,出口美国的烟花购买群体以家庭为主,烟花消费主要用于节日庆典,主要集中于两个消费旺季:一个旺季是独立日(7月4日),这一天是美国的国庆日,几乎所有家庭都会放假庆祝,而家庭聚会和燃放烟花成为重要的庆祝活动。如果独立日恰逢周末,会进一步刺激他们的消费需求。另一个旺季是圣诞节,尤其是在美国南方较温暖的地区,由于气候适宜,烟花的消费量相对较高。此外,美国还有一些地方性节日,类似于中国的少数民族节日,这些节日也会开放烟花销售,通常为期三天或一周。
美国人对烟花是有一个长期的消费传统。而且他们的年轻人很喜欢去改造烟花,比如把烟花绑到玩具上,或者是把烟花做一些小改动。

消费类烟花。图/受访者提供
九派新闻:中国烟花在美国是否已形成品牌认知?还是更多以供应链角色存在?
姜武斌:从这点来说,我们烟花从业者需要更加努力。虽然中国在美国市场已经有一些烟花品牌,但真正能够在美国市场占据显著份额的中国本土品牌仍然较少。目前,我们大多是从事OEM(原始设备制造商)业务,为美国的一些大型企业如BJ、光源等进行贴牌生产。
【2】加税超预期,“我还真不怕,因为要怕的话是美国人比我们更怕”
九派新闻:对于美国的加税措施是否有预期?有哪些是预料之内和预料之外的?
姜武斌:我们跟美国客人都是随时保持沟通的,我们都感觉这个关税肯定会加,只是没想到他会加到让人无法接受的程度。
但是,我跟客户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不会太久,大概在7月4日之前会结束。因为7月4日是美国人的独立日,他们要大量用到烟花。
不过,我们一直都在积极做些长期的准备,因为特朗普这个人他是飘忽不定的,相关政策也是一直在变动,我们要能随时做出应对。所以我建议我的客户可以先把订单先定下来,打个比喻,你给我订个1万箱,我把那个东西都准备好,把产能都备在那儿,等关税争端结束的时候,我们再马上跟上去。
九派新闻:这些日子里您有采取哪些措施吗?
姜武斌:首先,为了确保工厂的持续运转,避免因单一市场订单波动而导致工厂停摆,我们进行了产能调整,如果美国订单量减少,例如原本订单为1万箱,我们会暂停该订单的生产,将产能转移至其他市场,如欧洲、南美以及国内的订单生产上。
其次,我们坚信当前的关税问题只是暂时的。对于其他产品的设计、包装设计以及运输等相关手续,我们并没有暂停,而是继续推进并保持准备状态。这些工作虽然会占用一定的资金和时间,但相对较少,我们选择将它们保留并持续推进,以便随时应对市场变化。
最后,我们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焰火燃放市场。我们加大了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拓展业务领域。
九派新闻:是否有企业出现亏损的情况?
姜武斌:如果说亏损的话,对于烟花行业来讲,短期的影响是有,但是你说出现很大的亏损,还暂时没有。一方面,中国烟花卖到美国去,他要加关税,他是加到美国消费者身上。我们跟美国客户的订单合同明确表明,下了订单后,我们收到订单金额后才会开始生产。至于你卖多少钱,跟我们没太多关系,所以说在销售上面我们是没什么损失的。
另一方面,对于烟花工厂的损失,可能就是仓库的压力会大一点,我做出来的产品暂时没有出口出去,我需要租赁一些仓库,把做好的成品先堆放起来。
九派新闻:有“怕”过嘛?
姜武斌:你说我要有多怕,我还真不怕,因为要怕的话是美国人比我们更怕。从这几个月来讲,我跟客户主动打电话的次数,要比他打我的电话少很多。他们(美国客户)比较着急,因为他天天看到我在忙,去这里放烟火、去那里出差。他很闲,他们会比我们更怕没有生意做,经常打电话问你的工厂现在怎么样啦?在做什么呢?你现在忙什么?其实,他们也是感到很无助,很没有底。
九派新闻:在开拓新市场(如欧洲、南美、东南亚等)过程中,是否遇到一些新的难题?
姜武斌:烟花行业其实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尤其是对于国外客商而言,许多烟花商的业务可以追溯到他们的祖父辈,甚至更早。所以烟花行业的客户群体相对固定,圈子并不大。
无论是欧洲、美国、俄罗斯还是南美的烟花商,彼此之间都较为熟悉。即使需要开发新的合作伙伴,也大多是基于现有关系的调整,例如今天与A合作,明天可能转向与B合作。这种调整通常不会遇到太多阻力,因为行业内的分工相对明确,有的专注于专业燃放类烟花,有的则专注于消费类烟花。
【3】“美国短期内想自行生产烟花几乎是不可能的”
九派新闻:中美关税争端期间,美国市场订单减少的情况如何?
姜武斌:从订单数量来讲,基本没有怎么变,只是说我们现在运输到美国的产品数量会有下降,因为时间不够了,实际能够出运的货物数量大概减少了一半。
我们原本的出口周期是从春节过后开始,一直持续到5月初,基本能够完成全年的烟花运输任务。但此次协议直到5月12日才达成,运输时间明显不够了。还有些产品我们是停滞了,无论是半成品还是成品,还没有弄完商检等相关手续。

姜武斌在美国燃放现场施工。图/受访者提供
九派新闻:除了调整生产策略和开发国内市场,企业内部有没有进行一些调整?
姜武斌:我们自己,包括协会,第一时间通过发布通知和组织会议的方式,向工厂和行业从业人员传递信心。我们烟花人是有底气的。第二我们积极在做一些培训,趁着大家难得的空余时间,我们既加强安全培训,确保从业者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范,还组织了新产品开发培训,帮助从业者提升创新能力。第三我们还组织新产品评比活动以及焰火燃放大赛。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鼓励从业者积极参与创新与实践,另一方面为从业者提供实操机会,提升一下大家的技术水平。
九派新闻:您这里提到“烟花人的底气”具体是什么?
姜武斌:这段时间,我也关注到,好多人对美国加征关税后的烟花行业前景表示担忧,甚至认为美国可能会停止从中国进口烟花,转而自行生产。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美国短期内想自行生产烟花几乎是不可能的。
首先,烟花行业它需要一个很长的产业链,涉及多个环节。例如,生产烟花需要造纸、原材料(如引线、塑料件、模具等)等配套产业的支持。这些配套产业在中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相互协作,缺一不可。所以即使美国将烟花工厂完全搬过去,也难以找到如此完善的配套产业链。
其次,烟花行业是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不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还需要合适的土地用于工厂建设,以及政府在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美国的人工不仅没法跟中国比,其相关土地政策和政府支持措施也与中国存在较大差异。就基于这几点的话,美国短时间内要把烟花厂搬过去,自己造是不可能的。
还有,烟花生产不仅需要完善的产业链和劳动力支持,还需要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中国的烟花产业,尤其是浏阳地区的烟花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技术体系和严格的质量标准,没个十年、二十年是达不到的。
九派新闻:在与美国客户沟通方面,有没有采取什么特别的策略来维持客户关系、稳定订单?美国客户在此期间的应对措施反应如何?
姜武斌:我们与美国客户的关系,双方都在维护。美国客户在中国买烟花,他其实是需要一些好的工厂来支持他。同样,我们是需要他的市场,所以说我们双方都是积极地沟通。我们之间并不像甲方和乙方的关系,我们更像朋友。
美国客户一直也在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他们先是对其库存进行全面盘点,明确哪些产品确实需要补货。他们会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我们,我们根据需求安排生产。同时,对于一些即使面临关税上涨但仍急需的产品,客户会特别标注出来,要求我们优先生产和交付。
而且,美国客户会通过行业协会等渠道与美国政府进行沟通。美国烟花行业有自己的协会,这些协会在美国政府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客户会通过这些协会向政府施压,要求政府在关税政策上做出调整或豁免,以减轻关税对行业的冲击。
【4】“石头上了天,现在落地了”
九派新闻:还记得收到5月12日中美联合声明时的感受吗?
姜武斌:第一个感受就是“石头上了天,现在落地了”。第二个的话就是我们要开始加班了。
我还记得收到这则消息的时候,是美国客户发了一个英文简讯给我们的,我们还没确认。我当时给客人回复了3个赞。过了一两个小时之后我在国内社交平台上看到了这份声明,然后我就给他说,我们开始工作吧。就这样,很默契。

姜武斌。图/受访者提供
九派新闻:关税回归合理区间后,现在在忙什么?
姜武斌:我们希望帮助客户把7月4日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也希望美国客人会对我们中国烟花人刮目相看,认为中国人做事确实效率高,可能以后我们也会多一些谈判的筹码。
因为从现在开始,最快通过海运从上海港出发的话,需要14天左右才能到西海岸,而到经销商手里,可能需要20多天,然后他们还需要十多天把烟花分销运到仓库里面。
虽然从理论上讲,时间似乎仍有余地,但现实中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美国国内的运输能力是一个问题,并非所有的卡车或火车都能承担烟花运输任务,运输烟花需要具备特定的资质和许可,所以时间确实非常紧张。
九派新闻:此后,您认为美国市场对中国烟花的依赖程度是否会有新的变化?
姜武斌:整体量要有很大的增加是不太可能,因为烟花的消费在美国是比较固定。相对来讲的话,我们出口到美国每年的订单数量,都能够大概预估到,有小幅度浮动,但还是比较固定的。未来增长的话,可能在开发新产品的应用上面会有一些。
九派新闻:作为烟花从业者,这次关税争端带来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姜武斌:要把“居安思危”这根弦绷紧。烟花作为一种危险品,生产、运输和燃放环节都存在潜在风险,所以安全一直都是我们首要考量因素。从某些方面讲,国际局势也是一种危险。所以说我们要把“居安思危”这根弦绷紧了,始终将安全视为核心要素,才能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有效防范风险。
我们积极向客户传达“居安思危”的重要性。我们建议客户在采购烟花时,不仅要满足当前的需求,还要考虑未来的不确定性。例如,如果客户原本计划采购1000箱烟花,我们建议他们可以考虑增加到2000箱,以便在关税政策发生变化或其他不可预见的情况下,有足够的库存应对突发情况,“手中有粮,心中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