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比直接抢更不体面的操作,被他们研究出来了!

京港台:2025-5-20 00:12| 来源:剑客写字的地方 | 评论( 7 )  | 我来说几句


比直接抢更不体面的操作,被他们研究出来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一辆车冲进了人群,大家开始争论司机是初学者还是酒驾。殊不知,真正的原因竟是“车检没合格”或“刹车片已过期”。很多时候便是这样,可怕的局面之下,真正的原因被忽视。

  周末刷到一条相当讽刺的报道,一民政局的财务,侵吞3万多户低保家庭的补贴。

  是不是很讽刺?什么叫低保户,那钱是用来“保命”的,可即便如此,他们照吃不误。

  更可笑的是,这起事件之所以被“曝”出来,还是因为一个72岁的低保户没收到“两年共141块钱”的电费补贴,于是去投诉……是不是感觉揭穿的有点太简单了?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如果不看报道,我还以为该财务何某把事情做得多么天衣无缝,以至于负责监督的人无法察觉到半点蛛丝马迹。可看完报道,只想讥讽一句:那些坐在办公室里负责监管的人,渎职渎到了什么程度,连一个低保户都不如吗?

  再看这个侵吞低保户补贴的何某,她的行为,只能说漏洞百出,毫无人性。

  先是伪造个借条,弄了106万出来买理财;接着又搞了20万出来做美容;后续一发不可收拾,前前后后吃掉低保户170万余元……可以说是没心没肺,丧尽天良了。她要是从其他地方弄这种空子,我都不想骂得如此粗俗。可低保户啊,有时候网上那些路边上可怜老人的视频,我都不忍点开了去看。她倒好,再插一刀。

  低保户的钱虽然少,但滋味好——因为吃了没人管,抢了没人追。

  上个月,该女性何某因为贪污被判5年,但彼时,钱已经被她花完了。

  也就是说,你可以抓她,但你已经没法让她赔钱,这个老赖她当定了,低保户只能自求多福。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穷人钱少也能偷,偷得干净不发愁;有人监督全是摆,真正负责都在溜。

  写到这里,我想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负责监督的人,他们的缺失,是这起贪污低保户补贴案中最重要的一环。出纳岗位形同虚设,一个会计,能随时随地使用银行印鉴和电子印章,这不纯搞笑么。

  而第二个问题,是报道中所提,却被读者忽略的一句话。

  非常简单的一句话:涉及3万多户困难群众的420余万元民生资金,2年时间未能及时发放,居然无人问津。

  为什么无人问津?

  说难听点,应该是无人在意。普通人办点事,都跟求爷爷告奶奶一样,低保户呢?更是可想而知。3万多人里真的没有一个人发现问题吗?那怎么可能呢,只可能是“发现了也没用”,甚至他们发现了,都不知道该找谁去反映,说不定连反映都不敢去反映。

  这样一来,卑微的低保户,更容易成为那群人下手的目标。

  周末那条报道并非个例,同样是这两天曝出来的事情,河北一个59岁的低保户直接成了“千万贷款的担保人”。

  一句话,前后矛盾到令人乍舌,可这样的事情,却又能真真切切的发生了。都穷成低保户了,还能担保千万贷款,就问你可笑不可笑。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根据报道显示,这个低保户郭某成因为疾病原因,每个月就靠拿200多块钱的低保活着。结果村干部段某某把他带到银行签字,欺骗他是“介绍门卫工作”,稀里糊涂就签完了一大堆合同,让他为当地一家矿产品公司签下了1000万元贷款担保。

  并且这家公司的注册地址,还是个废弃矿场,根本就没有实际经营。

  低保户郭某成年过半百,又遭受打击,你说他傻他不懂,我没任何意见。难不成银行负责签担保的人也傻也不懂,这说出来就有点把群众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的样子了。不知道的还以为银行的审核标准变了,不再是看你财产多少,而是看你愿意被骗多少。

  再者来说,万一出事了,低保户郭某成不可能有钱还,那坑的是谁的钱?不是银行那些领导的,而是国家的,是群众的,是公有账户上受到监督的钱。

  讲得再简单点,按照他们这操作,随便找个流浪汉来,就能签个字,从银行贷走1000万。

  1000万是什么概念?就算月薪1万,一个人一辈子也不可能挣到1000万,更别说存下来1000万了。

  那是不是意味着,找个流浪汉,玩上这么一招空手套白狼,这辈子就算毕业了?可以跑路到国外,享受生活了?

  可笑一件板上钉钉的违规事件,金融监管机构介入调查。然而直到现在,他们还在狡辩“流程合规”。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如果这也算“合规”,那就真的是连装都不装了,把潜规则放到桌子上,光明正大的当作行业准则了。

  当然,这种“准则”只能挑弱势群体下手,越弱势越好,因为越弱势,他们越没有反抗能力,越没有话语权,甚至越不敢提出质疑与反对。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为政不察,祸起毫厘。

  糟糕的事情总是那么多那么频繁,但现在问题已经不是“有没有人干坏事”,而是“有没有人管得了干坏事的人”。

  他们吃得心安,是因为知道没人查;

  他们查得糊涂,是因为从不担心要担责。

  就像低保户签下1000万担保的事情,直到东窗事发,还有人在说流程合规。现实还在一遍遍提醒我们:漏洞不仅仅是出在制造问题的人身上,更是出在那些“负责盯漏洞的人”早就睡着了。

  这不是小事,这是警示。是苏轼所说的“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这是巨大的隐患,是罪魁祸首。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20 22:3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