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Ziploc保鲜袋爆雷!我们正“吃塑料”不自知

京港台:2025-5-23 05:59| 来源:超级生活 | 我来说几句


Ziploc保鲜袋爆雷!我们正“吃塑料”不自知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Ziploc 保鲜袋一直是我们熟知并信赖的品牌,加拿大(专题)多数家庭使用的可重复密封塑料袋都来自这个品牌。但最近针对该公司的集体诉讼或许会让我们重新思考我们对 Ziploc 塑料袋的一切认知。

  本月初,有消息称,Ziploc 的母公司庄臣公司(SC Johnson & Son Inc.)因 Ziploc 产品包装误导而被加州(专题)居民 Linda Cheslow 起诉。涉案产品由聚乙烯和聚丙烯制成,经医学和科学验证,在极端温度下可能会释放微塑料。

  “微波安全”?集体诉讼直指 Ziploc 宣传误导!

  起诉书称,尽管 Ziploc 包装上标明“可用于微波炉”和“适合冷冻使用”,但实际上在这些使用条件下,袋子可能会释放对人体有害的微塑料。

  这起集体诉讼于 2025 年 4 月 25 日提交至美国加州北区联邦法院,原告 Linda Cheslow 表示,Ziploc 产品使用的塑料材料——聚乙烯(polyethylene)和聚丙烯(polypropylene)在高温或低温下容易降解,从而释放出微塑料碎片,消费者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这些碎片加热进食或长期冷藏,对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微塑料入侵!或影响DNA、激素系统、心血管功能

  微塑料,指的是长度小于 5 毫米的塑料碎片。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在人体多个部位,包括大脑、睾丸中发现了它们的存在。研究显示,微塑料可能:

  干扰内分泌系统

  破坏肠道微生态

  损伤DNA

  增加癌症、心血管疾病等风险

  虽然尚缺乏明确的因果关系,但多数毒理学家认为,这类微粒“无害”的说法极不负责任,特别是当它们被广泛用于食品接触型产品时。

  

  包装写着“微波安全” 却有释毒风险

  诉讼指出,Ziploc 在众多产品包装上印有 “Microwave Safe”(微波安全)和 “Freezer Safe”(冷冻安全)的字样,导致消费者在日常厨房使用中毫无防备地将其用于微波加热或冷藏。

  然而,正是这些常规使用,才可能导致塑料在压力或温度变化下降解并释放微塑料。

  以下 Ziploc 产品均被点名可能存在此问题:

  Ziploc 冷冻袋(小袋、标准袋、大袋)

  Ziploc 滑封冷冻袋(中号、大号)

  Ziploc 滑封储物袋(中号、大号)

  Ziploc 塑料食品盒(Containers)

  

  消费者“毫无知情权”?或违反多项法律

  Linda Cheslow 表示,她是在相信包装信息属实的前提下,于 2024 年购买了相关 Ziploc 产品。而事实上,这些产品在微波和冷冻条件下可能产生微塑料,对她和家人的健康造成了潜在危害。

  她指出,这种“关键信息的缺失”,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是一种严重的误导行为。

  起诉书中援引了加州三项消费者保护法规,分别是:

  《不正当竞争法》(Unfair Competition Law)

  《虚假广告法》(False Advertising Law)

  《消费者法律救济法》(Consumers Legal Remedies Act)

  此外,原告还指控 S.C. Johnson 涉嫌“非法获利”和“虚假陈述”,并要求法院判决其赔偿消费者经济和精神损失,停止误导性广告,公开披露产品风险。

  Ziploc 回应:产品安全,指控无根据

  针对诉讼,S.C. Johnson 公司对外表示:“我们相信 Ziploc 产品在按照说明使用的前提下是安全的,诉讼中的指控毫无依据。”

  但目前公众对微塑料的关注度日益升高,相关诉讼也不止这一宗。早在 2022 年,Ziploc 就曾因被指“虚假夸大产品性能”而遭起诉。如今再陷争议,难免引发消费者对食品包装安全性的重新思考。

  虽然这起集体诉讼目前只在美国加州发起,但 Ziploc 作为国际知名品牌,其产品也在加拿大各大超市广泛销售。许多加国家庭每日都在使用这些“可冷冻”“可微波”的塑料袋储存食材,甚至用于加热熟食或解冻肉类。

  这起案件对于加拿大消费者而言,敲响了一个警钟:包装标签是否真实可信?我们在厨房中使用的塑料制品,真的安全无虞吗?

  专家建议,在尚未有更明确研究结果之前,谨慎使用任何塑料袋或塑料容器进行高温加热,尽量使用玻璃或陶瓷替代容器,尤其是在微波炉中。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23 05:5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