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重庆大学生化粪池坠亡后续 双方和解 曝赔偿金

京港台:2025-5-27 05:19| 来源:老赵日常趣谈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重庆大学生化粪池坠亡后续 双方和解 曝赔偿金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男子化粪池坠亡后续,双方和解,父亲表示满意,网友曝赔偿金额!

  一个年轻的生命,在最应该憧憬未来的大学校园里,竟然会以一种如此不堪、如此令人错愕的方式,画上了休止符。

  这简直让人无法想象。

  但事实,往往比戏剧更冰冷,更残酷。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这所听上去充满了现代感与国际视野的高等学府,最近却因为一起不幸的事故,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名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在体育课后,意外坠入了校园内一个没有井盖的化粪池……

  是的,你没有看错,是化粪池。

  那个肮脏、恶臭,本该被严密覆盖、深埋地下的所在。

  2025年5月19日下午,那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午后,对于张同学来说,却成了他生命的绝响。

  同行抬着篮球的同学,眼睁睁看着他坠落,施救未果,只能惊惶地向老师报告。

  

  随后,便是学校、消防、医疗力量的紧急救援……

  可,一切还是太迟了。

  冰冷的化粪池水,无情地吞噬了这个年轻的生命。

  学校对此深感悲痛和惋惜,这是官方通报里的标准措辞。

  但对于张同学的家人,尤其是他的父亲张先生来说,这四个字,又怎能承载那撕心裂肺的痛楚?

  “我到学校的时候,哭了一晚上,也没睡觉。”

  

  张先生的声音,沙哑而疲惫,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腔里硬生生挤出来的。

  他看到了儿子最后的模样,在殡仪馆里。

  面部有伤口,鼻子被撞烂,脸上还有血迹……

  可以想见,在掉落的过程中,他的头脸,可能与化粪池坚硬的墙壁,或是那锈迹斑斑的铁制扶梯,发生了惨烈的碰撞。

  那种画面,光是想象,就足以让人不寒而栗。

  而更让张先生心碎的是,据儿子同行的同学描述,事发那个化粪池,根本就没有安装井盖!

  上面仅仅是随意搭了一些木板和砖块。

  那些木板,脆弱到什么程度?

  用手,可以直接捏烂。

  甚至,在张先生5月19日晚赶到学校时,他还亲眼看到,事发地旁边,部分化粪池上,竟然只是铺盖着一些草皮!

  这哪里是安全措施?

  

  这分明就是陷阱!一个伪装起来的,随时可能夺人性命的陷阱!

  一所大学,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安全管理竟然松懈到如此地步,简直是匪夷所思!

  随着事件的发酵,网友们也炸开了锅……

  愤怒,惋惜,质疑,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这学校管理也太差了吧!化粪池不盖井盖,等着出事吗?”

  “太痛心了!多好的年纪啊,父母该多伤心!”

  “必须严查!给孩子一个公道!”

  的确,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为这条年轻生命的逝去而感到不平。

  张先生的妻子,孩子的母亲,更是几近崩溃。

  

  她常常站都站不稳,终日以泪洗面,甚至需要人背着才能行走。

  “她39岁生的二儿子”,张先生的话语里,充满了对妻子的疼惜,和对命运无情的控诉。

  这个儿子,今年还差两个月,就要满20岁了。

  一个20岁的年轻人,人生本该有无数种可能,无数个精彩的瞬间在等待着他。

  他懂事,孝顺。

  就在不久前的母亲节,他还偷偷给母亲买了一个包,想给她一个惊喜。

  是张先生亲自去取的快递。

  “妻子拿到包后开心得要哭出来”,那种幸福的画面,如今想来,却像一把刀子,深深剜着这对父母的心。

  家里的老人都已经去世了,平日里,主要是妻子把孩子带大,母子情深,不言而喻。

  

  而现在,这份深情,却被一个冰冷的化粪池,无情地斩断了。

  事情发生后,学校成立了工作专班,配合有关部门处置,全力做好善后事宜。

  这也是应有之义。

  但,一句“善后”,又岂能轻易抚平所有伤痛?

  5月21日,最新的消息传来,张先生与校方进行了沟通。

  校方给出了基本解决方案,张先生对此方案,基本满意。

  沟通中,校方代表对家属表示了悲痛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歉意。

  张先生表示,他不再追究学校的责任。

  “不再追究”……

  这四个字,听上去是那么的平静,但背后,又蕴含了多少无奈与辛酸?

  一个父亲,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却选择了“不再追究”。

  这里面,究竟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

  我们无从得知。

  

  或许,是哀莫大于心死。

  或许,是面对庞然的机构,个体力量的渺小与无力。

  或许,是校方给出的“解决方案”,确实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了他一些慰藉,或者说,是现实的考量。

  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

  “基本满意?估计是赔偿到位了吧。”

  “唉,除了钱,还能怎么样呢?人死不能复生啊。”

  “我猜,应该赔了100万以上了。”

  “也只能用赔偿来弥补双亲了。逝者安息。”

  金钱,在这个时候,显得如此苍白,却又如此现实。

  它买不回生命,却似乎成了衡量悲剧价值的唯一标尺。

  

  张先生说,学校并没有向其解释事发化粪池为何无铺井盖,他也不清楚后续是否有校方相关人员需承担相应责任。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一个生命的逝去,如果仅仅换来了金钱的补偿,而没有对责任的彻底追问,没有对制度漏洞的深刻反思与修补,那么,这样的悲剧,未来会不会再次上演?

  谁也不敢保证。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据该校在校学生反映,目前学校里那些没有井盖的化粪池,都已经安上了井盖。

  所有的化粪池旁边,也都已经放置了警示标语。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只是,这“牢”,补得太迟了些,代价,也实在太惨痛了些。

  重庆市合川区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也曾表示,有专人到学校参与调查处理此事。

  我们期待,这份调查,能够真正深入,能够给公众一个交代,而不是流于形式。

  

  安全,无小事!

  任何一点疏忽,任何一丝懈怠,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惨剧。

  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井盖,那些本该到位的警示,背后维系的,是无数鲜活的生命,是无数家庭的幸福。

  我们常常说,要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往往需要更大的决心和更持久的投入。

  当一个年轻的生命,因为一个缺失的井盖而陨落,我们除了悲痛与惋惜,更应该追问:

  这样的“萌芽”,为何会长成了吞噬生命的恶魔?

  我们的管理体系中,究竟还存在多少这样被忽视的“化粪池”?

  或许,此刻最煎熬的,除了张先生夫妇,还有那些曾经负责校园安全管理的人。

  他们是否会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彻夜难眠?

  他们是否会因为这起悲剧而反思自己的工作?

  

  我们希望是。

  因为只有真正的反思,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也希望张先生夫妇,能够在家人的陪伴下,慢慢走出这片阴霾。

  虽然,失去儿子的痛,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

  但生活,终究还要继续。

  而对于我们这些旁观者来说,除了在网络上表达同情与愤怒,或许更应该做的,是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多一份警醒,多一份责任。

  不要让类似的悲剧,再发生在我们身边。

  

  不要让“化粪池悲剧”这样的字眼,一次又一次刺痛我们的双眼。

  校园,应该是阳光的,安全的。

  每一个走进校园的学子,都应该能够平安地走出来,去追逐他们的人生梦想。

  而不是像张同学这样,在最美的年华,跌入冰冷与黑暗,再也无法醒来。

  这代价,太沉重了。

  沉重到,让我们每个人,都无法轻易释怀……

  希望,这真的是最后一次。

 

相关专题:重庆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27 17:0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