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窃取技术难防 韩检:5年外洩损失近167亿美元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图为SK海力士标志。(路透)
南韩最高检察厅表示,过去5年在半导体、显示器、二次电池(蓄电池)等国家重点产业领域,因技术外洩至中国等国家而造成的损失高达23兆韩元(约合166.8亿美元)左右。随着技术外洩犯罪日益复杂化,手段越发老练,外界呼吁南韩政府能加强调查能力,以减少损失。
《BusinessKorea》报导,南韩最高检察厅指出,自2022年9月成立「技术外洩犯罪调查支援中心」以来至本月,共有226人在经调查后遭直接告发,其中有73人遭到逮捕和起诉,同期并追缴1238亿韩元(约合9亿美元)犯罪所得,包括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科技巨擘和具有高技术竞争力的中小企业,都连续遭受损失。
例如,曾在SK海力士中国分公司任职的一名韩籍金姓员工,因在2022年被中国华为(专题)旗下子公司海思半导体挖角,并向海思洩露晶片技术,违反与SK海力士签订的保密规协定,今年5月初遭首尔检方逮捕和起诉。
许多核心技术外洩,是透过国内企业员工转职到外国企业、设立空壳公司、签订虚假僱用合约等非法手段。最近有外国企业在南韩设立法人实体,以合法性为幌子来窃取技术的情况。一些新手段也不断出现,例如设立不实施专利实体(NPE,俗称专利蟑螂),在海外发起专利诉讼,并索取和解金,或透过虚假陈述,向中国等国家非法出口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半导体晶片等。
随着技术洩密手段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尤其是在尖端技术领域。检方调查的难度和负担也日益加重,追缴犯罪所得的比例仍然很低。检方透露,2019年至2024年起诉的396件技术外洩桉件中,有96件是违反「产业技术保护法」,涉及到将国家核心技术外洩到海外的行为,并预估在2020年至2024年的5年间,全国因技术外洩而损失的金额约23兆韩元。
一名业内人士指出,有些中国企业试图透过接触设备供应商来取得设定值,以复製南韩国内的量产系统,这类间接技术外洩,难以防范或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