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要不要奋斗到死?

京港台:2025-7-5 05:11| 来源:李银河 | 评论( 6 )  | 我来说几句


要不要奋斗到死?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本文图片来源于影片《罪人》

  人一生奋斗,做这做那,到了现在这个岁数,才算真正停下来,得到内心的宁静

  近来学了一阵中国水墨画,明显感觉到心越来越沉静。仿佛见到了这几千年来的古人,用同样的笔,同样的纸,同样的墨,画着同样的花草鱼虫,同样的山水,同样的人物。我和几千年前的人、几百年前的人呆在一起,心里怎能不静?整天跟死人呆在一起,心里怎能不静?

  人在努力赚取生存基本资料的时候,心无法静。总不能让自己缺衣少食,冻馁贫困,至少要用自己的劳作换取温饱。不仅温饱,还要舒适一些才好。否则生活质量太低,对不起自己的身体。

  人在满足自身生存之外,还要追名逐利,成了百万富翁,还有亿万富翁在前面;当了处长,还有局长部长在前面;出了点小名,还有出了大名的人在前面,还有不朽的名声在召唤。这些目标都是要投入一生努力才能达到的。

  什么时候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呢?为什么要获得内心的安宁呢?不是有人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吗?不是有人号召小车不倒只管推吗?他们那种生活态度难道不对吗?

  我只能说:奋斗到死只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还有另一种生活方式,就是不奋斗到死,提前停下来,享受生活。前一种生活方式是利他主义的,因为他的奋斗结果无论是更多的钱、更多的权还是更多的名,基本上都是为他人的,是由他人来享用的;后一种生活方式是利己主义的,是活在当下的。我们不能说,前者必定是高尚的,后者必定是低下的,只能说前者是更辛劳的,后者是更轻松的;前者是更躁动的,后者是更宁静的;前者是比较痛苦的,后者是比较快乐的。只有一种人例外,那就是艺术家,因为他的奋斗只不过是他生命力的迸发和宣泄,他的吃苦给他带来无与伦比的快乐,就像作画至死的梵高。作画是他唯一知道的生存方式,而不是常人意义上的努力和奋斗。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生活情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0 04:2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