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白领饭碗保卫战开打 美国失业率恐飙上20%

京港台:2025-7-6 10:04| 来源:华尔街日报 | 评论( 7 )  | 我来说几句


白领饭碗保卫战开打 美国失业率恐飙上20%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执行长们不再避而不谈AI是否会夺走人类的饭碗。 现在,他们开始预测AI可能夺走多少人的饭碗。

  “人工智能将实实在在地取代美国半数的白领劳动者,” 福特汽车(Ford Motor)执行长吉姆∙法利(Jim Farley)上周在阿斯彭思想节(Aspen Ideas Festival)接受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采访时说。 “AI将让大量白领人士掉队。”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消费者和社区业务颇具规模,负责这项业务的CEO Marianne Lake 5月份告诉投资者,随着该公司使用新的AI工具,她预计未来几年运营该项业务的员工人数会少10%。

  这些言论呼应了亚马逊(Amazon)、Anthropic等公司的高管最近发出的就业警示。

  亚马逊CEO安迪·贾西(Andy Jassy)在6月份给员工的一份备忘录中写道,由于划时代的AI技术,他预计未来几年该公司的员工总数将会减少。

  贾西说:“我们如今的一些工作要用的人手会变少,其他一些类型的工作则将需要更多人手。”

  据Axios采访报道,Anthropic CEO达里奥·阿莫迪(Dario Amodei) 5月份表示,所有入门级工作岗位中有一半可能在一到五年内消失,导致美国失业率达到10%-20%。 他敦促公司高管和政府官员不要再“粉饰”局面。

  在硅谷以外的美国大公司高管中,福特CEO法利的前述言论已经算是非常尖锐了。 他的话反映出,在解释该技术可能让人类付出的代价方面,许多高管的态度正发生转变。 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企业领导人愿意公开承认白领工作岗位可能在多大程度上消失。

  在采访中,CEO们被问及岗位流失问题时往往含糊其辞,指出从历史经验看创新会创造出一系列新岗位。

  但私下里,CEO们数月来一直悄声议论,他们的企业或许只需当前员工规模的一小部分就可以运转。 包括自动化软件、AI和机器人在内的技术正被逐步部署,以便使运营尽可能精简和高效。

  自由职业平台Fiverr执行长Micha Kaufman今年春天在给员工的一份备忘录中写道,专业人士将需要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几乎没有什么岗位不会被AI改变。

  “这敲响了警钟,”他写道。 “AI来势汹汹,无论你是程序员、设计师、产品经理、数据科学家、律师、客服代表、销售人员,还是财务人员,恐怕都难免受AI影响。”

  Shopify执行长Tobi Lütke最近告诉员工,该公司不会进行任何新的招聘,除非管理者能够证明AI无法胜任某项工作。

  一些企业领导人正制定进一步整合岗位的计划,例如在科技公司将产品经理岗位与软件工程师岗位合二为一。 其他一些公司,如新冠疫苗生产商莫德纳(Moderna),已要求员工在不增加人手的情况下推出新产品或项目。

  在线转售平台ThredUp执行长James Reinhart在6月的一次投资者会议上说:“我认为它摧毁的工作岗位将比普通人想像的要多得多。”

  公司顾问称,高管们对AI的看法几乎每周都在变,这个过程中公司领导人越来越了解AI的能力,也看到同行在更激进地改变招聘计划或推动公司结构扁平化。

  一些科技公司高管认为上述担忧有过虑之嫌。 OpenAI运营官Brad Lightcap上周在《纽约(专题)时报》(The New York Times)“Hard Fork”播客节目中表示,他认为入门级劳动岗位所受影响不会像一些人预测的那样迅速和广泛。 Lightcap说:“我们尚未看到有任何证据表明入门级岗位会被大规模取代。”

  不过,他承认岗位流失在所难免,并表示任何新技术都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变迁。

  IBM执行长Arvind Krishna已表示,该公司利用AI取代了人力资源部门几百人的工作。 但他补充说,该公司也招聘了更多的程序员和销售人员。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财务长Pascal Desroches上个月接受采访时说,关于AI将如何重塑工作,很多事情尚不明朗,而且过去的技术革命已经表明,新工作岗位往往会应运而生。

  “很难明确地说,『哦,我们的员工会减少,员工的工作效率会提高』,”他说。 “我们真的不知道。”

相关专题:美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美国要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14 17:5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