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美要这两国对“台海战争”做出表态,但被拒绝了

京港台:2025-7-14 13:41| 来源:台海网 | 评论( 24 )  | 我来说几句


美要这两国对“台海战争”做出表态,但被拒绝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日本(专题)、澳大利亚均拒绝做出承诺,称不讨论“假设性”问题。

  英国《金融时报》12日报道称,美国国防部近来向日本和澳大利亚施压,要求他们明确在美国和中国因台湾(专题)问题发生战争时将扮演何种角色。对此,日本、澳大利亚均拒绝做出承诺,称不讨论“假设性”问题。

  01

  美国用台湾问题绑架盟友?

  报道引述5名消息人士的说法称,过去数月,美国国防部负责政策事务的副部长科尔比在与日本和澳大利亚防务官员的会晤中一直推动这一议题。这是他为说服美国在“印太”地区的盟友“加强威慑”并为可能因台湾问题爆发的美中战争作准备而进行的最新努力。

  科尔比还发文称,五角大楼正落实美国总统特朗普(专题)“恢复威慑并通过实力实现和平”的议程。他宣称,这包括“敦促盟友增加国防开支以及其他与我们集体防御相关的努力”。这呼应了本届美国政府对其亚洲盟友的持续施压。

  报道提到,美国要求盟友就“台海战争”相关问题作出承诺是一个新要求。消息人士称,日本和澳大利亚对此感到意外,“因为美国本身就对台湾问题没有作出明确承诺”。

  英媒称,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奉行“战略模糊”政策,即不明确表示是否会“保卫台湾”。前总统拜登曾4次背离这一政策,声称美国将会介入。但特朗普和美国其他总统一样,拒绝透露美国会采取何种行动。

  对于美国的最新施压,日本、澳大利亚等美国盟友的代表“集体表示不满”。日本防卫省称,“很难回答‘台湾紧急状态’这个假设性问题。任何回应都将根据宪法、国际法和国内法律法规,根据具体情况实施”。

  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康罗伊13日表示,澳大利亚不会提前派遣军队参与任何冲突。康罗伊在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采访时表示,主权是优先考量,“我们不讨论假设”。他强调:“是否派出澳大利亚军队参战,只能由当时的政府作出决定,而非提前作出。”

  ABC在另一篇报道中称,《金融时报》的报道恰逢澳总理抵达上海。“很少有人认为这个时机是巧合。这更可能是故意在破坏两国关系,并占据此次访问相关议题的主导地位。”

  02

  美国正放弃涉台的模糊策略?

  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1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尔比行事风格较为独断,此前曾在未事先知会总统的情况下,擅自决定停止对乌军事援助。突然要求日本和澳大利亚就台湾问题表态,可能也与他的惯有做派有关。这反映了美国政府现有的国防外交团队内部关系尚未理顺。李海东提醒说,科尔比的表态也可能试图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即美国正放弃在涉台议题上长期以来的模糊策略,“不过,这是其个人主张还是现政府的确定立场,仍需观察”。

  《金融时报》称,对于科尔比的要求,美国的盟友感到失望。李海东认为,盟友与美国结盟,基于美国能更好地服务于其自身利益,而科尔比做法的本质是让日澳充当美国的“炮灰”,这无疑会让盟友对与美国联盟关系的可靠性产生深刻质疑。在贸易关税问题受关注的当下,美国的信誉本来就已经备受质疑,科尔比的做法进一步加固了他国对美国的负面印象。

  环球时报社评指出,亚太地区是和平发展与共同繁荣的热土,不是地缘博弈的战场。美方如果真心希望台海和平稳定,就应言行一致,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反对“台独”,支持中国统一。五角大楼应该立即终止不得人心的错误做法,停止一切干涉台海的错误行径,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切实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台湾热点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2 08:2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