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季度经济保持稳健增长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根据官方数据,今年春季中国经济保持了稳健增长的态势,得益于国内在工厂及高铁等大型项目上的投资增加,以及出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强劲。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今年第二季度(4月至6月)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1.1%。若这一增长速度持续全年,年化增速将达到约4.1%,仅略低于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速。
关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报告显示,该国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经济经受住了特朗普总统实施的高额关税的冲击,这些关税在4月底和5月初一度高达145%。周一公布的贸易数据显示,中美两国在5月中旬达成关税休战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在6月开始回升,但整体仍处于低迷状态。
然而,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出口大幅增长,尤其是对东南亚的出口——其中许多商品随后被转口至美国——此外对欧洲和非洲的出口也显著上升。
中国6月份的零售销售较5月份略有下降,原因是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继续抑制消费者支出。这种疲软凸显出中国日益依赖海外需求来维持其不断扩张的制造业。
要点总结:最新经济数据揭示了什么
今年前三个月,许多海外买家因预期关税上调而加快下单,给中国经济带来提振。分析师此前预计第二季度经济表现将有所减弱,但这一情况并未发生。
产出表现足够强劲,促使一些分析师开始上调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研究机构牛津经济研究院上周将其对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从此前的4.3%上调至4.7%。
为了满足出口需求,工厂投资正迅速增长,尽管产能过剩已导致制造品价格大幅下跌。工厂和高铁线路的快速建设已远远抵销了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下降11.2%的影响。
消费支出仍然是中国经济中的薄弱环节,且情况仍在恶化。国家统计局表示,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下降0.16%,但同比仍增长4.8%。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声明中表示:“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
中国一直在努力刺激消费,其中包括自去年开始实施的大规模补贴计划。通过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员,中国向家庭提供补贴,鼓励购买电动车、空调等各类工业制成品,尤其是升级为更节能的型号。该政策的另一目标是帮助国内的工厂,因产能过剩和价格战,不少工厂正面临亏损。
但这一补贴计划过于受欢迎,以至于一些城市政府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于6月份开始缩减相关政策。
按照政府偏好的衡量方式,中国第二季度的经济表现尤为亮眼——同比增长5.2%。这一增幅部分得益于较低的基数,因为2024年春季时,中国的消费补贴计划刚刚启动,当时的经济增长表现低迷。
许多分析人士对中国经济增长数据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这些数据长期以来被政府作为衡量政策成效的主要指标。今年,中国政府设定的增长目标是“增长5%左右”。
中国的艰难平衡:出口与消费
中国经济面临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消费疲软和商品过剩。
结果导致价格持续走低。公寓、电动汽车以及许多大额消费品的价格都在下降。
“现在买房的人怎么说呢?就只想要便宜的,买东西谁都想买便宜,越便宜越好,”武汉房地产经纪人马杨华(音)说。
价格普遍下降被称为通货紧缩,会侵蚀企业利润,并对工资水平产生下行压力。家庭和企业也因此更难赚取足够的收入来偿还债务。
作为应对措施,中国大幅下调了利率。中国债券利率降至11年来最低水平,这使得房地产开发商、制造商及其他企业更容易获得贷款并进行投资。
尽管如此,房地产行业依然面临严重困境。继去年秋冬季趋于稳定后,房价再次下跌。
经济学家建议政府增加居民收入,以促进消费增长。但中央政府一直强调节俭。
中国的养老金本就微薄——农村居民每月仅143元——政府上周表示,今年涨幅仅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