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捉襟见肘的中国地方财政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July 23, 2025
《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称,中国三分之一以上省份被发现存在挪用养老基金移做他用的问题,反映了地方财政紧张的现状。《商报》评论称,台湾出生的英伟达总裁黄仁勋已经成为最受白宫器重的高科技明星。
(德国之声中文网)《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写道,上周,中国国务院公布的《2024年公共支出决算报告》中暗藏着一个重磅炸弹级的细节:去年,中国32个省份中有13个从国家养老基金挪用了数以亿计的资金。消息一出,就引起了社媒上强烈抗议。这篇题为《中国必须整顿公共财政》的评论写道:
”地方政府挪用养老基金,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而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们需要用这笔钱来维持学校和医院的正常运行,支付教师和公务员的工资,以及偿还债务。养老基金被挪用的丑闻,
反映了债务重压之下,地方政府已经不堪重负。四年前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地方政府也失去了出售土地这一主要收入来源。很多省级及县级政府的财政就此陷入了捉襟见肘的窘迫境地。
但问题远不仅限于地方层面,中央政府的财政状况也不理想。尽管中央政府的债务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大约25%,但前景却不容乐观。去年中央财政税收同比下降了3.3%,财政总收入之所以能基本保持稳定,全凭‘其他收入’的相对强劲增长。今年第一季度,中央税收再度下滑3.4%,而经济增长乏力则是主要原因之一。”
《新苏黎世报》援引荣鼎集团 (Rhodium Group)的评估报告写道,中国的财政瓶颈将成为北京所面临的核心挑战,如果不进行结构性改革,“国家收入不但难以继续增长,未来甚至可能出现下降。”
”房地产价格一路狂跌,看不到尽头的中美关税战以及中国与欧盟日益紧张的关系,都为中国经济的前景平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不过,中国政府手中仍拥有一些可缓解下行趋势的政策工具。例如,政府可以改革税收分配制度,将更多收入下放给债务缠身的地方政府,以增强其财政自主权。中国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大量公共资金被投入国家的工业和技术现代化计划,即党所提倡的‘新质生产力’。中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痴迷于一个理想:中国不仅要实现在技术领域独立于美国,更要在竞争中超越美国。但为此目的而投入的数以万亿计的巨额资金,恰恰是当前其他领域所急需的。从中国的总债务水平中,就可以了解到中国财政窘境有多么的严重:包括地方政府债务在内的全国总债务已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300%。
为填补财政缺口,地方政府今后即便想挪用养老基金都将无从下手:根据预测,
由于人口快速老龄化等原因,养老基金2035年就会‘弹尽粮绝’。”
《商报》以《特朗普的科技‘新宠’》为题,介绍了英伟达总裁黄仁勋同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不断升温的“兄弟情”:
“在硅谷,很多人对黄仁勋的迅速崛起感到意外。这位电机工程师曾以对政治的冷漠而著称,但现在看来,与特朗普周旋竟让他乐此不疲,而收效也颇为瞩目:总统现在对他以‘朋友’相称。最近,两人更是共同庆祝了英伟达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
特朗普总统在其社交平台 Truth Social 上写道:‘自从推行特朗普关税以来,英伟达股价已上涨47%。我们的国家又回来了。’对特朗普而言,这家芯片制造商已成为其政绩的象征之一。
讽刺的是,同特朗普的“兄弟情”非但没有损害黄仁勋在自由派科技圈内的声誉,反而提升了他的人气。尽管他行事机会主义,始终以公司利益为先,但圈内普遍视他为理性之声。这与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的境遇完全不同。扎克伯格曾挂着金项链在极右派播客上亮相,但却依旧无法赢得特朗普青睐。
上周一,黄仁勋取得了他迄今为止最重要的胜利:
美国政府撤销了英伟达向中国出口某些AI芯片的禁令,英伟达股价应声再创新高。黄仁勋多次向特朗普强调,禁令只会助长华为等中国竞争对手的实力,这一论点迅速说服了特朗普的‘AI沙皇’、前科技投资人萨克斯(David Sacks)。但是,希望对中国表现出强硬态度的特朗普总统则犹豫不决,毕竟芯片禁令是他关税牌局的重要筹码。在7月初的一次白宫会晤中,黄仁勋终于如愿以偿说服了特朗普:据估算,英伟达每年可因此额外新增至少80亿美元的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