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是方丈还是住持?一文看清佛门称呼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带走调查,事件震惊全国。内地汉传佛教对于在寺庙内出家的修道者的称呼五花八门,例如住持、方丈、长老、和尚、法师等等,一般人未必清楚知道当中的含义。本文为大家作简单介绍,以后大家看到相关人物介绍的时候,就会知道主人公到底有怎样的身份地位了。

少林寺大雄宝殿前香火不断。(视觉中国)
沙弥/沙弥尼
7岁以上、未满20岁的出家小孩,男孩叫沙弥,女孩叫沙弥尼。他们要受佛教十戒,类似要遵守学校的10条行为规范。
比丘/比丘尼
20岁后,学了不少,修行够了,沙弥(尼)就成了比丘(尼)。比丘(尼)的戒律更多更细,从十戒升级到了二三百条,这叫具足戒。
这时候,中国佛教协会会颁发一个资格证,证明这人是一名合格的受戒中的佛教徒,这本资格证就叫“戒牒”。
戒牒被注销,意味这人不再是合法的比丘(尼),无法以僧人身份参与宗教活动、主持仪式或接受供养。

释永信。 (微博)
法师
如果精通佛法,还能给别人讲经,那就会被称呼为法师。佛学经典分为经藏、律藏、论藏三种,三种都精通还能讲清楚的人,就被称为三藏法师。
法师不一定都是比丘(尼)。有些居家修行的人对佛学的理解也很深刻,这些人被称为居士。能宣讲佛法的居士,也可以被尊称为法师。

少林寺。(视觉中国)
和尚
做比丘10年以上,精通佛法、道德高尚的人,才有资格被尊称为和尚。和尚的工作很多,比如教导弟子、主持授戒仪式等等。

释永信曾与教宗方济各见面。
住持、方丈
优秀的和尚经过提名、 审查、选拔等流程,就会晋升成为住持。
每个寺庙都有一位住持, 一些规模较大的寺庙裡,还有方丈。住持只能管一个寺庙, 但方丈可以在多个寺庙兼职。
住持是寺院最高管理者,有实权,就像学校的校长;方丈则属于精神领袖,更多的是一种权威象徵,可以不管理具体事务。
当然,住持和方丈也可以一人兼任,比如释永信在下马前就兼任住持和方丈。
长老
住持和方丈退休以后,就被尊称为长老,代表修行深,威望高。但资历威望很高的修道者, 也会被尊称为长老。

释永信。(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