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因太美丽走向灭绝,科学家探索人工饲养彩条蜗牛

京港台:2025-8-7 22:20| 来源:BBC中文网 | 我来说几句


因太美丽走向灭绝,科学家探索人工饲养彩条蜗牛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图像来源,BERNARDO REYES-TUR

  图像加注文字,一只多彩树蜗牛(Polymita)栖息在古巴东部的原生森林中

  研究人员已展开一项任务,旨在拯救被认为是世界上其中一种最美丽的蜗牛,并揭示其生物奥秘。

  濒危的彩条蜗牛(Polymita)正逐渐从古巴东部的原生森林栖息地消失。牠们拥有鲜豔、色彩斑斓且图案华丽的壳。

  不幸的是,这种蜗牛壳深受收藏家喜爱,保育专家指出,蜗牛壳的贸易正使牠们面临灭绝危机。

  古巴的生物学家与英国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的专家现已联手,目标是拯救已知的六个彩条蜗牛物种。

  

  图像来源,ANGUS DAVISON,彩条蜗牛壳被用来制作色彩斑斓的饰品。

  其中最濒危的是硫彩树蜗牛(Polymita sulphurosa),其壳呈莱姆绿色,螺旋处有蓝色火焰状图案,并带有鲜橙色与黄色条纹。

  但所有彩条蜗牛物种都拥有引人注目的鲜豔色彩,这本身就是一个演化上的谜团。

  “我之所以对这些蜗牛感兴趣,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牠们太美了。”诺丁汉大学的演化遗传学家暨软体动物专家安格斯·戴维森教授(Prof Angus Davison)解释道。

  他指出,讽刺的是,正是这份美丽使牠们面临威胁。

  “牠们的美吸引了那些收集和交易蜗牛壳的人。所以,对我这样的科学家而言,牠们之所以特别和有趣的原因,不幸地也是牠们濒危的原因。”

  

  图像来源,BERNARDO REYES-TUR

  与戴维森教授一同在网路搜寻时,我们发现有多个平台上,英国的卖家正在贩售彩条蜗牛的壳。其中一个网站上,一组七个蜗牛壳的收藏品标价为160英镑。

  “对某些物种而言,我们知道牠们真的非常濒危。所以只要有人在古巴收集并贩售牠们,就可能导致某些物种灭绝。”

  蜗牛壳被当作装饰品买卖,但每一个空壳曾都是活生生的动物。

  

  图像来源,BERNARDO REYES-TUR图像加注文字,研究团队已将部分蜗牛带入人工饲养环境,以进行繁殖与研究。

  尽管国际间有保护彩条蜗牛的规定,但执行起来困难重重。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未经许可将蜗牛或其壳从古巴带出是违法的。但在其他地方贩售这些壳却是合法的。

  戴维森教授表示,随着气候变迁和森林消失等压力影响古巴的自然栖息地,“你很容易想像,只要有人收集蜗牛壳,就可能让某个族群走向局部灭绝。”

  

  图像来源,ANGUS DAVISON,安格斯·戴维森教授手指上停着一只彩条蜗牛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戴维森教授正与古巴圣地牙哥东方大学(Universidad de Oriente, Santiago de Cuba)的保育生物学家伯纳多·雷耶斯-图尔教授(Prof Bernardo Reyes-Tur)密切合作。

  这项国际合作计划的目标是更深入了解蜗牛的演化过程,并提供有助于保育的资讯。

  雷耶斯-图尔教授的工作或许是最具挑战性的:在电力不稳、气候炎热的环境下,他将彩条蜗牛带入自家进行人工繁殖。

  “牠们目前还没繁殖,但状况不错,”他在视讯通话中告诉我们。

  “不过真的很困难——我们经常停电。”

  

  图像来源,BERNARDO REYES-TUR,保育科学家伯纳多·雷耶斯-图尔教授(Prof Bernardo Reyes-Tur)在古巴东部的家中,与他正在人工饲养的彩条蜗牛一同入镜。

  与此同时,在设备完善的诺丁汉大学实验室中,基因研究正在进行。

  在这里,戴维森教授和他的团队能将蜗牛组织样本储存在低温冷冻库中保存。他们利用这些材料解读蜗牛的基因组——这是一套生物密码,决定每只蜗牛的独特特征。

  研究团队希望透过这些资讯确认蜗牛的物种数量、彼此间的关系,以及哪些基因密码赋予牠们独特且绚丽的色彩图案。

  

  图像来源,ANGUS DAVISON,硫彩树蜗牛(Polymita sulphurosa)目前属于极度濒危物种

  他们希望在这些色彩斑斓的生物因买卖而走向灭绝之前,揭示出牠们的生物奥秘。

  “东古巴是这些蜗牛唯一的栖息地,”戴维森教授告诉BBC记者。

  “那里有真正的专家——那些了解、热爱并研究这些蜗牛的人就生活和工作在那里。”

  “我们希望能利用我们掌握的基因资讯,为牠们的保育工作做出贡献。”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7 22:2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