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峰会过招!这出戏怎么演?各持什么筹码?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美国阿拉斯加州(专题),地理上大概是华盛顿和莫斯科的中间点。这里最大的城市安克雷奇,正吸引着全球的目光。
很快,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专题)将在安克雷奇市埃尔门多夫-理查德森联合军事基地见面。
这是普京10年来首次踏上美国领土,是时隔6年的又一次“普特会”,也是时隔4年俄美元首的首次线下会晤。
以往这样的重大场合,双方外交团队围绕时间、地点、议题等的磋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这次峰会,可以说是突如其来。
8月6日,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前往莫斯科和普京会面。8月8日,特朗普就宣布要和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随后俄方也证实了这一消息。
“尽管比较突然,但这也是在俄美双方过去几个月沟通基础上,一种自然地逻辑发展结果。”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军向观察者网表示。
在特朗普第二任期,俄美高层接触已达30次,其中包括6次俄美总统通话,双方沟通和会谈议题几乎涵盖俄美关系的主要领域,涉及安全、经贸、外交、能源、科技、人文、北极、中东等。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告诉观察者网,这次在美国举行这场会晤,对普京来讲安全上是有保障的。“特别是在一个军事基地里,可以把外界的干扰减到最低。”
这场牵动俄乌冲突走向、俄美关系未来、欧洲安全架构的峰会为什么能够快速落地?双方各自想得到什么?手上又有什么筹码?会前分别做了哪些准备?会晤可能达成怎样的结果?观察者网特邀吴心伯、刘军两位学者进行全面解读。
俄美元首一拍即合“双向奔赴”的背后考量
在竞选期间,特朗普就反复声称自己能很快解决俄乌冲突,但上任之后,在这件事儿上一直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
8月8日是美方给出的俄乌达成和平协议的所谓“最后期限”,结果世界等到的不是对俄的“次级制裁”,而是普特会的官宣。
俄美领导人同意这时候会面,背后各有政治与战略考量。
吴心伯认为,特朗普急于和普京见面,既是要履行竞选承诺,也是要展现他的政绩,更是了却他的一个心愿。总的来讲,他就是希望能够尽快实现俄乌停火,从而改善美俄关系,同时减少对乌克兰的援助,这是他真正动机。
“我认为,特朗普的目标是一个短期的目标,不是一个长期的目标。他的目的是俄乌尽快停火,至于停火之后的和谈,谈成什么样,谈不谈的成,战后如何安排,这些都不是他关心的事情。”
特朗普上任已经半年多,他第二任期的外交思路也逐渐清晰。
吴心伯说,特朗普的第一优先还是处理他所关心的国内议题,比如经济、移民(专题)和毒品相关问题;第二解决地缘政治问题,他目前最关注是欧洲和中东,暂时还顾不上亚太,对亚太目前主要是贸易战;第三是减负“退群”,减少它们对美国的牵制,特朗普更倾向于通过双边模式而不是多边或国际组织同其他国家打交道。
刘军也表示,特朗普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快速全面停火。“他想让美国从俄乌冲突这个所谓的‘烂摊子’当中抽身,剩下的事情让欧洲人来管。”
为什么普京这时候愿意和他见面?刘军认为,普京可能主要有以下考量:
第一,俄罗斯目前在战场上处于有利态势,这一态势对谈判有利。
第二,特朗普虽然不能说是个亲俄的总统,但是对俄罗斯不反感,第二任期以来不断在不同场合帮俄罗斯说话,在领土问题、乌克兰是否加入北约等问题上的表态有利于俄罗斯。这也会让普京认为,在双边谈判中可以讨价还价。
第三,拜登当政时期想让俄罗斯成为国际舞台的“贱民”,整个美西方团结一致,外交上孤立、经济上制裁俄罗斯。现在不但没有孤立成功,连俄美两国元首都要会晤,对于俄罗斯的国际空间、外交和国际影响等都是重大的突破。这不仅是普京的胜利,也是整个俄罗斯的外交胜利。
第四,特朗普目的明确,就是快速停火,普京的目的和底牌也很清楚,就是达到他在特别军事行动之初提到的两点,去军事化、去纳粹化,从根源上消除乌克兰危机所造成的影响。如果这两点达不到的话,他是不会停火的,他也不着急,就慢慢打。反正对打赢乌克兰他是有信心的,对西方他也不害怕。
第五,在特朗普第二任期,俄美高层频繁互动,普京在利用特朗普急于求成的心态来扭转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以来的外交孤立、经济制裁等不利态势,让美国局部放松或者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
桌面上的筹码,俄罗斯更多
很快,普京和特朗普就会将俄美各自的筹码带上谈判桌。
吴心伯认为,相对来讲俄罗斯手上的筹码更多一些,处在一个更加主动的位置。
当下俄方在战场上占据绝对优势,并且已经占领了大概1/5的乌克兰领土。“从目前形势看,俄乌战争打了三年多,俄罗斯还有财力、人力、武器供应等维持这场战争,这是普京最大的筹码。”
吴心伯说,特朗普手上筹码不多,“最大的筹码就是若俄罗斯不配合,就对俄罗斯追加制裁。但俄罗斯这些年受到的制裁已经够多了,再增加点制裁也不是什么不能承受之重。第二个筹码是,美国增加对乌克兰的武器和金钱支持,但这些东西特朗普心里是舍不得的,他更多可能用这些筹码吓唬一下俄罗斯,不会真正充分使用这个筹码。”
会晤可能有哪些方面的成果?
至于俄美两国元首的可能取得的预期成果,吴心伯说,最好的结果就是通过这次会晤启动一个停火的进程。对于特朗普来说,只要能够朝着停火的方向走他就满意了,这是他短期要实现的。
需要注意,“停火进程不是和谈的进程。比如说,接下来俄乌双方可能会讨论沿着实控线停火,但战争并没有正式结束,战争结束要通过和谈达成和平协议,那需要很长时间,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吴心伯补充道。
刘军认为,实现特朗普所期待的全面停火还是有很大的难度。俄罗斯从来没有同意马上全面停火,过去谈的最多的还是局部停火,比如说空中停火或者黑海的海上停火,所以局部停火还是有可能性。
“能够谈出什么预期成果,现在普京和特朗普两个人可能都不敢肯定。一方面,俄美双方之间是有分歧的;另外,即使俄美双方达成共识,但关乎欧洲和乌克兰的安全事情,执行时美国顶多是劝说、施压,或者强制乌克兰执行,这里面还是需要时间和博弈的,不会那么快。”刘军补充道。
接下来,俄美关系会缓和吗?
两位专家都认为,特朗普和普京这次会面的动机当中都有推动俄美关系改善的考量。
吴心伯说,推动俄美关系发展,“在美国行政部门内部没有什么明显阻力,国会民主党人会有批评声音,但目前情况下,特朗普基本可以无视这些声音。”
刘军也表示,俄罗斯人还是很重视美国的,尽管它们不相信美国。
他说:“从民调来看,俄美相互之间视为敌对形象的比例在不断地上升。但另一方面,希望俄美关系正常化的声音在俄罗斯也很强烈,毕竟和美国这样一个超级大国对抗,对俄罗斯本身也不利。但俄罗斯也看得很清楚,不指望能和美国能成为伙伴、成为朋友。”
刘军注意到,在美国和欧洲之间,俄罗斯现在更多把注意力放在美国的身上,对欧洲反而充满了无视、鄙视和不屑,动辄就批评欧洲。因为从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欧洲是坚定不移地反对俄罗斯,支持乌克兰,从这个角度来讲俄罗斯还是希望俄美关系能够实现正常化。
“这次俄美双边关系可能在某些点上取得一些成果,具体的途径我觉得还是先易后难,比如说先从恢复正常的外交关系、双方外交人员的配置、双方的直航等比较容易推进的地方入手。”
观察者网注意到,自上任以来,特朗普到处积极地以一个调停者的形象出现。在俄美元首会晤之前,他8日在白宫主持了一场三方会晤。会上,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领导人草签了《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关于建立和平与国家间关系的协议》文本。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协议中承诺“永远”停止战斗。
“整个世界为之哗然,”刘军说,因为最适合推动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和解的不是美国,而是俄罗斯。
他解释道,这里面有多方面原因:第一,俄罗斯忙着打仗,管不过来;第二,之前俄罗斯也参与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的调解,尤其是纳卡问题,但是两国都不满意。在这个背景下,美国介入推动,最后把两国元首请到华盛顿去,然后向全世界宣布永远不会发生战争。
刘军认为,这是美国外交的胜利,但这个事情对俄美关系正常化不会有什么负面的影响。“美国毕竟是做了一件好事儿,它只是抢了俄罗斯的风头,并没有挖俄罗斯的墙角。”
会前:欧乌急着拉特朗普开会,普京打了一圈电话
西方官员经常提到一句话,不在谈判桌上,就在菜单上。欧洲现在似乎特别担心被摆在菜单上,战略焦虑正在不断上升。
为了防止俄美“二人转”,会前,欧洲拉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特朗普开了个视频会“通气”,就与俄方谈判原则达成五项共识,包括乌方必须直接参与俄乌冲突的和平解决,与乌克兰有关的一切只能与乌方讨论等等。
从形式上看,这是一场典型的“欧洲自救”,为防在谈判中被边缘化。
但是,特朗普什么时候会让欧洲正式上桌,欧洲怎样才能上桌?
吴心伯认为,在停火问题上,特朗普可能想排除欧洲的作用,因为欧洲可能会对停火有很多牵制,这不利于特朗普希望的尽快停火。
“未来启动和谈进程的话,欧洲肯定要参与,不管是领土问题、安全安排问题、包括乌克兰的战后重建问题,美国不会管,一定是让欧洲买单,那就会让欧洲参与。”
吴心伯说,特朗普目前只对停火感兴趣,对和谈不感兴趣,欧洲可能最后在和谈进程中发挥它的作用。但是在停火的进程中,美国可能要限制欧洲参与,因为他觉得欧洲可能要搅局,让他停火搞不成。
在美欧乌忙着开会的同时,普京也没闲着。
近期与多国领导人密集通话,和包括中国、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亚美尼亚、印度(专题)、巴西、南非和朝鲜(专题)等国领导人都进行了沟通。
一波“通话外交”打得行云流水。
这些国家都是全球南方国家,包括部分金砖成员国,和与莫斯科保持良好关系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
刘军认为,普京打这么一大圈电话,有几层含义:
第一,他还是很重视俄美的会晤。至于谈出什么成果,普京本人可能也不敢肯定,因此和这些友好国家进行信息通报、立场协调。
第二,这也是一种外交姿态,展示俄罗斯的朋友圈也是很大的,可以在协调立场的基础上采取一些联合行动,这可能也是普京的考虑,毕竟大家的利益多多少少都是捆绑在一起的。比如说,特朗普威胁要次级制裁,普京这一通电话也有提醒友好国家、早期预警的意味,如果俄美谈得不好,那你们要有心理准备,可能会有次级制裁。
一场会议肯定不会解决所有问题,但它是否会成为俄乌冲突“大结局”的开篇?俄美双方目的将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接下来的局势又会如何发展?观察者网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