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版Space X”蓝箭航天 发射失败

京港台:2025-8-16 03:1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评论( 11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版Space X”蓝箭航天 发射失败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8月15日,有“中国版Space X”之称的蓝箭航天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三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点火升空,火箭飞行出现异常,飞行试验任务失利。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分析排查。

  飞行试验失利,蓝箭航天道歉

  当天下午5点53分,蓝箭航天官方公众号发文称,上述飞行试验失利的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分析排查,并对此致歉。

  蓝箭航天表示,本次任务是朱雀二号改进型的又一次飞行检验。航天工程具有高复杂性和高挑战性,每一次任务都是推动技术进步和工程成熟的重要实践,我们将以负责任的态度,会同任务相关方,基于全部飞行数据,全面开展故障归因与技术改进工作,并在调查过程中保持信息的公开与透明。

  对于本次任务未能成功完成,我们向任务的客户表示诚挚歉意,向过程中提供支持的相关部门以及合作伙伴表示衷心的感谢。

  蓝箭航天始终致力于建设覆盖设计、制造、试验、发射的液氧甲烷火箭研制和发射能力,与产业链伙伴一道,不断推进中国商业航天能力建设。我们将秉持严谨务实的态度,稳步推进后续型号研制与发射工作,努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被称为“中国版Space X”

  公司估值200亿元,已启动上市辅导

  近日,蓝箭航天启动科创板上市辅导,成为竞逐“科创板商业航天第一股”的种子选手。

  7月30日,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蓝箭航天已启动上市辅导,拟在科创板上市,由中金公司担任辅导机构。

  

  辅导备案报告显示,蓝箭航天控股股东为张昌武及其控制的淮安天绘科技信息咨询中心(有限合伙),占公司14.68%的股份。

  在“造火箭”这条赛道上,蓝箭航天可能是国内最接近SpaceX的民营企业,有“中国版Space X”之称。SpaceX在火箭回收技术的研发与实践上一马当先,而在国内民商火箭企业中,蓝箭航天已完成两次垂直起降回收试验,并在全球首次实现液氧甲烷火箭成功入轨。

  早年间,“中国版马斯克”是张昌武的标签。和马斯克一样,张昌武也并非航天“技术型”创始人,他曾深耕金融投资界多年。蓝箭航天曾经的投资方之一,碧桂园创投董事总经理杜浩曾这样评价张昌武:“他考虑问题的透彻度、全面性和长远性令我很惊讶,这在我所接触的企业家中是比较少见的。”

  胡润研究院6月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显示,蓝箭航天以200亿元的估值位列榜单第418位。然而,商业航天广泛存在的亏损难题仍然无解。碧桂园公告显示,2023年及2024年,蓝箭航天净亏损额分别达到11.77亿元和10.15亿元。

  今年4月25日,碧桂园宣布,已达成出售蓝箭航天约11.063%股份的交易,总代价13.05亿元。此次交易完成后,碧桂园将不再持有蓝箭航天的任何权益。彼时,碧桂园表示,该公司正积极化解阶段性流动压力。由于公司仅于蓝箭航天持有少数权益,公司认为订立该等股份转让协议及变现蓝箭航天股权价值将对公司有利。

  “其他家民营商业火箭企业都没达到这个高度。”谈及蓝箭航天的差异化及优势,8月1日,一位航空航天领域的从业人士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蓝箭航天是全国唯一基于自研液体发动机实现成功入轨的民营运载火箭企业。具备从关键技术、产品、过程及试验设施的全产业链条的交付能力,拥有全球首款入轨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朱雀二号。”

  “该公司拥有搭建完整国内航天生产链条的能力,成为除美国的SpaceX和蓝色起源外全球第三家、目前国内唯一同时掌握百吨级液体火箭发动机和中大型液氧甲烷火箭关键技术及研制保障能力的民营企业。自主研制的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是中国首款不锈钢液体运载火箭‘朱雀三号’。”该航空航天领域的从业人士补充说道。

  目前,蓝箭航天旗下有“朱雀二号”与“朱雀三号”两款运载火箭:“朱雀二号”为国内首款具备商业化运营能力的民商液体火箭,已进行5次飞行;“朱雀三号”则是公司下一代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预计将于2025年具备首飞能力。

  公司官网显示,蓝箭航天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民商火箭企业之一。2018年朱雀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为国内首家走通民商火箭发射链路的企业。2022年,朱雀二号遥一火箭首飞,成为国内最早进行液体火箭发射的民商航天企业。2023年,朱雀二号遥二火箭成功发射,成为全球首枚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

相关专题:航天航空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16 08:4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