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籍更难!美国提高“道德”门槛 申请流程曝光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华盛顿邮报》8月19日报道,美国公民及移民(专题)局(USCIS)在本月15日发布了一份新备忘录,要求移民官员在审查入籍申请时采取更严格、更全面的方式,重点考察申请人是否具备所谓的“良好品德”(good moral character)。这意味着未来的入籍审查不再仅仅依赖申请人是否有犯罪记录,而是要综合评估其整体行为、社会表现和积极特质。

根据备忘录的内容,移民官需要逐案审查,而不是简单地按照统一标准处理。“良好品德”的概念被赋予了更大的伸缩空间,申请人不仅要证明自己没有不良行为,还要体现“正面特质”,例如照顾家庭、有责任感、与美国保持紧密联系、取得教育成就,或长期参与社区活动等。
多位专家对这一变化提出警告。杨百翰大学副教授简·罗培兹(Jane Lopez)指出,这份备忘录在形式上与过去的政策并无本质不同,但它强调了移民官员在模糊概念上的主观解释权。这意味着申请人必须面对更高的不确定性,因为所谓的“正面特质”难以明确界定。罗培兹直言:“这份备忘录将使非公民更难取得合法身份,因为他们不仅要证明自己没有不良记录,还得展现难以量化的正面特质。”

事实上,自1790年《归化法案》颁布以来,“良好品德”一直是入籍的必要条件。不过,以往的要求大多局限在“不得有犯罪或严重不当行为”的层面,如今 USCIS 却进一步扩大解释,将其提升到“必须展现积极贡献”的高度。换句话说,光是守法已经不够,移民还必须拿出证据,说明自己在教育、社区、家庭责任甚至财务管理等方面对美国社会有正面作用。
对此,USCIS 发言人马修·特拉格瑟(Matthew J. Tragesser)强调,国籍不只是授予“没有做错事的人”,而应该留给那些展现卓越品质、能够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的人。他直言,美国国籍应当授予“全世界最优秀的人”(the world’s best of the best)。
舆论普遍认为,这份新规体现了川普政府进一步收紧合法移民通道的意图。由于“良好品德”的标准模糊,移民官员在实际操作中拥有更大裁量权,许多原本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能因为难以证明自己“足够优秀”而被拒绝。对于广大移民群体来说,未来的入籍之路无疑将更加艰难和不可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