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图书盗窃案,“夺宝奇兵”瞄向俄语珍籍?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在18个月内,从波罗的海地区、芬兰到瑞士、法国,欧洲十多家图书馆的俄语古籍和其他珍稀出版物接连失窃。有些地方,原书被仿品替代;有些地方,书籍被借出后再未归还。https://t.co/io0QFQkFEe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August 26, 2025

2022年4月,有两个人走进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University of Tartu)图书馆,要求查閱八本19世纪艺术家的著作——俄国诗人兼剧作家亚历山大·普希金(Alexander Pushkin),以及有乌克兰血统的著名俄国作家尼古拉·果戈里(Nikolai Gogol)。
这两人讲俄语,并向图书馆职员解释,其中较年轻的那位正在做研究,准备赴美深造。
三个月后,馆方发现其中两本书被掉包成仿品。图书馆记录显示,这些书最后一次正是由这两人在4月借走。
馆员急忙检查剩下的六本俄国经典作品。经仔细检查后发现,全部都是技术高超的仿制品,因为它们带有图书馆印章和编号,看起来非常逼真。
塔尔图图书馆并非唯一受害者。数周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大学(Tallinn University)图书馆也有十本珍稀书籍失窃。
在18个月内,从波罗的海地区、芬兰到瑞士、法国,欧洲十多家图书馆的俄语古籍和其他珍稀出版物接连失窃。
有些地方,原书被仿品替代;有些地方,书籍被借出后再未归还。
欧洲刑警组织(Europol)随即展开名为“普希金行动”(Operation Pushkin)的调查。
超过100名警察在多个国家的多处地点展开搜查行动。
目前已有九名嫌疑人被追查并逮捕,全部为格鲁吉亚公民。

图像加注文字,被定罪的图书窃贼贝加·齐列基泽(右)告诉BBC,他自己感觉像是“书籍魔法师”。
“书籍魔法师”
首位被捕的是48岁的贝加·齐列基泽(Beqa Tsirekidze)。他在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同时因三项罪名受审和被定罪,其中包括塔尔图和塔林图书馆的盗窃案。
齐列基泽目前在爱沙尼亚服刑三年零三个月,当地允许囚犯接受媒体采访。
在监狱里,他向BBC表示,自己在2008年开始涉足古籍买卖、修复和转售,是为了养家糊口。当被问及是否接受过正式修复训练时,他说一切都是靠实践学来的。
“我就像书籍魔法师。我一拿起书就能判断它的价值,以及拍卖时可能卖多少钱。”他说。
他首次以身试法是在2016年,因窃取第比利斯历史博物馆(The Tbilisi History Museum)的古籍而在格鲁吉亚被定罪,当时他认罪并获得缓刑。

图像加注文字,古老珍贵的书籍常常在大学图书馆中失踪,因为窃贼认为这些书几个月内都不会被发现。
“二战以来最大的盗窃案”
2023年10月,一对年轻夫妇坐在华沙大学图书馆的閱览室:男子戴着黑色棒球帽,女子则是红发。
他们翻閱古籍,男子还亲吻了女子的脸颊。
这一切都被图书馆的监控录像拍下。
男子是齐列基泽的儿子马特(Mate),女子是马特的妻子安娜·果戈拉泽(Ana Gogoladze)。他们后来因盗窃价值近10万美元的书籍而被捕和定罪。
华沙大学藏书丰富,涵盖苏联统治时期前后的出版物。这些书籍奇迹般地在1944年华沙起义中幸存下来,哪怕图书馆建筑本身被焚毁。
“我们这一代人非常清楚,有人曾为我们保存了这些书,”华沙大学的赫罗尼姆·格拉拉教授(Prof Hieronim Grala)向BBC说。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共有73本珍稀书籍失窃,总价值接近60万美元。部分嫌犯至今仍未落网。
“这是自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盗窃案,”格拉拉教授如此形容这起案件的严重性,“就像从王冠上摘下宝石。”

图像加注文字,马特·齐列基泽与安娜·果戈拉泽以华沙大学图书馆为目标。
图书馆职员起初未察觉掉包。“书的编号对了,尺寸也对,书架上也没有空位,”格拉拉教授说。
“毫无疑问,最初的那批窃贼是有备而来的。他们显然制作了高品质的仿品。”他补充道。
他还指出,图书馆近期的改革可能助长了盗窃行为,尤其是放宽了珍稀书籍的使用规定。
放宽的原意是为了让读者更容易接触这些书。
“一枚小印章”
全球图书馆传统上都会在书籍上盖章。印章大小因国家和图书馆而异。稀有书籍收藏家彼得·德鲁任宁(Pyotr Druzhnin)指出,俄罗斯的一大特征就是“印章有特色”。
理论上,专家可以根据印章判断书籍是否被盗。但是,实际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图书馆有时会因空间不足而出售重复书籍,这种情况在苏联时期较常见。
又或者,图书馆被解散,这是改革时期许多部门图书馆的命运。
德鲁任宁指出,若印章来自19世纪甚至更早,书籍的来源就难以追溯。“如果印章来自18或19世纪,我们无法知道书的去向。是的,它来自那里,但怎么离开的,没人知道。”
印章也可以用化学方式去除,或用旧纸张印刷的新页替换原页。这些操作通常只有收藏家或专家能察觉。
少数情况是,古籍没有印章,因为它们在盖章制度建立之前就已被收藏。

图像加注文字,有时窃贼会将书籍从图书馆取走,然后干脆不归还。
价值数万美元
“半公斤黄金价值6万美元,由22名武装人员守卫。两本价值6万美元的书却只由一位年迈女士看管,而且常常连监控都没有。”齐列基泽在爱沙尼亚监狱中向BBC表示。
那么,是什么推动了这些书籍的高价?尤其是19世纪俄罗斯经典作品的价格近年来稳步上升。
德鲁任宁指出,2022至2024年间,稀有俄语书籍市场出现高峰,那正是欧洲盗窃案最猖獗的时期。
他认为专家应该意识到“这不是私人收藏在出售”。
他还指出,昂贵书籍的买家群体可能将购买视为一种爱国行为。“这是历史性地将重要书籍带回祖国的时刻。”他说。
以另一位格鲁吉亚公民米哈伊尔·赞塔拉泽(Mikhail Zamtaradze)为例,他在2024年6月因窃取并贩售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图书馆(The Vilnius University Library)的珍稀书籍而被定罪。
赞塔拉泽使用伪造文件注册图书馆帐户,借閱了17本珍稀书籍——其中大多有印章。他用仿品替换了12本,另外5本则直接借出后未归还。
失窃书籍总价值估计接近70万美元。
他在法庭上表示,这些书是受莫斯科委托而偷的,并用巴士运送至白俄罗斯,获得3万美元加密货币报酬。
他还声称,仿品和伪造文件也是从莫斯科寄来的。
赞塔拉泽表示,委托人是莫斯科某拍卖行的高层。

图像加注文字,专家表示,仅仅因为一本书上有旧印章,并不一定代表它是从图书馆被偷来的。
这不是这些拍卖行第一次遭到质疑。
根据格拉拉教授的说法,华沙大学图书馆的至少有四本出版物在2022年底和2023年于莫斯科的文献基金拍卖行(LitFund)出售。
BBC有格拉拉教授提供的拍卖网站截图,显示疑似来自图书馆的书籍。
其中一本是普希金的《别尔金小说集》(The Tales of Ivan Belkin),照片中清晰可见19世纪印章。
另一批拍品是《普希金诗集》四卷本,拍卖网站图片中也可见华沙大学印章。该网站现已下架。
文献基金拍卖行负责人谢尔盖·布尔米斯特罗夫(Sergei Burmistrov)表示,拍卖行遵守俄罗斯联邦法律,不接受带有现役国家图书馆印章的书籍。
他补充说,书籍拥有者需与拍卖行签署合约,确认书籍来源合法。每本书都由拍卖行专家仔细检查,确保无现役图书馆印章或标记。
旧印章并不总是会引起怀疑。“革命过后的时间里,大量帝王俄国时代的图书流入世界各地,进入许多国家和私人收藏,因此这些书在市场上自由流通,”布尔米斯特罗夫对BBC说。
格拉拉教授表示,旧印章问题非常复杂。
“如果书上有华沙大学的历史印章和编码,那本身就是文物。没人会再盖新印章或编码。它们和这些印章共存了200年,出于尊重不会更改。”他说。
与此同时,“普希金行动”仍远未结束。至少一名嫌犯在法国等待审判,罪名是涉嫌盗窃当地图书馆书籍。
当局相信,仍有多名罪犯和欧洲一些最珍贵的书籍一样,至今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