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这个华人聚集区,为什么癌症率这么高?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华裔相关新闻,最新动态!在纽约(专题)市五大行政区中,史丹顿岛(Staten Island)常被形容为“最安静的一角”,远离曼哈顿的喧嚣与布鲁克林的拥挤,也不像皇后区和布朗克斯那样多元复杂。
许多移民(专题)家庭选择在这里安家,图的就是一个环境单纯、街区安稳的生活。然而,州政府和市卫生部门公布的一组数据,却在长久以来为史丹顿岛罩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这里的癌症发病率,连续二十多年居全市之首。
根据纽约州癌症登记处最新发布的2018年至2022年五年数据,在所有侵袭性恶性肿瘤的统计中,史丹顿岛的发病率始终高居第一。每十万人中,有多达509.4名居民被确诊患癌,而曼哈顿的数字是427例,布鲁克林约为413.6例,布朗克斯415.1例,皇后区则为399.6例。换句话说,史丹顿岛居民罹癌的几率比曼哈顿人高出将近20%,比皇后区居民更是高出近三成。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纽约州所追踪的23种癌症类型中,史丹顿岛有14种的发病率位居全市之首。这些癌症涵盖范围极广,从口腔和咽喉癌、食道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肺癌,到女性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以及膀胱癌、肾癌、脑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癌、甲状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和白血病等,几乎涉及所有主要器官系统。
长期以来,这一反常现象引起了医学界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自1997年起,纽约市和州卫生部门已多次启动专项研究,希望解释为何史丹顿岛的癌症数据始终高企。但遗憾的是,这些研究一次又一次以“未能找到确切原因”收场。即便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每十万人为计算基准,消除了人口结构差异的影响,史丹顿岛仍旧居高不下。

社区居民的疑虑很自然地集中到一个共同点上:环境污染。史丹顿岛曾是美国最大的垃圾填埋场所在地——Fresh Kills填埋场。从1948年起,这里接收了数以百万吨计的城市垃圾,直到2001年才正式关闭。大量垃圾长期堆积在土壤和地下水之上,是否对居民健康造成了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点始终未得到明确的科学结论,却常常在居民与舆论场中被提起。
除环境因素外,公共卫生专家也提出了其他解释。史丹顿岛居民的吸烟率与肥胖率在全市范围内偏高,这些生活方式相关的风险因素可能增加癌症的发生率。此外,史丹顿岛的居民构成与其他区略有不同,这里以中产阶层和白人家庭为主,他们更有可能进行定期体检和筛查,这意味着更多早期病例被发现,导致“确诊率”看起来更高。但即便考虑到这些变量,数据差距依然显著。
对于生活在史丹顿岛的人们来说,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桩桩沉重的家庭故事。无数家庭在癌症的阴影下失去亲人,当地社区组织多次集会,要求政府加大对环境调查的投入,同时提供更多医疗支持和癌症筛查资源。他们担心,若缺乏足够的关注和干预,“癌症岛”的标签将会代代相传,成为这座社区难以摆脱的宿命。
在全美范围内,史丹顿岛的例子凸显了一个普遍而严峻的现实:健康问题往往与环境、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紧密交织。一次工业遗留的污染,或者长期被忽视的公共健康隐患,可能在几十年后以癌症数据的形式集中爆发。对其他城市而言,史丹顿岛是一记警钟,它提醒人们,城市的发展不能只顾眼前,更需要考量环境和公共健康的长远影响。
如今,史丹顿岛的癌症发病率依然居高不下,科学界依旧在寻找答案。原因或许复杂多样,可能是环境与生活方式叠加的结果,也可能是尚未揭示的深层因素。但无论如何,这一问题已不仅仅是一组统计学上的数字,而是与社区居民的生命与未来息息相关的现实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