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这都2025年了 54“大黑星”手枪还没退役?

京港台:2025-8-27 04:31| 来源:军武次位面 | 评论( 6 )  | 我来说几句


这都2025年了 54“大黑星”手枪还没退役?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今天早上,有朋友给军武菌发了这样一张照片,图中的解放军官兵正全副武装进行训练。

  

  但让人有些意想到的是,这些身穿新式星空迷彩,胸口挂着新型战术快拔枪套的空军官兵,枪套里装的居然是传说中的“大黑星”54式手枪!

  众所周知,54式手枪是我国在1954年定型服役的国产军用手枪,距今已经有71年的历史了。如果从54式手枪的原型——苏联TT-33手枪开始算,那就是足足92年的历史,几乎快成为百年老兵了!

  按理说,54式手枪在军队中已经经历了好几轮换装,为啥到现在还没退干净啊?

  

  作为一种20世纪初期服役的手枪,54式手枪虽然有着简单可靠、威力大、射程远等优点,但也存在尺寸较大、重量较重等问题,特别是缺乏手动保险,存在走火的风险。

  

  ▲54式手枪

  1952年,苏联决定用新式的马卡洛夫PM手枪取代TT-33,我国也在后来引进了PM手枪进行仿制,并命名为59式手枪。不过,由于当时中苏关系破裂,在技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双重影响下,59式手枪的装备数量很少,我军的制式手枪依旧以54式手枪为主。

  

  ▲59式手枪

  ▲《国产凌凌漆》中的配音是错误的

  到了60年代,我国在仿制瓦尔特PPK手枪的52式手枪基础上,设计了新型的64式手枪,计划装备公安警察和解放军。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64式手枪直到80年代才量产投入使用,而且在军队中只装备高级军官。低级军官和士兵依旧只配发54式手枪。

  ▲《暗区突围》里的54式手枪

  真正用于取代我军54式手枪的,是1992年开始研制的QSZ92自动手枪。经过10年的研发,QSZ92手枪于2002年正式定型,2005年,解放军开始列装5.8毫米口径的92式手枪,逐步淘汰54式手枪。

  

  ▲92式手枪在2005年才开始淘汰掉54式

  也就是说,54式手枪虽然已经非常老旧,但退出现役的时间距今只有20年。而由于新枪的换装需要时间,在此后的多年里,54式手枪依旧还在解放军中大量服役。

  

  而在2019年左右,随着新一代国产轻武器的定型,QSZ92-5.8手枪也依旧成了淘汰武器,全新的QSZ92A、QSZ92B和QSZ193开始进入解放军服役,分别配发给不同岗位的官兵使用。

  但比较尴尬的是,在主力部队开始淘汰老92的时候,有些部队的54式还没退干净呢!

  

  

  ▲2023年空军部队在使用54式手枪

  通常来说,轻武器的换装都是以陆军,或者说以步兵单位为优先的。毕竟枪械是步兵的主力武器。而对于非一线战斗部队,如炮兵、汽车兵、工程兵、雷达兵等,换装枪械的需求就不是非常迫切。

  事实上,在95式枪族广泛列装的时代,解放军不少非一线作战部队仍然在使用81式步枪,甚至更老的56式冲锋枪。这些枪械虽然型号老了,但寿命还有很久,已经能够满足基本的自卫需求。毕竟军费就那么多,得花在刀刃上,其他的地方就能省则省了。

  

  ▲火箭军还在装备81-1步枪,这枪确实有点太老了

  因此,虽然陆军大部分作战部队都已经开始换装新枪族,前一代的95-1都已经比较少见了,但空军不少单位依旧还在装备上上代的老95。而这些54式手枪看起来很老,但其实和老95属于同一时期的武器。

  

  ▲装备老95的空军某部

  根据军武菌找到的原始报道,这张照片出自中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在今年春节期间的紧急机动拉练,雷达兵属于二线部队,并不在一线直接作战,对于轻武器的换装优先度自然不高。至今还在使用54式手枪,其实也不难理解。

  

  不过,除了大黑星之外,我们还能从这组图片里看出一些其他细节。

  

  ▲这些54式手枪是装在战术枪套里的

  首先,这次紧急机动拉练中携带54式手枪的空军官兵,全都佩戴了一种新型的硬式快拔枪套——这其实是我军为新枪族配发的QZS183快拔枪套。

  

  ▲54式标配的牛皮枪套

  在过去,我军为54式和92式手枪配发的标准枪套都是牛皮枪套。这种枪套看起来的确好看,但已经严重落后于时代了,只能用来携带手枪,而无法实现实战中的快速拔枪、快速反应。

  

  ▲我军还装备过这种帆布枪套

  在实际使用中,解放军、武警和公安都曾经采购过各种战术枪套,既有尼龙帆布枪套,也有硬式快拔枪套,既有国产型号,也有进口的高端产品。这些装备极大地开拓了我国军工人员的眼界。而QZS183快拔枪套,就是在这种基础上研制的。

  

  ▲QZS183快拔枪套

  从结构上来说,QZS183快拔枪套很大程度上参考了美国沙法里兰公司的沙法里兰579快拔枪套。这种枪套的最大特点是可以通用当时市面上几乎绝大多数手枪。不论你使用的是格洛克17、伯莱塔M9,还是西格绍尔P226,甚至是经典的M1911、国产的92式手枪,都能装进这种枪套里,只需要进行一定微调就能完美固定。

  

  ▲沙法里兰579快拔枪套

  而QZS183枪套也继承了沙法里兰579枪套的这一特性,在实际服役中,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92式,还是最新的92A、92B和QBZ193,或是尺寸紧凑的QSZ11,以及如今的54式,全都能固定在这种枪套之中。军武菌估计,经过一些调整,各种外军手枪应该也能插进这个枪套里正常携带。

  

  ▲《三角洲行动》里的人气角色麦晓雯用的就是这种枪套

  传统上来说,手枪枪套都是佩戴在腰部、腋下或是大腿上的,这些携带方式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腰部的枪套可能影响携带其他装备,或是弯腰等动作,腿部的枪套拔枪时间较长等等。因此近年来,西方国家开始出现一种把手枪挂在胸口的携带方式。

  

  ▲西方国家近年来流行在胸口佩戴手枪

  

  ▲吴鑫磊以前在北非作战时就使用的胸部快拔手枪,他对此解释为:长时间乘坐汽车巡逻,手枪在胸口更容易快速拔出射击

  

  ▲军武菌也有一个类似的快拔套,只不过是左手快拔(军武菌是左撇子)

  在基础设计上,QZS183枪套就采用了这种携行方式,使用者需要将枪套挂载战术背心的前面板上,使用右手拔枪。在实际作战中,这种携带方式能够让使用者以最快的速度拔出手枪瞄准射击。因此,目前183快拔枪套出场的镜头里,大部分使用者都是在战术背心上携带手枪的。

  

  ▲佩戴手枪的我军官兵

  不过,根据使用者身材、携带装备、携带枪械的型号等复杂因素,在胸口挂载手枪未必就是最优选择。相比于过去我军装备的只有一种携带方式的枪套,QZS183枪套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只要搭配不同的模块,就能挂载在腰部、腿部、战术背心上,或是任何能够安装相应模块的部位,极大增强了灵活性。

  

  ▲去年的“枪王挑战赛”,我军很多参赛官兵用的都是非制式的枪套

  作为公发的通用战术枪套,QZS183枪套在稳定性和舒适程度上,肯定是不如一些专门为单一型号定制的专用枪套舒服的。因此我军某些单位,特别是精锐部队并没有全面使用这种新枪套,而是自行配发专门适配新型手枪的战术枪套。但相比老式的牛皮枪套,QZS183枪套肯定是要好用很多了。

  

  最后,这组照片最让军武菌关注的,其实是这支机动雷达部队在一次普通拉练训练中,所有军官居然都是身穿战术背心,佩戴手枪参与的!要知道在过去,为了防止枪械丢失,我军在训练中经常是不带手枪的。一把手枪看起来虽然不怎么重要,但这或许也是解放军推动实战化训练的一个缩影吧。               

 

相关专题:枪案,中国制造2025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军事动态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27 09:1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