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研究发现:小虫“消化”塑料如人吃牛排

京港台:2025-9-4 05:59| 来源:新华社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研究发现:小虫“消化”塑料如人吃牛排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据报道,加拿大(专题)布兰登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取得一项突破性发现:一种名为蜡虫的幼虫不仅能够消化塑料并将其转化为身体脂肪,而且分解塑料的速度远超预期。研究发现,蜡虫分解塑料材料仅需要短短数日,而非几十年。这一发现为应对全球塑料污染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蜡虫

  据了解,蜡虫是一种名为蜡螟的蜡蛾的幼虫。科学家2022年就发现,蜡虫的唾液酶能够在室温环境下轻易分解一种常见塑料——聚乙烯。布兰登大学研究员布莱恩·卡索内称:“约2000只蜡虫可以在24小时内分解完一整个聚乙烯塑料袋。”卡索内将蜡虫处理塑料的过程比喻为人类暴饮暴食。“这类似于我们人类吃牛排。如果摄入过多饱和以及不饱和脂肪,这些脂肪就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而非直接用作能量。”

  研究团队认为,蜡虫有多种用途,例如可以作为鱼类饲料投入鱼类养殖业。但研究也发现,蜡虫虽能分解塑料,却不能仅靠食用塑料长期存活。它们会逐渐变虚弱,体重也会跟着减轻。卡索内说:“蜡虫在仅以塑料为食的情况下只能存活几天,且体重大幅度下降。但科学家们仍乐观认为,将来可以研制出一种辅助补充剂,让蜡虫在摄入其他营养、保持健康的同时,充当塑料处理器。”

  据一项研究显示,全球塑料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每年全球约产生5700万吨塑料污染物,且预计未来几十年这一数字将大幅增长。更令人担忧的是,塑料垃圾可能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降解,而塑料碎片则会遍布世界各地,从深海到珠穆朗玛峰顶,甚至人体重要器官中均已检测到其存在。

  虽然目前针对蜡虫的研究还无法解决全球塑料污染问题,但科学家认为,这一发现是缓解塑料垃圾对公共健康和环境威胁的重要一步。研究人员正加紧寻找解决方案,同时呼吁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塑料使用,以降低塑料垃圾的产生和对塑料产品的需求。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9-4 09:5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