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评论:习近平能打赢他的乌克兰牌吗?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习近平最新动态 追踪报道!—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September 5, 2025
俄乌战争是当前世界政治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至于对正在下第二盘大棋的习近平来说更是如此。政治学者张俊华认为,习近平“露一手”的机会还是有的,但是他缺乏深谋远虑的能力。
在习近平当上国家主席的政治生涯中,有两个外交大棋盘。一个就是他的轰轰烈烈的一带一路倡议。 近十年过去了,第一盘棋是否成功现在还无法定论。但如今的习近平又开始了他第二盘大棋。 而这盘大棋,与其说是他自己启动的,倒不如说他是顺水推舟。 而其中相当一部分的贡献来自美国总统特朗普,因为他给习近平摆脱外交困局提供不少机会。跟一带一路那盘大棋不同,这次习的设计是改变现有的政治和经济秩序。最近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便是这一盘大棋的一部分。从政治秩序上来说,那就是要建立一个以威权国家为主体的、能跟民主阵营抗衡的世界秩序。而在经济上,就是建立一个同样也能跟西方金融、贸易和市场规则抗衡的、有中国参与游戏规则制定的秩序,并且能服务于上述的政治秩序。
北京在乌克兰战争中的作用
而作为这盘大棋的重要一部分,那就是乌克兰战争问题。 由于各种原因,习近平的心是向着莫斯科的。众所周知,在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前,普京特意赶到北京跟习近平会面。习近平给普京一颗定心丸:即一旦普京战争打的不顺,北京是不会置之不理的。果然,普京闪电战的计划失败了,本来也许三天要结束的战争,打了三年俄罗斯非但没有达到目标,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使得乌克兰的军事力量比以往更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普京的运气还是不坏,因为如果在没有像中国那样伸出手拉普京一把的话,西方的制裁效果肯定要好不少。仅以军工业而言,俄罗斯在没有西方技术和部件的前提下,肯定是无法自己把军工业迅速提升到打持久战的地步。而正是北京提供给俄罗斯无法从西方得到精密机床等无数军民两用的工业品和设备,才使得莫斯科得以重振其军工业。
普京的好“运气”
普京的“好运气”还体现在特朗普重新回到白宫。 这个没有一点儿地域政治概念的美国总统,不仅自己对俄乌之间的矛盾了解甚少,就连他手下的官员们,也是缺乏专业能力。以致于他还自我感觉很好,以为能在24小时内把战争结束, 并且能成功把俄罗斯拉到美国一边,从而跟中国分离。 而事实却是,特朗普在阿拉斯加跟普京的会面期间,几乎成了被普京操纵的木偶。以至于普京得意洋洋把这次会面作为已经设计好的和平计划来贩卖。这次在天津的上合峰会上,普京专门就此事向参会人兜售他和特朗普的会谈内容,而把乌克兰和欧洲国家则定性为破坏阿拉斯加和平方案。
当然,应该承认,特朗普这个没有战略思维的总统,很容易人云亦云。据金融时报报道,特朗普在最近跟欧洲领袖和乌克兰总统的白宫闭门会议中提议,今后在乌克兰长达1300公里的前线建立一个非军事区,并邀请中国来参与维和部队。而特朗普这一提议完全是从普京那里搬来的。因为普京在阿拉斯加就如此建议。
习近平的举棋不定
普京当时在阿拉斯加会面时提出的中国维和部队的建议, 并没有事先跟北京商量,尽管在今年二月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跟官方有着直接联系的中国参会者委婉地表述过,中国愿意参加乌克兰的维和部队。而当时欧洲国家和乌克兰反应并非持反对态度。
但是,在阿拉斯加会面时, 普京显然没有跟北京打招呼,而自己主动提出让中国派维和部队。其目的很清楚,普京深信,习近平始终不渝地站在俄罗斯的一边。而几个月前,外交部长王毅说的“中国不希望看到俄罗斯在乌克兰失败“,则更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成员,中国参加维和部队,将对莫斯科摆脱外交孤立更有利。 而一旦俄罗斯跟乌克兰在非军事区发生战事,那中国维和部队肯定会更偏袒俄罗斯。
但中国代表在今年二月暧昧地提议时,战局跟现在的不一样。 现在的战况是,乌克兰尽管在前线由于兵力不足,不如俄军更有优势,但防守比进攻更容易。俄军虽不时有领土上的进展,但总体来说,并非那么顺利。而乌军的中程和远程的导弹和无人机也够普京头疼的。乌克兰目前的战略很明确,就是摧毁俄罗斯的经济来源(即石油管道、炼油厂、军工厂和基础设施)从而切断莫斯科军事资源向前线输送可能性。而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乌克兰最近已经动用的自己研发的多种导弹打击和瘫痪俄罗斯的军工和基础设施,特别是使得俄罗斯在最近十天内失去了近25%的汽油和柴油生产能力,以致于俄罗斯不少地方闹起了汽油荒, 同时也影响了前线的进展。
习近平对这一切肯定很了解,北京不得不担心,如果普京依然没有结束战争的意愿,那乌克兰这种做法将继续下去。而这样下去,俄罗斯自己的经济崩毁就危在旦夕。习近平对此发展不是不了解。他不仅不愿意像北朝鲜那样太公开地支持俄罗斯。因为这样会遭到西方的严厉制裁,而且,北京对是否派维和部队到俄乌前线,也变得举棋不定。因为谁知道一个经济上快崩溃的俄罗斯,和一个不买账的乌克兰会如何对待这个骨子里支持俄罗斯的维和部队呢?
把头埋在沙里的鸵鸟
同理,习近平这次在天津的上合峰会宣言里只字不提乌克兰战争,也体现了中共内心的矛盾。 因为按照普京的意思,应该在天津宣言里公开为他的所谓“侵略”罪名平反,而把欧洲和乌克兰说成是和平的阻挠者,而按照莫迪的想法至少应该喊一下中止乌克兰战争的口号。但习近平这次算是来了个回避。这样似乎谁也没得罪。而恰恰这种沉默,也体现了习近平并不具备真正成为世界领袖的资格。
基辅狭小的外交空间
从乌克兰方面来说, 对习近平政府的态度并不稳定。一方面,当基辅看到现在很多俄罗斯自杀无人机的重要部件来自中国,看到中国雇佣兵在前线为莫斯科打仗,同时又看到习近平和普京如此亲热,无法抑制内心对北京的愤怒。因此,在普京提出中国参加维和部队后,泽伦斯基明确表示反对。 但另一方面,由于特朗普这个喜好威权主义国家(如俄罗斯)总统的存在,乌克兰的外交施展的空间并不大大。
习近平的最后机会
从习近平角度来说,尽管他内心支持普京,但却不愿意丢失今后参与乌克兰重建的机会。中国毕竟有“廉价物美”的长处,比如以低廉的价格承包工程项目,而这也许就是习近平的机会。某种程度上,习近平也确实想今后抓住这个机会,这就是为什么他在乌克兰34周年独立日那天给基辅发去了贺信。
习近平很可能还有一个很好的机会。那就是,在今后的几个月,他的俄罗斯邻居基础设施和炼油设备很可能被乌克兰的导弹破坏不少。面对如此后方被打但嘴又硬的普京,习近平不妨站出来,规劝一下普京停战。一旦他能这么做,一方面能在欧洲一改以往的形象,另一方面,对他的第二盘全球大棋的操作也很有利。
但笔者坚信,如同没有战略思维的特朗普,习近平也不具有这种政治智慧和胆量。
本文作者张俊华为德籍华人政治学者,在德国生活三十余年。他曾就读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曾执教于柏林自由大学等高校。现为法国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