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变幻下的成都车展 库里南消失, TA登“C位”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8月末的成都,被连日的阴雨笼罩,最高气温降到了21度。
8月29日至9月7日,一年一度的成都车展在西博城举行。其中,最直观的“凉意”在于约25家品牌的缺席。在这之中,豪华、超豪华品牌占比近半。
16号馆,因曾被称为豪华品牌馆而备受关注。去年成都车展时,16号展馆汇集了劳斯莱斯、宾利、兰博基尼、保时捷等品牌,如今,这些品牌没有继续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小米、红旗……
此外,去年已经缺席的玛莎拉蒂,今年则继续缺席。二三线豪华品牌,如雷克萨斯、英菲尼迪、捷尼赛思、捷豹路虎等,同样不见踪影。
对于超豪华品牌来说,这确实是寒冷的一年。
保时捷今年上半年在华销量同比下滑28%,玛莎拉蒂今年前五个月全国仅交付384辆新车,平均每月不到80台。
相较之下,比亚迪、长安、奇瑞等传统车企以“包馆”的姿态亮相成都车展,仰望、尊界S800、极氪9X等被摆上“C位”,吸引了更多的目光。
市场格局风云变幻,而每次的车展,仿佛是一面镜子,照射出车企的“悲喜不相通”。

(成都车展现场,作者拍摄)
超豪华阵营集体“消失”
8月29日开幕的2025成都车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 “豪华车断层”。
16号馆的变迁无疑具有象征意义,2024年的成都车展上,该展馆还放着劳斯莱斯幻影,如今已经被小米SU7、YU7等取代。
豪华品牌大规模缺席的背后,是市场低迷的表现。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7月,豪华车零售数量为17万辆,同比下降20%,环比下降29%;零售份额仅9.3%,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超豪华品牌进口量自2023年起持续走低,这一下滑趋势在2024年至2025年仍在延续。
以保时捷为例,此前无论是北京车展、上海车展,还是成都车展、广州车展,保时捷均未缺席。
然而,今年的保时捷,情况或许不容乐观。数据显示,保时捷今年上半年在华销量仅为2.1万辆,同比下滑28%。这是该品牌在中国市场连续第四年销量下滑。对于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原因,保时捷称,是中国豪华车市场严峻的市场环境及激烈的竞争所致。
历史数据显示,2022年,保时捷在华销量首次下滑,同比下降2.5%,2023年、2024年则分别下降15%、28%。
而纵观全球数据,保时捷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6月,保时捷在全球共交付146391辆汽车,同比下降6%。除中国外,欧洲市场上半年销量同样下降8%,其中德国同比下降23%。
保时捷当前面临的困境可谓 “前所未有”——盈利能力大幅缩水:受电动化转型高额投入影响,保时捷核心收益率从以往的15%左右,大幅下跌至5.5%。
除保时捷外,玛莎拉蒂的处境同样艰难,去年国内销量仅1209辆,同比下跌58%,至今仍无回暖迹象。
“对豪华车而言,参展的成本和收益如今越来越不匹配了。”一位车企人士分析称,“参会布展,展位费、搭建费、人力成本、宣发经费,需要上百万元。对于豪华品牌而言,这个数字可能更大。”
而当下的市场环境,这样的投入越来越难收回成本。投入产出比不再符合预期,撤退便成了必然选择。
东风本田首次缺席
除了豪华品牌,东风本田、起亚、东风标致、雪铁龙等合资品牌也未出现在成都车展上。
其中,东风本田的缺席令人意外。在2024年的成都车展上,东风本田还高调参展,在6号展馆,东风本田的展位面积几乎与对面的一汽大众相当。
在国内的车展,东风本田与广汽本田通常分别参展。其中东风本田生产CR-V等车型,广汽本田生产雅阁等车型。
“我们已经身处生死局,退无可退了。”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潘建新在近日的一则内部发言中说道。
根据东风集团控股发布的产销数据,东风本田的现状的确不容乐观。2025 年上半年,东风本田累计销量仅为14.9万辆,同比下降幅度高达37.4%,成为了东风集团降幅最大的品牌。而2021年,这个数据为71万辆。
在车型表现上,除了CR-V之外,其他车型的表现差强人意。其余如思域、英仕派等燃油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随着其竞争力减退,销量已经出现大幅下滑。尤其是思域,今年上半年销量同比暴跌42%。
8月18日,广东联合产权交易中心官网披露信息显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出售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50%股权,目前项目处于预挂牌阶段,转让底价待定,挂牌截止日期为9月12日。
公开信息显示,东本发动机是由东风汽车公司和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共同投资,于1998年7月1日创建的合资企业,负责开发、生产、销售轿车用的发动机及其零部件,并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
去年7月,本田中国宣布将关闭中国境内7条整车生产线中的2条,其中,东风本田于去年11月调整了第二生产线。
在五个月前的上海车展上,东风本田正式发布了“油电同质”战略。在新能源领域,东风本田已经先后试水过插混以及纯电路线。
然而,无论是最早的“e:NS”系列,还是后来的“烨”品牌,亦或是“灵悉”品牌,东风本田推出的新能源车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上表现并不理想。
除了东风本田,韩系品牌起亚和东风标致、雪铁龙,均在被市场边缘化。2025年前7个月,起亚在华销量仅4.55万辆。
合资品牌的“突围战”
在本届成都车展上,也有不少合资品牌正在努力“突围”。一些合资品牌一改往年“油改电”的弊病,下定决心,要在新能源市场上与自主品牌及新势力“掰掰手腕”。
从长安马自达,大众,到上汽通用,本次成都车展均以集体“反攻”的姿态高调亮相。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的竞争推向白热化,成为本次成都车展的另一个鲜明特色。
“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如果合资(品牌)还想在中国市场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变化。”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卢晓表示。
在成都车展期间,上汽通用共举办了三场活动。其中,别克高调亮相了其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并发布了一系列技术路径。
成都车展上,上汽通用宣布其辅助驾驶系统命名为“逍遥智行”,与智能驾驶公司Momenta合作开发。此外,别克今年还推出了“逍遥”整车架构,融合了动力域、底盘域、辅助驾驶域和智舱域四大技术。该架构100%由中国本土团队开发。
“成都车展‘至境’品牌首秀和‘逍遥’架构的展示,标志着合资品牌从‘市场跟随’转向‘技术引领’。”上汽通用别克的一位人士如是说。
在最近的媒体沟通会上,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表示,上汽通用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保持盈利,管理层获美方股东多次表扬。
除了上汽通用,作为传统合资巨头,大众在新能源领域也动作不断。本次成都车展,大众携ID.家族“全系出击”,并设置了独立展台。
一汽大众方面称,从2026年起,一汽大众将推出10款全新车型:包括5款纯电、2款插电混动、2款增程式混动,以及1款全新燃油车型,每一款都是针对中国客户需求的“定制之作”。
从产品角度来看,本届成都车展上,不少合资品牌开始采用自主品牌的产品策略,推出相应产品进行竞争。如由国内技术团队主导的新能源轿车东风日产N7、采用增程技术的别克至境L7、混动SUV沃尔沃XC70等。
这也是今年国内市场竞争的一个缩影——在被自主品牌赶超后,不少合资品牌希望用更中国化的方式夺回市场。
自主品牌“包馆”
50万级豪华车市场,曾经是奔驰GLS、宝马X7的天下,如今却被问界M9等自主品牌霸榜。
与超豪华“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主品牌的“热”。自主品牌在本届成都车展上开始用包馆的形式集中展现。比亚迪、奇瑞分别包下9号馆、5号馆。
作为西南央企,长安汽车同样包下整个展馆。在10号馆,长安旗下阿维塔、深蓝、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等悉数登场。

(成都车展,奇瑞包下整个展馆。作者拍摄)
本届成都车展,极氪9X、岚图追光L、享界S9T和仰望U8L等车型集体亮相,它们的价格区间覆盖了30万至130万元,填补了国际豪华品牌留下的市场空白。
其中,极氪9X在车展首日公布了47.99万元到56.99万元的预售价格,据介绍,在发布会结束后仅1小时,订单已突破42667台。
轿车方面,享界S9T作为一款豪华旅行车,在成都车展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样引发关注的还有岚图追光L,是岚图汽车的全新中大型轿车,主打高端插混市场。这些车型成为了传统“5、6、E”(宝马5系、奥迪A6L、奔驰E级)的有力竞争者。
今年成都车展的另一大变化,是不再单独设专门的媒体日,在车展首日即对观众开放,这一变化让成都车展的卖车属性变得更强。
即便是媒体日,各色主播、销售人员已经开始对着直播镜头,声嘶力竭细数各项优惠。
在现场,即便是同款车型,不同经销商给出的报价也不尽相同,而消费者总能找到更低的价格。以“5、6、E”为例,在成都车展上,一位经销商对着一辆奥迪A7L,报出了26.37万元的裸车价;而宝马5系525Li,裸车售价同样降至30万以内。
甚至,非成都地区的经销商也来到现场,他们都希望趁着车展“冲量”。
“成都车展就是个卖车的展会。”一位经销商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