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毕业回乡照顾家人,真的是“书白读了”吗

京港台:2025-9-8 19:49| 来源:农民日报 | 评论( 6 )  | 我来说几句


毕业回乡照顾家人,真的是“书白读了”吗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毕业回村就等于书白读了?近日,河南洛阳25岁女孩柳璐雅的选择,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关于“读书价值”的讨论。大学毕业后,柳璐雅本来能在大城市找一份安稳体面的工作,但她没选这条“常规路”,而是转身回了农村老家,跟父亲一起照顾瘫痪的妈妈和脑瘫的哥哥。

  这个选择,让很多人难以理解,他们认为“读了那么多年书,最后还不是回村种地。真是学费白交了,书也白读了。”对此,女孩的回应是“大家之所以会这么觉得,是因为把读书和挣钱划上了等号,读书的意义不止于此。正是因为读书,才坚定了我回来照顾家人的选择。”

  这话,太有力量了!

  

  很多人觉得,读书就该去城市,就该挣高薪,就该“跳出原本的圈子”。但谁说,读书的意义就只能是挣钱?这背后,其实是一种对读书的刻板印象:把高等教育和城市高薪死死绑在一起,返乡就等于“没出息”。在这种有点功利的眼光里,上学变成了一种投资,讲究经济回报和地位的改变。相比之下,女孩做了更为勇敢的选择。大家都知道,家庭照护也是劳动,甚至比很多职业都更辛苦、更沉重,只是它没被标价,没有被看到。她明白百善孝为先,相比于独自高飞,陪在家人身边、扛起责任,才是她更想要的日子。她用行动告诉我们,教育所带来的,不仅是学历,更是一种明事理、知感恩的能力。

  你说,这不就是读书的真正价值吗?

  

  我们看到,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母亲的褥疮逐渐好转,哥哥有了新的视频播放器,父亲脸上的笑容多了,家庭氛围也变得温馨而充满希望。可以说,她的世界变小了,但是爱却变大了。有人想捐款帮她,也被她婉拒了,她说“感谢大家的善意,但凡事得靠自己”。她不求谁施舍,不给家人添怨气,靠自己,把家撑了起来。

  你说,这样的人,是失败吗?

  

  更重要的是,她并非纯粹地“靠爱发电”。在这段时间里,除了靠低保、残疾人补贴和种地收入,她还卖凉皮、跑运输,尝试自媒体,把乡村生活拍成短视频,慢慢积累了20多万粉丝。她还在摸索农村创业的路,想为像她一样的人找到另一种活法。她让我们看到:一个人读了书,即使身处乡野,也能靠教育给她的力量,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

  你看,知识并没有被浪费,而是换了一种方式融入生活,成为改善生活的智慧!

  女孩的坚韧令人敬佩,但我们也该看到,她的困境并非个例,全国或许有无数的她默默在家乡承担者家庭照护的重担,她们也许正为收入发愁,也许连喘口气、歇一歇都很难。要让这种出于亲情的选择不再那么艰难,只靠她们自己努力可能真的不够,还需要社会的共同托举。比如,能不能设立照护补贴,让长期照顾家人的家庭有点实在的支持?或者,为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开辟“绿色通道”,教他们怎么做短视频、搞电商,把家乡的故事变成收入。再比如,能不能通过社交平台把大家联系起来,把零散的需求和资源对接上,慢慢织成一张农村互助网络?

  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人觉得:读书,不是为了永远离开家——而是为了有能力,把家和乡村的未来一起撑起来。

  对此您怎么看?评论区说说吧。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9-9 00:2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