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某媛论文突然被下架:武汉大学一些人 要倒霉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今天早上,有人发现武大杨某媛的论文,被下架了。
杨某媛的这篇论文,曾经是中国论文史上的一个奇迹。因为这篇论文的下载量,曾高达31万次以上,在文献来源为“武汉大学”的论文中,高居第一。
要知道,武大硕士论文的总下载量才是800多万次,而杨某媛一个人的论文,就占了30万次,可见她这篇论文在武大论文界的“牛X”程度。
然而就是这么一篇“牛X”的论文,就在今天,被知网下架了:
为什么被下架了呢?
有记者就此事询问了知网,而知网也做出了回应:
知网对此的回应是:撤下学位论文,需要作者本人联系学校研究生院老师出具撤稿函后,给到学位论文部,知网就会进行删撤。记者进一步询问,如果作者未申请,学校是否可以直接给知网发撤稿函?客服对此表示不清楚,需问学校。而关于杨某媛论文被撤下的情况,客服也表示不清楚......
看到知网的这个回应,很多网友认为,杨某媛这是顺利上岸了。还有网友认为,之所以下架她的论文,是她和学校串通好了,要修改好论文后重新上传,这代表她即将安全了......
那么,杨某媛论文下架了,就代表她真的安全了吗?
我认为不是这样。
相反的,我认为杨某媛论文下架,很可能是她的报应要来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知网下架一篇论文,通常可能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① 严重学术不端、严重侵权、严重错误。
② 严重政治问题、严重伦理问题、严重舆情风险。
③ 作者与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那么,杨某媛的情况,是属于哪一种呢?
如果是第①种情况——“严重学术不端、严重侵权、严重错误”导致的话,那这种情况下,应该是知网主动去删除的。例如一篇论文出现一些严重的涉及法律方面的问题、严重涉密问题,或者出现一些严重的诽谤或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的时候,知网可能会去主动删除。
但是杨某媛的情况,从表面上看虽然好像很严重,但这里的“严重”也仅仅是杨某媛和武大之间的事而已。这种问题,并不会损害知网一方的太大利益,所以知网应该是不会主动去干涉这件事的。
毕竟要知道,知网想主动删除一篇论文,他们自己要走的程序也是很繁琐的,因为他们也要填类似下面的这些表格,而且也要走申请、开会、审核等程序,我觉得他们犯不着给自己没事找事做。
如果是第②种情况“严重政治问题、严重伦理问题、严重舆情风险”导致的话,那这种情况应该是突发情况,这种情况,通常是非常紧急的,所以一般是问题出现后的几天就应该被下架了。
可杨某媛的论文,一直发酵那么久了,却到现在才下架,那我认为,第②种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所以经过排除法,我认为杨某媛的论文之所以被下架,很可能是第③种情况“作者与学位授予单位提出下架申请”的可能性比较大。
毕竟查一下你会发现,通常作者与授予单位提出下架论文申请需要的时间周期,一般学校和知网之间的来往函件通常要1-3个月的时间来推进,而杨某媛论文的事,发酵到现在也刚好是一个多月,这个时间点是对得上的。
那么,为什么他们要申请下架论文呢?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总之不管是什么原因,我认为他们应该是感受到什么压力了,所以才不得不这么做。
总之,这篇论文的下架,已经大概率说明武汉大学内部是在通过研究后,判断这篇论文是有问题的,所以他们才会联合杨某媛申请下架这篇论文。
而如果真是武汉大学联合杨某媛一同申请下架这篇论文的话,那么这个举动所包含的信息就很多了。
其中包含的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武汉大学的一些人,要倒霉了。
因为一篇论文在知网上架,则意味着武汉大学对这篇论文的质量,是认可的。但是,如今查出这篇论文存在严重问题被下架,那么这就意味着,当初这篇论文的指导教师(论文质量的第一道把关人)、院系评审专家、答辩委员会成员(对论文进行评审和答辩教授)、研究生院、教务处工作人员(负责组织论文的查重、评审的学校工作人员)、学校主管部门领导(负责监督整个提交流程)……等人,都可能要负责任。
毕竟这么多人,都看不出一篇论文的常识性错误、数据错误、胡编乱造等情况,这真的是一些所谓的名牌大学学者、教授、专家的学术水平?
而杨某媛论文被下架,包含的另外一个信息,就是杨某媛的报应,可能要来了。
因为杨某媛的论文被上传到知网,则意味着武汉大学当初是对杨某媛这个学生的学术水平、学位身份是认可的,毕竟是杨某媛是有这个论文后,武汉大学才会给她发毕业证学位证。
但是如今,这篇论文被下架了,那么就意味着,杨某媛之前的一些学术成果很可能就没了,学术成果都没了,那她的学位还算数吗?
所以,如果她的学位不算数了的话,那么她的文凭就作废了,而一旦她的文凭作废了,那她之前引以为傲的一切,很可能就灰飞烟灭了......
而且不仅杨某媛引以为傲的一切要灰飞烟灭,很可能武汉大学也因为杨某媛的这篇论文,在学术声誉上也会受到影响。
毕竟这这种问题百出论文,你们这一帮人是怎么让它上架的?这么一帮专家教授把关,都看不出这篇论文存在的问题?
所以,这杨某媛论文一事,对武汉大学而言,代价是严肃且严重的。
一所百年老校啊,学术声誉就这样被一个学生影响了,不得不说,武汉大学是真的有点冤。
但是其实也不算冤。因为事情出来后,如果他们早点出来道歉,早点出来承认自己的错误,早点启动相关程序,早点履行自己该履行的责任,早点主动挽回自己的公信力的话,那事情也不会变成今天这样啊......
所以对于武汉大学的一些做法,我是感到很唏嘘的。
例如前几天,他们就因为开会的时候在椅子上贴上的某个图案出来道歉了。但是对于杨某媛这个事,他们则是一再沉默,一再闭嘴......
为什么他们要怎么做?
我想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知道,某些事,他们即便道歉了,也不会有人要负责任;而有些事,他们一旦道歉了,就意味着他们中有人要负责任了......
这就是某些人喜欢搞“选择性道歉”根本原因吧。
总之文章的最后,我想说的是:做人,真诚才是最牛的必杀技。生而为人,千万别太鸡贼、太算计,因为一个人如果总是过于鸡贼,过于算计的话,那么最终吃亏的,只会是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