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研究警告:疫情期间的口罩留下“化学定时炸弹”

京港台:2025-9-13 02:48| 来源:cnBeta | 我来说几句


研究警告:疫情期间的口罩留下“化学定时炸弹”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新冠疫情期间一次性口罩的激增,已经留下了一颗可能危害人类、动物及环境的“化学定时炸弹”。研究指出,为防止病毒传播而生产的数百万吨塑料口罩目前正开始分解,释放出微塑料和化学添加剂,其中包括干扰人体内分泌的物质。本意用来保护大众健康的设备,如今却可能给人类与地球带来长远风险。

  

  考文垂大学农业生态、水资源与韧性中心的安娜·博古什(Anna Bogush)博士表示:“本研究凸显了亟需重新思考口罩的生产、使用和处置方式。”

  据估算,在疫情最严重时期,全球每月约有1290亿只一次性口罩被使用,这些口罩主要由聚丙烯等塑料制成。由于缺乏回收渠道,大部分废弃口罩最终被填埋或丢弃在街道、公园、海滩、水道及乡村等地,现已开始降解。近期研究报告显示,无论在陆地还是水体环境中,一次性口罩的存在都相当普遍。

  博古什与其合作者伊万·库尔切夫(Ivan Kourtchev)着手测定静置于水中的口罩会释放多少微塑料粒子。实验中,他们将市售多种新口罩各自浸泡在150毫升纯净水中24小时,再用膜过滤检测析出的物质。所有口罩都释放了微塑料,其中FFP2和FFP3型口罩(被认为是防病毒传播的“黄金标准”)的释放量最高,是其他口罩的4到6倍。

  研究论文指出:“微塑料颗粒的粒径变化较大,从约10微米到2082微米不等,但100微米以下的微粒在水样中占主导。”

  更令人担忧的是,进一步的化学分析发现,医用口罩还会释放出双酚B(一种具有类雌激素作用的内分泌干扰物)。以疫情高峰期一次性口罩总数计,研究人员估算,已向环境中释放了128至214公斤的双酚B。

  博古什表示:“我们无法忽视一次性口罩的环境代价,尤其是当我们已明确其释放的微塑料和化学物质会威胁人类及生态系统的健康。未来,我们必须提升风险意识,推动可持续替代品的研发,并作出知情选择,以保护健康与环境。”              

 

相关专题:雾霾,新冠肺炎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28 04:2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