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福州“踹门姐”当街发疯全过程曝光 网友炸了

京港台:2025-9-12 03:45| 来源:脆皮先生 | 评论( 16 )  | 我来说几句


福州“踹门姐”当街发疯全过程曝光 网友炸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1

  一份外卖,可以引发多大的蝴蝶效应?

  这两天,全国出名的福州“踹门姐”,给了我们一个“精彩”答案。

  事情起因其实很简单。

  9月6日中午,外卖小哥送餐时,误把一份面送到了隔壁一家门店。

  老板以为是同事点的,就没太在意,可不一会隔壁店女子打着电话就找来了。

  老板这时才知道是骑手送错了,就赶紧把餐递给了女子。

  

  谁知,女子一手接过餐,一边开始了对骑手的不依不饶的问责模式。

  中午匆忙饭点,加上街上店铺林立,不小心送错常有的事。

  走几步路到隔壁,饭就拿回来了。

  打个电话过去,提醒下外卖小哥下次别送错了本身也没啥。

  这都是但凡有点同理心的正常人的思维,可该女子是怎么做的呢?

  明明饭已经在手里拿着,嘴上却对外卖小哥说的是:“我面条没收到货,你放哪了?”

  

  如此得理不饶人,老板J先生实在看不下去。

  “你不是已经拿到了”

  “你为难骑手干嘛”

  女子瞬间恼羞成怒:我为难骑手怎么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冲突也在这时候开始升级了。

  只见女子嘴上说不过,就一脚踹到了J先生的店门上。

  这时候J先生的怒气值也上来了,拿起电话准备报警了事。

  听到报警,女子干脆直接发疯暴走,又一脚狠狠踹在门上。

  

  原本好好的玻璃门,瞬间整扇完全掉落。

  比两脚踹翻一扇门更神气更牛掰的,是女子恶狠狠丢下的那句:

  “明天我不揍死你,总有一天收拾你”。

  

  又是为难外卖小哥。

  又是威胁恐吓仗义执言的大哥。

  又是蓄意毁坏他人财物。

  视频一经曝光,网友无疑炸了:“怎么有这种女人,不要打马赛克!”

  

  有意思的,是事件后续。

  刚开始当着警方的面,女子还对自己的操作拒不承认,可她没想到是,监控记录并还原了她发疯的全过程。

  趾高气扬瞬间切换“求和解”模式。

  可惜,老板J先生不愿意,毕竟,那句还犹如在耳“我不揍死你”,任谁都害怕。

  被损坏的门窗报价也出来了,正好5000块。

  

  原本一件很小的事情,却在女子的嚣张傲慢,情绪失控下,像滚雪球般越闹越大。

  不仅面临赔钱,还可能留下案底。

  得饶人处且饶人。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都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可有些人啊,一旦抓到机会,人性中最丑恶的因子便会疯狂迸发,那就是:

  在自己最小的权利范围内,最大限度的为难别人。

  2

  “踹门姐”这边的风波还未平息,又一个“黑裙姐”在昨天横空出道。

  9月9号,海南海口。

  林某脚踩高跟鞋,驾驶小汽车,与外卖小哥的电动车发生剐蹭。

  一个把电动车停在了机动车道,一个开着车不看路硬闯。

  原本两人都有问题,可就在协商过程中,觉得自己完全没错的林某,突然失控发疯,朝着外卖小哥就是几巴掌挥过去。

  

  随后,还居高临下,连环上演脚踢,砸鞋,撕衣服……

  更让人愤怒的是,看自己打不过,还打电话摇来一个40多岁大汉,对外卖小哥进行殴打。

  最后结局才经典。

  黑裙姐道歉、赔钱,被叫来的“帮手”喜提10日拘留。

  嚣张冲动一时爽,以后谁还敢当她朋友?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视频底下一位网友的评论:

  “这女的真勇,敢打外卖小哥,这可是会拼命的人群”。

  

  这不是威胁谁,也不是危言耸听。

  因为老实人被逼急了,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因为你为难欺负别人时,手中的无形的刀,其实就已经对准了你自己。

  就在今年的7月26号,嘉兴某小区发生了一件后怕的事。

  一个24岁的快递员,持刀上门划伤了一对夫妻。

  

  可奇怪的是,评论区没有一边倒指责伤人的快递员,还有许多人为他发声。

  因为这件事情的全貌里,藏着更深的丑恶。

  有知情人透露,这对夫妻在网上买了物品A,却给商家把物品B退了回去。

  无辜的快递员被连累投诉,还可能要赔偿。

  小哥只能上门找人理论,可这对夫妻,摆明要让小哥当这个“替罪羊”。

  敲门不开,电话不接。

  七月的大热天,小哥硬是苦苦在外面等了几十小时,两口子都不肯出来。

  

  直到小哥把外面的水阀关了,夫妻俩人是出来了。

  可他们不是解决快递问题的,而是兴师问罪因为小哥关阀门,“把我家热水器都烧坏了”。

  在对方的蛮横无理+言语羞辱下,小哥再也忍不住,才掏出了那把刀。

  这个世界,每份工作都值得尊重。

  那些奔波于大街小巷的只为把热腾腾的饭菜,只为把心心念念的物品送到我们手中的外卖小哥,快递小哥更是。

  我们以为的一个投诉,一个差评,一个背锅不值一提。

  那些要被扣掉的钱,却可能是他们爬了几百个台阶,跑了半个城市,挣扎到凌晨三点换来的。

  这件事,所幸最后没有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可罪魁祸首是谁,冲突的源头在哪?

  在有人明明占了便宜还卖乖。

  在有人自作聪明把自己的锅让别人背。

  在有人自以为是,对别人的辛苦视而不见。

  在有人自视高人一等,想要把别人的尊严狠狠踩一地。

  3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习惯性为难他人?

  从心理学角度看,无论是踹门姐,还是黑裙姐,她们的行为都展现了一种极度膨胀的权利感:

  我花了钱,就有权无限度发泄情绪。

  我开着好车,就有权把错都归于对方。

  在这类人的字典里,是找不到尊重和理解两个字的。

  他们永远无法共情别人的处境。

  永远无法对那些风里来雨里去赚辛苦钱的底层劳动者,真心说一句谢谢或对不起。

  他们以为靠自己的嚣张傲慢无理,就能让所有人对自己俯首称臣。

  殊不知能赢到最后的从不是他们,而是另外两类人。

  第一种,情绪稳定的人。

  这个时代,许多人自带戾气出门,能管住自己情绪的,才是聪明人。

  比如前段时间很火的那个视频。

  小伙骑车和逆行的女子发生剐蹭,女子一边举着手机,一边咄咄逼人。

  无论对方说什么,骂什么,叫嚣什么,小伙从头到尾一句“我听交警的”,贡献了一场教科书式的回答。

  极其稳定的情绪,不仅避免了冲突,还完全避免了对方给自己下套的机会。

  

  那么如何可以有效管控自己的情绪呢?

  心理学上有一个顶级思维,叫费斯汀格法则。

  它的核心观点就是:生活中的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组成,而90%取决于你对这些事件的反应。

  当一件不太美好的事已经发生,你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做,直接决定着事情的朝向和结局。

  当你即将失控时,想想后果,想想愤怒有没有用,想想怎样才是好的解决办法?

  比如,那位“踹门姐”,如果在接到J先生递过来的餐后,可以对他说一句“谢谢你”,可以对外卖小哥说一句:“没事了,找到了”。

  那位“黑裙姐”,如果在下车后,可以和外卖小哥好好商量,可以承认自己也有错。

  这两事件,绝对都不会发展到全网皆知,全网群嘲的这一步。

  第二类,在人之上把人当人的人。

  风水轮流转的底层逻辑下,人性中有一种最大的愚蠢,那就是拜高踩低。

  《甄嬛传》很多人都看过,里面的余莺儿最蠢的事迹,不是一开始李代桃僵,冒充了倚梅园里的甄嬛。

  而是在上位后自命不凡,目中无人,得罪了皇上身边的小夏子。

  余莺儿求见皇上,皇上在和果郡王在一块不方便,可她却觉得是小夏子糊弄自己。

  于是命令小夏子徒手拨核桃,满手鲜血淋漓。

  同是底层出身,爬到主子的位置后,却丝毫不记得来时苦,疯狂为难,欺凌地位不再如自己的丫鬟太监们。

  她以为自己出了气,自己很厉害。

  可最后,她看不起的小夏子也堵住了失宠后的她,求见皇上再翻身的唯一的路。

  

  一个人频繁过分伤害别人,最后自己也一定遍体鳞伤。

  “生活中,你对别人说的每一句过分的话,每一件过分的事,终究都会回来伤害自己。”

  强者面前,把自己当人。

  弱者面前,把别人当人。

  尤其顺境之下,切忌目中无人,嚣张跋扈。

  且不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守恒定律。

  喜欢为难别人的人,永远难有大成就。

  当你的情绪里,塞满疯狂和暴戾时,你也就开始走上人生下坡的路了。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9-12 23:3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