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中国男狂吃羊肉染癌 死亡率相当高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中国郑州一名26岁男子在草原旅游后,因肝脏肿大与腹痛就医,经检查疑似罹患罕见的寄生虫感染病肝包虫病,又俗称虫癌,经检查,医生初步推测可能与他旅途中频繁食用未全熟羊肉有关。
根据陆媒综合报道,医院指出患者在牧区旅游时,几乎每天都食用羊肉串,一天两次以上,且未特别注意肉是否煮熟。 返家几天后身体就出现明显不适,经检查发现肝脏异常肿大,疑似是因食用未熟羊肉,感染棘球绦虫,其幼虫可透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寄生在肝脏,形成囊泡并导致肝包虫病。
此病为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疾病,常见于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等牧区,大多经由犬只、牛羊等动物传播。 人类感染后初期无明显症状,随时间囊泡逐渐增大,可能造成肝脏肿大、腹痛,甚至引起黄疸、腹水或肝功能衰竭,因此有“虫癌”之称。
主治医生表示,肝包虫病的潜伏期可能长达数月甚至数年,一旦出现囊泡,治疗常需外科手术或长期服药抑制病情,若未及时诊断与治疗,死亡率相当高,所幸该名患者因病况明显且就医及时,目前正接受进一步治疗。
医生提醒民众,在前往草原或牧区旅游时,务必注意饮食卫生,尤其避免食用未完全煮熟的牛羊肉,如烤肉串或火锅涮肉等,同时应避免与牧区犬只过于亲密接触,并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若旅游后出现持续腹痛、肝脏肿大或其他消化道异常,也应尽早就医检查。
专家也指出,随着草原旅游风气兴盛,民众对当地饮食往往充满兴趣,却可能忽略食安风险,肝包虫病早期难以发现,但是一旦恶化将大幅增加治疗难度与风险。 因此,食物必须“煮熟、烤透”,饮用水与卫生条件也不容忽视,才能有效降低感染机率。
院方最后强调,这起病例是一个重要警示,呼吁民众在享受特色美食的同时,也应顾及健康安全,避免因一时大意,付出沉重的健康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