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6成 官方称规模优势还在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中国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十四五」(2021到2025年)民生统计报告。尽管中国从2022年人口已进入负成长,但报告称2024年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60.9%,「规模优势和人口红利依然存在」。
综合中国国家统计局官网及界面新闻报导,报告显示,2024年末,全国人口总量为14亿828万人,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亿5798万人,占60.9%。
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分布向城镇和东部地区集聚。2024年末,城镇人口9亿4350万人,城镇化率为67.00%,比2020年末提高3.11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持续提高。东部地区常住人口为5亿670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40.32%,比2020年提高0.30个百分点。
2024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9.0岁,比2020年提高1.07岁。全国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21年,比2020年提高0.46年。
2024年末,中国就业人员总量7亿3439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亿7345万人,比2020年末增加1074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达64.5%;乡村就业人员2亿6094万人,减少2699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为35.5%。
这其中,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增强。2024年末,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为3亿5866万人,比2020年末增加6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8.8%,提高1.1个百分点。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劳动力持续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工总量在不断增加。2024年,全国农民工规模2亿9973万人,比2020年增加1413万人,增长4.9%,2021至2024年年均增长1.2%。2021至2024年,全国进城农民工规模均为1.3亿人左右,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根据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调查,2024年,44.5%的进城农民工认为自己是本地人,比2020年提高3.1个百分点。在进城农民工中,38.2%参加过所在社区组织的活动,比2020年提高8.9个百分点,对城市的归属感和社会活动参与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