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除大爷之外 鸟也开始热衷围观挖掘机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如果要评选施工现场里的魅魔,自然是非挖掘机莫属。
它只要一发动,现场就会自动生成一圈中年爷叔。
他们神色庄重,双手叉腰,仿佛被挖掘机的轰鸣声点燃了某种远古本能。
这种莫名其妙的强吸引力,早已是众所周知的都市怪谈。
但最近,越来越多人发现了另一个神秘现象。
现在不止大爷,挖掘机旁边还会长鸟。

起初大家以为是巧合。毕竟工地空旷,小动物来歇歇脚很正常。
可次数一多,就发现不对劲:每当挖掘机铲子一挥,鸟和叔往往同时驾到。
甚至相比之下,鸟围观挖掘机的积极性更高。

它们不像叔那样“随缘”,而是会在机器开动前,就早早聚于一旁。
于是各个施工现场旁边,逐渐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画面:近处的鸟忙着跟,远处的叔忙着赏。

中间的挖掘机则稳稳挥舞着铁臂,展现出极强的跨物种吸引力,很神秘。
但如果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这神秘现象其实非常淳朴:
不是鸟也被挖机魅力吸引,是鸟随着科技进化了。
因为这些跟着挖掘机的鸟,大部分都是牛背鹭。

鸟如其名,是一种中小型白色鹭科鸟类,因为常跟在牛后面而因此得名。
它之所以跟着牛,是因为牛在草地上行走或吃草时,会惊动、踩死草丛里的昆虫,它们就能趁机捕食,相当于把牛当成“翻虫子工具”。

与此同时,它们也会顺手帮牛清理身上的寄生虫,打工换坑位。
两方原来是相当典型的互利共生关系。但今天,牛背鹭显然是悟了,眼前的铁牛才是真正优质的甲方。

毕竟和牛混,收益有限,可跟着挖掘机就不一样了:它们效率拉满,直接开自助餐,关键是,从不要求额外服务,只负责稳定供餐。
于是这类鸟儿很自然地完成了升级:从牛背鹭进化成了机背鹭,把古老的互利共生,平滑接入了现代化工地场景。
而虽说这种现象比较稀奇,但其实已经不再罕见。
许多生物,如今都经历这种科技进步下的“生态重编”。
例如同为鸟类的乌鸦。近年在日本(专题)就有观察发现,现在的乌鸦会借助汽车来开坚果。

它们会把坚果丢到马路上,等汽车碾碎后叼走,把现代交通体系当开果器使。
甚至还有人观察到,乌鸦们会专挑人行横道附近操作,借助红绿灯保护自己。
与之类似的还有“整点薯条”,以及“烟头筑巢”。

前者已经不必多言,部分地方的海鸥已经学会了这项新的觅食技能,而后者则是一种格外魔幻的现象:
在世界各地,均有人发现有些鸟会主动把人类丢弃的烟头叼进巢里,当成筑巢材料,偏爱“去马路上整点烟头”。

虽说肯定是环境污染导致的,对鸟类有害是自然,但鸟的选择变化其实也有“科学”的原因:烟头里残留的尼古丁和其他化学物质,能有效驱赶寄生虫。

与之类似,全球各地也在涌现出一种“进化版”寄居蟹:它们会把塑料容器当壳使

甚至,被丢弃的娃娃头。
垃圾横行当然是主要原因。但也另有研究人员推测,寄居蟹做出这种选择,也可能是塑料制品因为更轻、更小,或能在被污染的环境里伪装。
尽管这种“塑料飞升”对寄居蟹来说,并不是个好现象。

这些故事看似稀奇,其实逻辑很直白——
当人类不断改造环境,动物们也在同步改写自己的生存方式。
对此还有个相关名词,叫人类驱动的快速进化(HIREC)。
意思就是,人类活动会在极短的时间尺度上改变生物的生存环境,从而推动它们发生快速的遗传或行为改变。
所以“人与自然渐行渐远”,倒不一定是真事。
当城市一路向前扩张,自然也已经悄悄卷入进来,只不过没人问过它们愿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