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40年前的深圳还疯狂 国家为何拼命押注新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比40年前的深圳还疯狂,国家为何拼命往新疆堆资源?
今年新疆计划实施重点项目500个,总投资3.47万亿元,相当于2.89个雅江水电站。
更有一批超级工程横空出世,连接新疆和西藏的新藏铁路、能绕道俄罗斯的中吉乌铁路、贯穿天山南北的第二通道独库高速公路……

这些项目天量资金加起来,堪比当年4万亿大放水,只不过当年是给全国大水漫灌,而这次单独拉水管全给了新疆。
新疆的70周年大会,更出现了罕见的高规格:最高层亲自入疆并出席庆祝活动,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是重视新疆工作的重大信号。
某种程度上,今天新疆的战略价值远远超过国内任何一个地方。
决策层对西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要“持续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稳”字当头。新疆,却被赋予“五大战略定位”:
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
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
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
维护国家地缘安全的战略屏障
一句话,新疆要比西藏挑更重的担子。
有博主这样解读,西藏在安全屏障之外,只要办好自己的事,就是对全国做贡献;而新疆多了一层使命,要对全国经济形成战略支撑。
怎么支撑呢?
首先是能源上,新疆的肚子里全是宝,全国34%的天然气,40%的陆地石油,40%的煤炭。
传统能源之外,新疆的风能、太阳能也是根本用不完,新疆电网新能源装机容量累计达1.29亿千瓦,当东部沿海兄弟省份为用电高峰发愁时,它淡淡地来一句:随便用,不够我再送。
而且新疆连着欧亚各国,新疆不缺电,但它们缺呀。以后完全有可能,巴基斯坦缺电了,一个电话打到新疆,不到0.01秒新疆的绿电就通过特高压输送过去了。
毕竟中国有全球输电能力最强、规模最大的新型电网。
其次,是能源优势上可以打的产业牌。
新疆不只做一个能源基地,更要承接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发展的含金量。比如长三角和珠三角一度电七八毛钱,新疆一度电三毛钱,未来还可能降到2毛、1毛。
你想想,AI时代什么最贵?电力啊!算力的尽头就是电。
华为(专题)、腾讯、字节跳动,这些互联网巨头为什么扎堆新疆建数据中心?
因为这儿电多、价低、量管饱。
曾经以“挖煤卖煤”为生的沙漠小镇伊吾,投入数十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彭博社记者都不远万里来拍纪录片,感慨:
“在中国西北部这片偏远的角落,有一个小镇正成为中国人工智能雄心的核心。这片看似荒凉的土地正逐渐成为中国争夺AI霸主地位、挑战美国的关键区域。”

图/塔里木河流域。巴音郭楞管理局网站
其三,是新疆极为重要的区位。
历史告诉我们:强盛王朝,必经营新疆,不管是汉朝还是盛唐,亦或是清朝,无一例外。
你看当年左宗棠69岁了,还要抬棺出征,为什么?
因为新疆是“亚欧心脏”,进可攻、退可守。
我的同事申公豹说得好,西藏是盾,新疆是矛。西藏决定下限,新疆决定上限。
从防守上来看,失去西藏,半个中国的战略纵深都没了。从进攻端来看,新疆可以直达中亚、南亚次大陆,甚至跨过哈萨克直达欧洲。
今天,海权不确定性加大,陆权战略已成明牌,新疆——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就是中国打出的一张“王牌”。
所以为什么说,今天新疆,天时地利人和,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想想40多年前深圳为何能崛起,不就是因为它临近香港(专题)、面朝大海,又赶上时代机遇吗?
最后不得不提到,新疆的农业被远远低估了。
左公当年肯定不会想到,三北防护林如今郁郁葱葱,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锁边。新疆和田沙漠,首次种植的“温室水稻”亩产达到1051.5公斤,一年能收五季。

新疆沙漠里的水稻基地(图源:新疆广播电视台)
更震惊的是新疆这个中国离大海最远的地方,竟然盛产海鲜,南美白对虾、三文鱼、罗非鱼、大螃蟹,坐飞机到江浙沪人的餐桌。今天全国高端日料店的三分之一的三文鱼,来自新疆尼勒克。
老天还送助攻:西北暖湿化,沙漠迎来雨季,纯属老天给喂饭吃。
有人问:新疆能成为下一个深圳吗?答案是:新疆不必成为下一个深圳。
因为,想象力完全可以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