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9亿人?中国到底还有多少人没坐过飞机?

京港台:2025-10-2 22:13| 来源:停机坪 | 评论( 27 )  | 我来说几句


9亿人?中国到底还有多少人没坐过飞机?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我提了一嘴“中国还有9亿人没坐过飞机”,有读者私信我说不敢想象。

  

  可有时候,这个简单的问题,却能牵动最大的想象。

  中国到底还有多少人没坐过飞机?

  过去这是一个糊涂账。我们经常在民航年报里听到旅客运输量,但那是“人次”,同一个人一年坐十次航班,也能算十次。真正有多少人上过飞机,长期没有答案。

  直到2020年底,民航局首次披露:当时中国的航空人口大约是3.8亿人。所谓航空人口,就是“至少坐过一次飞机的人”。这是第一次,官方把这个概念明确提出。

  几年过去,这个数字又有多大变化?

  在2025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民航局披露:我国航空人口已经达到4.7亿人。换句话说,从2022年的3.8亿到如今的4.7亿,五年间大约新增了9000万航空人口。

  如果以2024年末总人口14.08亿来算,还剩下大约9.3亿人,从未有过飞行经历。

  为什么中国民航能有这样的跳跃?

  首先是基础设施的铺开。

  到2023年底,中国已有259座运输机场,到2024年这个数字增长到263,预计到“十四五”末能接近270。

  新机场的意义,不只是建筑,而是把整片地区的人纳入“飞行版图”。

  从西藏林芝到贵州荔波,从新疆阿克苏到四川稻城,每一个新通航的机场,背后都是当地人第一次可以“不靠转车、不靠大巴”,直接飞往全国。哪怕每天只有一班航班,它带来的改变也是翻天覆地的。

  其次是票价门槛的降低。

  低成本航司早已把机票做到几百块,让更多人第一次走进机场。全服务航司也在不断做促销,很多时候机票价格已经能和高铁二等座相比。

  再加上签证便利、旅游热度提升、出境游恢复,这些都刺激了更多人尝试飞行。

  还有消费心态的转变。

  十几二十年前,坐飞机还是件值得在朋友圈炫耀的事。今天,很多人已经把它当成一种方便、省时的选择。

  “飞行”从身份象征变成出行工具,这种心态的变化,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注脚。

  它也意味着:航空市场已经完成了从“奢侈”到“普及”的转型,下一步要面对的,就是如何让更多没飞过的人也能享受到这种“普及”。

  但摊开来看,差距依然惊人。

  在东部沿海大城市,很多人一年飞好几次,甚至几十次。在中西部和偏远地区,离最近的机场要三四个小时车程,坐飞机依然是奢侈。

  9亿没飞过的人,大部分集中在农村、低收入群体,以及年长人群。这就是今天中国民航的现实:一边是千万级枢纽机场人潮如织,一边是大片区域的“航空空白”。

  更难以言说的是,即便航空人口和旅客人次都在增长,航司的日子依旧不好过。

  2024年,中国民航全年旅客运输量7.3亿人次,创历史新高。2025年预计要冲击7.8亿人次。

  但几大航的财报依旧不算亮眼,亏损的亏损,微利的微利。油价、汇率、飞机租赁和起降费,这些成本像一只无形的手,把利润不断压缩。

  在整个航空产业链里,机场赚钱,油企赚钱,租赁商赚钱,唯独航司常常是最薄的一环。所以,“航空人口在涨”不等于“航司马上就赚钱”。

  还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高铁。

  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高铁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截至2024年,全国高铁营业里程已经超过4.5万公里,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七成以上。

  它把一个又一个城市拉进了“四小时经济圈”,很多航线的竞争力,直接被高铁蚕食。

  最典型的是京沪、京广、沪汉、成渝这样的黄金航线。过去是航司的必争之地,如今旅客早已习惯了“进站比进机场更省心”。高铁有自己的优势:票价相对稳定、行李限制宽松、准点率高、城市中心到中心。所以在短途出行,很多人压根不会考虑飞机。

  这也解释了一个矛盾:一方面,航空人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民航在很多中短途市场的份额却被高铁持续压缩。

  未来中国民航要想拉动那9亿没飞过的人,就必须找准与高铁错位的空间。除了做高铁够不着的远程航线,还要在出行体验上找到差异化的突破。这才是中国民航未来的竞争逻辑。

  所以,9亿没飞过的人,意味着什么?

  它是一块潜力巨大的市场。一旦交通便利、收入提高,他们迟早会成为“航空人口”的一部分。

  它也是行业肩上的责任。航空公司不仅仅是企业,它们承载着让更多人走出去的使命,带着天然的公共属性。对于航司来说,这是压力;对于国家来说,这是公共服务的公平性问题。

  谁能打通偏远市场,谁能把票价门槛再往下压,谁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拓展更多航线,说不定谁就能赢得未来十年。

  所以,当我们说“还有9亿人没坐过飞机”,这不是一个冷冰冰的统计数字。它既是增长的空间,也是行业的挑战。

  飞行正在从少数人的特权,变成越来越多人的日常。而那9亿人的期待,就是中国民航下一个阶段的答卷。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3 05:5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