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墙外文摘:中国思想控制的闭合系统

京港台:2025-10-6 09:57| 来源:德国之声 | 评论( 9 )  | 我来说几句


墙外文摘:中国思想控制的闭合系统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有评论认为,中国正在推进“思想控制—舆论控制—空间控制”的全面闭合系统。当中国把这套系统向外复制,台湾往往成为第一波冲击的实验场。

  台湾“上报”发表文章《中国如何走到“于朦胧之死被禁止追查”》,作者洪浦钊说,从中共中央最近颁布《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中国酒店电视强制看央视,到演员于朦胧坠楼事件中的过度审查,证实中国正在推进“思想控制—舆论控制—空间控制”的全面闭合系统。

  文章说,这套系统的终极目标不是单纯维稳,而是建构一种数位极权模式,并且逐步向外输出。TikTok就是最直接的例子。当中国在内部全面收紧时,它同时透过算法与内容推送,把对外的叙事渗透到各国的公共空间。

  作者认为,台湾在这一波趋势下尤其脆弱。一方面,台湾社会多元开放、资讯自由流动,这正是民主的强项;另一方面,当中国把审查、操控、宣传的模式向外复制,台湾往往成为第一波冲击的实验场。

  作者表示,我们不能仅仅把中国的这些管制视为“内部控制”,因为它们已经跨越国界,成为新型态的战争样态。对台湾而言,真正的挑战不是如何评论中国“多严厉”,而是如何自我防卫。

  整体经济疲软是否会拖累中国科技进步?

  《华尔街日报》首席中国记者魏玲灵在她主笔的中国洞察专栏中,谈到“中国悖论”时指出,关于中国的两种说法——经济困境和科技进步——它们都是事实。中国长达40年由投资驱动的繁荣期已经结束。如今,中国正艰难应对房地产市场崩盘、青年失业率飙升和通缩加剧等问题。与此同时,中国的科技进步也是实实在在的。在AI、量子计算、电信和清洁能源等领域,中国不仅有竞争能力,在某些行业,中国甚至有引领之势。

  魏玲灵认为,如果将中国的科技行业看作一个“国中国”,这两种景象就不矛盾了。该行业由巨额政府资金和庞大的理工科人才库推动,一切都服务于实现技术自主可控的国家使命。这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可以在整体经济增长乏力之际,创造出若干世界级的创新高地。然而,科技行业的体量尚不足以驱动整个国家的发展。真正的问题是,整体经济增长乏力的局面最终是否会拖累这个非凡的创新机器。

  亚洲Z世代正在觉醒

  《纽约时报》发表文章《青年的呐喊:抗议之声点燃“亚洲之春” 》,作者Meena Kandasamy指出,一种新的反抗视觉语法正在南亚和东南亚的广阔地域上书写,实时直播给全球观众。这些难以忘怀的画面呈现的不是职业革命者,而是被逼入绝境的普通年轻人。不满的年轻亚洲人推翻或动摇了当权者,这已在去年的孟加拉国、2022年的斯里兰卡,以及几周前的印度尼西亚和尼泊尔发生。

  作者说,阿拉伯之春从希望走向崩溃的最终轨迹是对未来可能走向的一个深刻警示,但这一次似乎有所不同。亚洲的Z世代并不把数字动员当作政治的附属品,而是政治本身。他们目睹了早前运动的失败,如今正从零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体系——去中心化、灵活、极具冲击力。他们正在找到自己的声音。掌权者若视而不见,将为此付出代价。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7 12:5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