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北四北五已腰斩 已经跌倒妈也不认了

京港台:2025-11-9 03:21| 来源:Financial小伙伴 | 评论( 34 )  | 我来说几句


北四北五已腰斩 已经跌倒妈也不认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曾经,提起北京楼市,常听到一句话:南三不如北五。北城买了房那好像得意的就是人生赢家,宁要北城一块砖,不要南城一张床。

  如今北城五环已经跌倒妈也不认了。

  北五环外的新龙城,2022年,一个56平的小一居,414万成交,那时候谁买谁是人生赢家。

  2025年9月,同户型成交价直接腰斩,208万。跌掉的206万,是一个普通人干二十年的工资。

  讽刺的是,它直接跌回了2013年的价位。十二年一轮回,当年卖掉的,现在可以买回来,几乎零成本。

  北五环内的望京新城,曾经的韩国之城,望京互联网人的心头好,曾经的奋斗坐标,如今已是财富黑洞。2022年同户型493万,如今259万。整整少了234万。

  青春可以重来,你十年前卖掉的房子,现在可用同样的价格买回来。但对于还在还房贷的人,这不是重来,而是赔光。

  兰园、上林溪、清友园,一个个耳熟能详的盘子,一个个都成了“价格黑洞”。

  兰园一套60平的两居,从537万跌到315万,蒸发了222万;上林溪109平的房子,从1158万跌到790万,368万就这样没了;北苑家园清友园,一套127平的三居,从758万跌到501万,缩水257万。

  。。。

  这些数字,不是冷冰冰的统计,它们背后,是一个个真实的人生。

  有的是全家凑钱上车的年轻夫妻,有的是背着两套贷款的中年人。他们曾经以为,房子就是财富的保险柜,越放越值钱。可现实告诉他们,房子已是风险最大的金融产品。

  为什么会跌得这么狠?逻辑很现实。

  第一,供给远大于需求。挂牌量一直在16万套以上,这意味着市场被存量房压得喘不过气。

  第二,买家信心崩塌。过去大家怕买不到,现在大家怕卖不掉。心态一转,价格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倒下。

  第三,信贷收紧,购房能力下降。年轻人不敢贷款,中年人不敢加杠杆。房子从“必须品”变成“选项”。

  学术上,这叫“资产负债表衰退”。当家庭资产缩水,人们会削减消费、延迟投资,把所有的钱都用来防御。

  简单点说,就是大家都穷怕了,不敢花钱了。楼市这种高杠杆、高风险的游戏,最容易被抛弃。

    

  北京东四环北路东风北桥(2021年5月)

  这场暴跌,真正击碎的,不只是房价,还有无数人心里的信仰。

  多少人以为,房子是人生最大的底牌,撑得住未来的风险。现在发现,房子反而成了最大的风险。

  那种“房住不炒”的口号,曾经被人当作调控口径,如今已被狠狠印在现实的脸上。

  2017年、2021年冲进市场的人,他们成了这场游戏里最惨烈的接盘侠。他们拿青春、婚姻、父母的养老金,换来的是一串下跌的数据曲线。

  他们熬过加息,熬过疫情,却没熬过房价的坍塌。

  人到中年最怕的是什么?不是没钱,而是发现自己所有的奋斗,都压在了一套房子上,而这套房子不值钱了。以为自己买的是未来,其实买的是枷锁。

  十年前,房子让人一夜暴富;十年后,房子让人一夜返贫。这就是中国楼市的荒诞剧。当泡沫破裂的时候,没有赢家。

  没买的人幸存,但也不敢庆幸,因为这意味着整个经济的寒气都要传导下来;买了的人只能苦笑,时代的车轮碾过来,谁都很难全身而退。

  恭喜没买的人,你们逃过一劫;也心疼买了的人,你们没做错什么,却被卷进了时代的漩涡。

  ---------------

  回到我A。

  周末不开市,简单复盘一些宏观方面的看法。

  8月底到9月中旬,大家都在炒“降息预期”。黄金、白银一路狂奔,市场赌的是美联储要放水。

  随后,关税威胁、加密货币暴跌、美国政府停摆传闻等轮番上场,避险情绪被推上高潮,金银成为情绪宣泄口。

  10月中旬,风口又转了,降息叠加中美关系缓和、俄乌停战传言,市场开始憧憬“增长复苏”,于是铜铝上,金银下。

  10月底,降息预期消化完,工业金属开始分化;如今,美国政府的停摆闹剧再起,美元短线走强,市场底气在恢复。

  纳指长下影线说明抄底资金回来了,民主党开始妥协,各种传闻暗示停摆终将落幕。

  接下来,要看的,不是消息,而是格局。

  地缘政治没变,中美对抗不会停;科技自立、能源转型,这两条主线正成为大A最确定的未来。

  美元的反弹终会结束,属于中国资产的长线价值,正在被一点点重新定价。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24 21:0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