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后印度人口将是中国3倍 人口学家警告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中印最新动态!危机隐现,人口下滑势不可挡
梁建章曾是携程创始人,现在摇身一变成了北大(专题)光华管理学院的教授,专攻人口经济学,早几年就没少敲警钟。2012年,他就拉着三十多位专家联名上书,建议调整生育调控,那时候中国人口还在往上窜,13.4亿左右,谁也没想到转眼就变天了。
到了2023年5月,他的新书《人口战略:人口如何影响经济与创新》一出,就在发布会上直球警告:要是再不赶紧干预,四十年后印度(专题)人口得是中国三倍。这话听着吓人,但数据摆在那,联合国预测印度到2064年峰值17亿,中国呢?可能滑到13亿以下,差距拉开不是闹着玩的。
看2024年的数据,年末总人口14.0828亿,比前一年少139万,这是第三年负增长了。新生儿954万,死亡1093万,出生率6.77‰,自然增长率-0.99‰。这数字一出,网上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拐点到了,有人觉得还早。

但梁建章在2025年2月的解读里直言,这趋势不改,2025年出生人口可能跌破800万,甚至更低。想想看,过去中国靠着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当了二十多年的世界工厂,现在人手短缺,制造业成本蹭蹭上涨,订单都往越南泰国跑。
联合国2022年报告估,到2050年咱们劳动力从8亿多缩到7.5亿,这不是小事,高端产业再牛,也得有年轻人撑腰。人工智能再智能,创新火花还得靠人口规模点燃啊。

老龄化更棘手,2024年60岁以上老人3.1031亿,占比22%,梁建章推算2035年破30%。养老医疗压力大,基金支出超收入,年轻人得扛起更多。邻国日本(专题)从1994年负增长,2023年生育率1.2,65岁以上29%,养老金体系早现裂痕,高龄老人还得上班,这不就是前车之鉴吗?
中国生育率2024年约1.0,远低于更替线2.1,经济压力是头号杀手。高房价、教育内卷、医疗贵,生娃从喜事儿变负担。工作上,996加班常态,女性就业歧视隐形存在,观念上年轻人更爱追个人实现,不婚率25%。这些叠加起来,人口下滑就跟雪球似的,越滚越大。
印度腾飞,中国机遇需把握
印度这边的故事,就跟咱们的反面教材似的,人口结构年轻得让人眼红。2023年印度人口超中国,成全球第一,2025年预计14.64亿,还在稳稳增长。生育率2020年2.05,2023年2.0左右,几乎是中国两倍,这水平够维持自然更替。

历史上印度没搞严格生育控制,农村多子传统根深,占总人口65%。联合国预测,到2064年峰值17亿,劳动力到2050年10亿,高等教育投得猛,2024年工程招生超200万,毕业生直奔硅谷创业。GDP增速7.2%,外资涌入,制造业转移快,这红利不是白来的。
梁建章的三倍论,就从这儿来:印度年轻人口多,潜力大,中国不干预,国际竞争力就悬。2025年印度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92人,城镇化率虽低,但增速快,德里孟买这些城市人潮涌动,消费市场活络。相比中国14.08亿总人口,印度基数大,还在涨,全球格局里,这差距不是数字游戏,而是关乎供应链、人才流动的战略博弈。
中国过去靠人口红利起飞,现在得转人才红利,但规模小了,高端人才再多,也难敌印度的体量优势。梁建章在访谈里说,这不是比谁多生娃,而是比谁政策灵,印度没咱们的包袱,但咱们有教育医疗基底厚实,抓住窗口期,就能弯道超车。
当然,印度也不是天堂,生育率虽高,但营养不良、失业率这些问题不少,2024年青年失业超20%。可人口红利这东西,用好了就是发动机,用砸了就成包袱。中国得学着点,印度崛起逼着咱们加速转型。
2025年全球人口80亿,中国第二,印度第一,这排名听着不爽,但也提醒咱们,别光盯着总量,得看质量。梁建章强调,人口焦虑从内部社会事儿,升到国家博弈层面,四十年后三倍差距,不是科幻,是实打实的风险。中国有底子,14亿人素质高,创新专利全球第一,关键是别让下滑拖后腿。
政策发力,生育回暖指日可待
好在2025年,政策开始发力了,国家卫健委推“人口高质量发展”研究,各地补贴婚假产假齐上阵。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年决定,到2025年生育支持体系基本建好,普惠托育加快,成本降下来,生育水平适当抬升。
1月1日起,3岁以下婴幼儿补贴落地,符合法规的每月发钱,至满3岁。报道说,2025年可能全面取消生育限制,先从低出生率省份试点,再推全国,这招儿接地气,针对性强。梁建章一直呼吁,别强制生,为想生的人扫障碍,经济减负、工时弹性、观念引导,三管齐下。
韩国2024年出生24.2万,微升0.7%,靠的就是补贴和工时调整,中国借鉴这路子,效果会更好。2025年上半年结婚对数虽降,但宏观经济回暖,收入预期稳,出生反弹迹象有。
专家周海旺报告里说,补贴到位,生育意愿能提。未来十年,中国人口从14.08亿降到13.76亿,年均少300万,但通过干预,中长期生育率中低位徘徊,也能稳住。联合国更新预测,到2100年中国6.33亿,印度16亿,但政策变量大,中国教育医疗领先,养老体系完善,逆转空间足。
说到底,人口问题不是天灾,是人祸也能人治。梁建章的警告像当头棒喝,中国有智慧、有资源,2025年这起点不错。生育补贴刚起步,托育服务扩容,住房教育松绑,这些实招儿落地,年轻人敢生能养不是梦。
全球看,日本低生育惯性难破,印度红利虽大但不稳,中国中庸之道最靠谱。四十年窗口期长着呢,早行动早受益,人口稳了,经济创新就跟上,国际话语权更硬。梁建章这声音,得听进去,中国人骨子里韧劲足,这关过得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