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媒体:当全世界都在拒签印度人,印度人开始大反思

京港台:2025-11-11 12:56| 来源:华人志 | 评论( 29 )  | 我来说几句


媒体:当全世界都在拒签印度人,印度人开始大反思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中印最新动态!

  “印度(专题)学生总是吹嘘印度是超级大国,是最棒的国家,但他们却是为了教育而逃离印度的人。正是这种行为让很多人感到困扰。”

  当全世界开始拒签印度人,印度网络社区开始出现了大量反思言论。原来,明白人早就有,只是过去没有人在乎他们的声音。

  

  

  

  这几年来“用一种很新的方式占领地球”的印度人,疯狂申请欧美国家的签证,用尽一切办法要润出去。而欧美国家宽松的移民(专题)政策,也让这股印度移民潮席卷世界。

  加拿大(专题)变成了小印度,连纽约(专题)市长也是印度移民。

  现在,欧美国家也不再欢迎印度人了,迫不及待地要关上大门。针对印度人的拒签率开始大幅提升。

  仅在2025年8月,加拿大就拒绝了74%的印度学生签证申请。美国的拒签率达到了十年来的最高水平,澳大利亚也将印度签证批准率削减了近一半。

  印度人发现,过去只要填表就送签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连拥有印度理工学院文凭的学生也会被拒签。好像全世界都开始对印度人关上大门,于是他们愤怒、无奈、后悔,然后开始觉得那些反思的言论,好像很有道理。

  在一个专门讨论此事的帖子下面,印度网友们进行了一次集体反思。讨论相当激烈和深刻,几百条留言,大致可以分为下面五种类型。

  

  1、印度人申请学生签证不是为了学习,就是为了移民

  

  他们是劳工,不是学生。他们不想要教育,他们想要钱。

  印度学生把学生签证当成工作签证,他们永远不会回国。

  很多人去咨询哪些课程更容易拿到永久居民,目的不是教育,而是移民。

  他们大多数出国是为了社会地位,为了炫耀自己“留过学”。

  

  2、移民造假,让后面的申请人也跟着遭殃

  印度境内的移民中介向学生兜售虚假留学梦想,需要整治。

  大量虚假、欺诈学生通过假材料进入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很多人带着假支持信和假银行存款证明去面试。

  许多学生签证来自假大学、假学校,是骗子学生用来移民的工具。

  印度需要检查税务、调查所有人,从源头上打击腐败。

  尤其是旁遮普人,把学生签证当作骗局的一部分来获取PR或超期逗留。

  

  3、批评印度教育制度,留不住人才

  印度需要制定更严格的出国审批制度。

  印度政府应多建大学,而不是购买武器和石油。

  教育投资不足导致人们被迫移民。

  优秀学生都外流,拒签潮反而能逼人才留在印度。

  印度学生吹嘘印度是超级大国,但自己却为了教育逃离印度。

  4、印度移民的不文明行为,惹恼了世界

  

  过去几年移民出去的人毁了印度人的声誉。

  他们逾期居留、多人合租,压低工资。

  你得问问为什么印度人要诈骗、敲诈、做帮派活动和身份盗窃。

  有房东只租给印度人,导致社群排他性。

  加拿大政府应严罚乱丢垃圾、吐痰行为。

  

  5、呼吁签证改革和监管

  每个国家都有权决定自己的移民政策与人数限制。

  学生签证被拒应触发二次调查,查假材料。

  应分析74%拒签的细节,如学校、专业、性别等。

  外国可考虑保证金制度,完成学业离境后退还。

  要惩罚骗子中介、假大学,而不是诚实学生。

  加拿大收签证费再拒签,有时甚至是普通旅游签,这是赚钱套路。

  在众多的留言中,获得点赞最多的一条则是:“如果印度真有说的那么好,为什么他们拼命想离开?”

  这才是印度移民潮问题的关键所在。

  根据经合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在2020年取代中国成为最大的移民输出国,每年大约有200万人要润出去。

  

  

  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普通印度人一生下来面临的竞争就是“地狱模式”。原本你以为中国高考已经天下无敌了,却想不到印度高考比中国还勇猛!

  中国现在的大学本科录取率约为40%,而印度只有28%。印度的理工学院(也就是《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学校原型),更是号称全球录取率最低的大学,录取率只有1%。印度人有个著名的段子:“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去麻省理工。”

  庞大的人口加上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过低,造成了这种局面。印度的教育投入还不到GDP的3%,全球平均水平是4.5%以上,发达国家更是能够达到5%以上。

  

  

  普通印度人考不上大学基本就意味着只能去从事底层工作,被鄙夷、被羞辱、被踩在脚下,年纪轻轻就看到了自己人生的绝望结局。

  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告诉他,去加拿大,去澳大利亚、去美国吧,那里可以轻松申请到学生签证,然后就可以在当地打工,熬几年就能混到合法身份,工资是印度的10倍、20倍,你的孩子以后面临的竞争再也不会是“地狱模式”了。

  你如果是印度人,你会不会为了有尊严的生活,为了孩子不走你的老路,决定拼一把?

  印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曾说:“印度的贫困、教育质量差、公共医疗匮乏,是人才外流的根本原因。印度没有给年轻人发挥才能的环境”。

  印度最知名的男影星沙鲁克·汗曾说:“如果一个国家的年轻人不得不离开才能成功,那不是他们的问题,是国家的问题。”这句话在印度流传甚广。可见深入人心。

  不要怪年轻人不努力,也不要怪他们离开,这都不是他们的问题。

相关专题:印度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24 11:3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