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从火爆全国到3万家倒闭 为啥吃它的人越来越少

京港台:2025-11-16 11:06| 来源:一点资讯 | 评论( 18 )  | 我来说几句


从火爆全国到3万家倒闭 为啥吃它的人越来越少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你有多久没吃兰州拉面了?细细观察,身边的兰州拉面面馆是否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毫不夸张地说个扎心的事实:那抹绿底白字的招牌,曾经承载着无数人味觉记忆,如今惨遭闭店潮。

  有人公开兰州拉面在2025年关店数量达3万家,虽然有些夸张,但早在2020年疫情冲击下,全国就已有4000多家门店关停。

  后来,经济复苏,但人们消费降级,短短5年间,兰州拉面的关店潮一波跟着一波,现在这个国民小吃已经逐渐淡化在人们的视线之内。

  从风靡全国的“中华第一面”到批量闭店的困境,兰州拉面大起大落的背后,隐藏着中式快餐行业发展的深层逻辑。

  兰州拉面的走红并非偶然,而是精准踩中了时代需求的红利。

  关于兰州拉面,这里不得不提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马贵福。

  他所在的化隆县是全国出了名的穷,和多数人一样,他也走上了在异乡打工挣钱的发财路。

  但身在异乡,爱上面食的他吃不惯大米的餐食,一次老乡聚会让他知道南方的老乡都有这个困扰,脑子活络的他当即决定开店。

  

  店铺拉面的价格特别实惠,小碗1.8元,大碗2元,慢慢吸引了一批粉丝,随着他将面团拉成了大宽、二细等不同类型,他的小店终于在南方立住了脚跟。

  而他之所以叫兰州拉面的初衷也很简单,毕竟清朝时兰州的牛肉面就被传颂全面,借着兰州的名头,做生意顺畅很多。

  这只是它火的第一个原因,具有文化底蕴的亲民小吃,让兰州拉面在快餐市场竞争中形成天然优势。

  第二个原因也是大家印象中的快,四十秒揉面,三分钟开吃,一直契合目前的快节奏生活。

  很多时候,人们还在观看着传统拉面师傅娴熟技艺,这边点的餐已经被服务员端到了自己的面前。

  在快餐选择相对匮乏的年代,这种即点即享的高效模式,成为街头餐饮的“效率标杆”。

  最重要的一点是政策的加持,2016年化隆县政府在兰州拉面火了之后,将其作为特色产业重点培育,只要本地人学习如何拉面,不仅发工资,还给补贴创业。

  这波操作逐渐让化隆人实现了脱贫,2018年的数据显示,30万的人口中,有10万人在全国上百个城市开了近3万家门店。

  巅峰时期,兰州拉面门店数量一度逼近5万家,成为中式快餐的“顶流”。

  

  但野蛮生长的背后,其隐患逐渐暴露,几乎所有吃过兰州拉面的人都会吐槽面里的牛肉。

  有网友调侃:“10斤牛肉可以配这家店拉面一年的销量。”收到了广大网友的高赞。

  确实,牛肉薄如蝉翼,感觉风扇的风都能把牛肉吹走。

  这种用料吝啬的现象,与早年分量十足的口碑形成强烈反差。

  更令人诟病的是牛肉面的品质缩水,手工面被工业预制面取代,口感软烂,再无以往的嚼劲;传统牛骨慢炖汤底也变成勾兑的水,彻底失去了自然鲜香。

  与此同时,兰州拉面得到了资本的青睐,随着门店的扩张,价格更是持续上涨。

  数据显示,原味拉面价格飙升至20多元,加蛋加肉后的套餐价格接近30元,而80%的消费者午餐预算在30元以内,这种涨价不提质的操作,丢失了一大波粉丝。

  

  更让人无语的是,好似只要是回族人,都能用拉面创业。

  市面上的兰州拉面有的偏咸,有的无味,哪怕是同品牌的两家分店,口味都不一样。

  没有形成稳定的口感,自然留不住消费者的胃。山寨版的拉面越多,消费者的信任越崩盘,而这些问题都归咎在兰州拉面的品牌上。

  值得一提的是,连最开始的兰州拉面都是山寨版,去过兰州的朋友都知道,兰州的面叫兰州牛肉面,极其讲究。

  一清二白还不算,三红四绿五黄都得跟上,这才是叫中华第一面的真实面目。

  随着兰州牛肉面的正名,黄焖鸡米饭、沙县小吃等快餐入局,兰州拉面的颓势初见端倪。

  在其他快餐不断迭代口味,拓展用餐场景时,兰州拉面毫无创新,始终停留在“一碗面打天下”的思维里。

  或许靠着早些年的名气,兰州拉面的进店量还能维持挣钱的体面,但疫情来临之后,客流量锐减,让一些不思进取的拉面馆老板彻底消失在拉面舞台上。

  当然后期经济复苏,也有部分门店重启,但消费降级的环境,经营面馆并未好转。

  再加上门店的房租和人工成本上涨,最终这些门店也只能无奈退出市场。

  但关于兰州拉面的话题讨论上,社交媒体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仅今日头条上就有1.7亿的阅读量。

  言语中充满着惋惜与吐槽:“小时候一碗7块钱的拉面,牛肉给得实在,汤鲜面劲道,现在25块一碗,牛肉薄得透光,汤喝着全是味精味,再也找不到以前的感觉了!”

  “家楼下的兰州拉面馆换了三波老板,每一家都说是‘正宗’,但味道一个比一个差,有的咸得齁人,有的淡如水,最后干脆关店了,现在想吃碗像样的拉面都难。”

  可见兰州拉面依然在大家的记忆深处,难道说,中华第一面这一百年品牌也会就此停滞了吗?

  当然不会。

  中国第一面—兰州牛肉面近些年一直在不断破圈。

  从将牛肉面搬进智能化工厂,再到借助AI技术持续深度赋能,兰州牛肉拉面逐渐形成了IP品牌。

  2025年7月,牛肉拉面甚至被展示在直播间里,在有心人的传播之下,大量的消费者涌入直播间,纷纷购买正宗的牛肉拉面。

  更让人惊喜的是,兰州牛肉拉面不仅在国内再次打响了名头,还十分出色地地实现了出海。

  从2024年开始,兰州牛肉拉面已在全球布局了755家,营业额收入逼近千亿元。

  据兰州市市长所说,中国兰州牛肉拉面已形成IP,其指数年均值攀升至273.98,在国际上的知名度逐渐打开。

  

  甚至门店落地异国之外,本地人做牛肉拉面的熟练程度不亚于兰州人,2025年上半年,全产业链的销售收入已达370亿元。

  从现在的视频可以看出,出海的兰州牛肉拉面不仅汤正,而且肉多,关键是面量也超足。

  这也从侧面看出兰州拉面从风靡全国到三万家门店闭店,本质上是忽视顾客需求的必然结果。

  早年的红火,是因为精准匹配了大众对实惠、快捷、稳定的需求;如今的困境,是因为固守传统、忽视品质与创新,背离了消费者的核心诉求。

  而如今兰州牛肉拉面的出海恰恰验证了中式快餐的竞争,从来不是低价规模战,而是以顾客为中心的价值战。

  毕竟,餐饮行业的核心永远是味道和诚意,这碗面能否重新红火,关键在于能否让消费者吃到物有所值的满足感,这才是所有餐饮品牌长盛不衰的根本密码。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17 06:5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